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成都的外號很多,像錦城、錦官城、蓉城等等,這里面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今天,咱們聊一聊,成都別稱“蓉城”的名字由來。
“蓉城”,全稱是“芙蓉城”,這個名字的由來跟一花兩人有關,花是指芙蓉花,人是指蜀后主孟昶和他的妃子花蕊夫人。
五代時期,后蜀皇帝孟昶知道自己妃子花蕊夫人喜歡牡丹,出于對花蕊夫人的寵愛,孟昶放下豪言:“素聞洛陽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陽。”
牡丹花在當時并不普及,《蜀中廣記》記載:“蜀自李唐后,未有此花,凡圖畫者唯名洛陽花。”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自從李唐滅亡后,蜀中便見不到此花的蹤影了,大家在畫像中見到牡丹,也只是將其稱為“洛陽花”。
由此,咱們也可知孟昶要實現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了。
孟昶派了很多人去尋找牡丹花,可效果并不好,畢竟當時四川并不產牡丹花,即便有大戶種植,在消息傳遞不便的古代,也極為難找。
普通人到這,多半就放棄了,但孟昶身為皇帝,他煩心的事,自然有人給他辦妥。
不久,好消息來了。
有人告訴孟昶:“陛下,您的父親曾經在徐延瓊家中見過此花。”
孟昶很開心:“來,給我詳細講講是怎么回事。”
那人接著說道:“陛下,昔日徐延瓊秦州董成村僧院有一株牡丹,便厚持金帛,從三千里外將花買來,移植到了自己的新房之中,先皇聽說后,便去瞧了個稀奇。這花當時盛開時,呈現出深紅、淺紅、深紫、淺紫、淡黃幾種顏色,可把先皇樂極了。”
孟昶聽聞后,便差人持重金,到徐延瓊居所附近去買花。
牡丹花難尋怎么辦?蜀王:不慌,我有錢,買買買!
當時,蜀國已經太平很久,孟昶對于北方的戰事毫不在意,認為根本波及不到自己這,所以他享樂得非常心安理得。
牡丹到手后,孟昶在花蕊夫人居住的宣華苑廣植牡丹,并將其更名為“牡丹苑”。
廣政五年,牡丹花有十株開了雙色花,孟昶便在牡丹苑召開宴會,宴請群臣來共賞這美麗的牡丹花。
《十國春秋》:廣政五年,帝宴牡丹苑,牡丹花凡雙開者十,黃者白者三,紅白相間者四,又有深紅、淺紅、深紫、淺紫。
這次宴會,讓花蕊夫人非常高興,一方面是她很欣喜孟昶對自己的寵愛,另一方面她看到自己喜愛的牡丹開花了,打心里感到開心。
美人笑了,孟昶更加積極種植起牡丹來,他隨即在國內推廣起種植牡丹來。
那時候,成都城上到處種滿了牡丹,秋天到來的時候,滿城盡是牡丹花,非常壯觀,成都因而得了個“芙蓉”城的名稱。
北宋張商英《蜀梼杌》載:“五代孟蜀后主時,成都城上遍插木芙蓉,因名芙蓉城。”
廣政十三年九月,孟昶為了給花蕊夫人一個驚喜,他命人給城內的牡丹都配上錦制的帳幕。到了秋天的時候,孟昶和花蕊夫人在城頭上宴請群臣,他們遙遙望去,入目處連綿不絕盡是如錦似霞的芙蓉花。
孟昶舉著酒杯,得意地對大臣們說:“自古以來世人都將成都叫做錦城,今天這樣芙蓉盛開的場景,才是真錦城呢!”
《十國春秋·后蜀后主紀》載:廣政十三年九月,命城上芙蓉盡履以錦幙。是時,蜀中久安,城頭盡種芙蓉,秋間盛開,蔚若錦繡。帝語群臣曰:“自古以蜀為錦城,今日觀之,真錦城也!”
群臣應著孟昶的性子,連呼:“陛下圣明!在您的帶領下,才能開創出這樣的盛世。”
孟昶癡于享樂,忽略了江山社稷,他是討好了花蕊夫人,可卻愧對了百姓。
十五年后,后蜀在趙匡胤大軍的征伐下亡了國,孟昶也成了一名亡國之君,他從蜀地被押解到北宋京師汴梁的時候,沿途百姓排成一列為其痛哭流淚,畫面著實感人:昶之行,萬民擁道,哭聲動地,昶以袂掩面而哭。(《蜀梼杌校箋》)
孟昶為成都打造了一個“芙蓉城”的名頭,在他死后,那“四十里如錦繡”的芙蓉花盛開的場面也漸漸消散在歷史的煙云中。
宋代詩人張立到成都游歷時,便發出遺憾:
去年今日到成都,城上芙蓉錦繡舒。 今日重來舊游處,此花憔悴不如初。
所以呢,凡是都要有個輕重,不要因小失了大,空悲切。
張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