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時候除了過年,最喜歡看著奶奶做豆腐,那時候對于缺乏零食的我而言,奶奶做豆腐那就意味著有一大堆好吃的在等著我。
不僅可以吃到甜甜的豆腐腦,還可以吃到油炸豆腐,晚上還有豆腐燒魚塊,做豆腐剩下的豆渣那可是好東西,奶奶會將它再次加工做成美味十足的月亮巴。
經過油炸后的月亮巴是小時候我最愛吃的零食,可惜每次奶奶做的量都不是很多,需要等候三四個月才能夠吃上一次。
長大后,習慣去菜市場超市里面買菜,超市里關于豆腐的種類也逐漸多了出來,不僅有日本豆腐,還有老豆腐,嫩豆腐,內酯豆腐等各種區分。
同樣是豆腐,那么老豆腐,嫩豆腐,內脂豆腐三者到底有啥區別呢?吃了這么多年,今天終于知道了,以后別買錯了。
大家都知道,制作豆腐時首先要將黃豆磨成豆漿,然后再將豆漿放入鍋中煮開,然后在經過紗布的過濾,將殘渣去除,然后在進行點鹵。
民間有句諺語:“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通過點鹵之后,液體豆漿便開始逐步凝固成固體,在完全凝固之前便會產生很多人愛吃的豆腐腦,經過時間的沉淀之后,豆腐腦越來越凝固,最后變成了整塊的固體形狀,豆腐于是便做好了。
在這里點鹵的不同便會產生不同口感的豆腐,如果使用的氫化鎂(也稱鹵水)用來點鹵,那么制作出來的豆腐就被稱之為:老豆腐。
這種豆腐摸起來口感就比較老,這種石膏不太溶于水,溶解速度慢,點出來的豆腐外表比較粗糙,里面也會更老一點,豆腐久煮不爛。
如果使用的是葡萄糖酸內酯進行點鹵,那么制作出來的豆腐就被稱之為:內酯豆腐。
這種豆腐色澤更加潔白,富有彈性,出品率高,不適合做失敗,嚴格來說其實葡萄糖酸內酯是一種食品添加劑,這種豆腐往往都會放在包裝盒內一起銷售。
一是更嫩,很容易破碎,二是保質期更長,普通豆腐放在冰箱兩三天就可能會變質了,但是內脂可以存放一個星期左右。
如果使用的是硫酸鈣進行點鹵,那么就是我們常見的嫩豆腐,硫酸鈣其實是石膏的別稱。
嫩豆腐的口感介于老豆腐與內脂豆腐中間,不會太老,也不會太嫩。
除了點鹵方式的不同之處以外,這三種豆腐的吃法其實也有所不同。
老豆腐又俗稱:北豆腐,意思就是來源于北方的豆腐,這種豆腐在北方的菜系中很常見,一般是用來紅燒,香煎,或者進行油炸。
而嫩豆腐又俗稱:南豆腐,更適合南方人的口味,比如客家人制作的釀豆腐,使用的就是嫩豆腐,這種豆腐除了可以紅燒之外,還可以用來打湯。
內脂豆腐保水率更高,口感更嫩,吃起來更爽滑,一般更適合用來制作涼拌菜,比如皮蛋拌豆腐,里面使用的便是內脂豆腐。
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