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現代社會,我們見過把植物和寵物當兒子和女兒來養的,而且他們的植物和動物都有昵稱,還有生日宴,有的人送自己的寵物名牌包包。那么,你見過在古代有人把植物和動物當作妻子、子女來養的嗎?
把梅花當妻子來養,把鶴當作兒子來養的這個人就是宋代的林逋,他的這個典故可稱為“梅妻鶴子”,一般人都是把人比作花,李白又稱為“青蓮居士”,杜牧把十三四歲的女子比為“豆蔻”,那么這位林逋是直接把花當做人來愛,把鶴當作兒子來疼。
那么,為什么他的妻子是梅花,他的兒子是鶴呢?因為梅花和鶴都是有象征意義的。
梅花,傲雪寒霜,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塵,仍有香依舊,是花中四君子之一。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筆下的梅是臨水照花,清影單薄,暗香浮動,幽靜自在;“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出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暗香沁人,堅強高潔;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寫出了梅花的傲雪寒霜,凌寒獨放的堅強,帶有鼓勵人吃苦耐勞的意味;“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寫出了梅花的淡淡清香;“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寫出了梅花的冰清玉潔,一塵不染,不流媚俗。
梅,在眾多詩人和詞人的筆下,是高潔的、不畏嚴寒的,是堅強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是身處惡劣環境,卻仍芳香依舊,姿態高傲的。
枝條虬曲的梅花有一種高潔的姿態
鶴,是古代人民最崇拜的動物之一,我們從電視劇里可以看出古代很多衣服和鞋子上會有描繪鶴的圖案,展翅的鶴、靜立的鶴都有一種獨特的“鶴立雞群”的高傲。
它象征著圣潔,清雅,長壽,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劉禹錫《鶴嘆》、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二首》)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杜牧《鶴》)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鮑照《鶴舞賦》)
梅花與鶴都是高潔、孤傲、清雅的,都被用來象征君子之風。
細長脖子、白色羽毛的鶴透露出一股高傲
宋·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二》:"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
高中時代,我就聽過林逋先生的“梅妻鶴子”的故事,林逋隱居孤山,躬耕農桑并大量植梅,一個把梅花當妻子,把鶴當作兒子來養的人。
感到很震驚,因為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個人不娶妻生子,而是梅妻鶴子,也太超出古代社會的世俗了,也是非常有勇氣和不屈的反抗精神,遺世獨立說的就是他了;又覺得仙氣飄飄,腦海立馬出現由梅花、鶴、林逋組成的一幅畫,畫面中的林逋站在梅花和鶴之間,“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久居梅林的人,想必林逋的衣袖肯定沾染了梅花的香味,而林逋的身姿一定像鶴一樣挺拔,神色像鶴一樣的高傲。
位于梅林和鶴之間的林逋看起來是孤獨的,但是又是不沾染世俗的高潔。人如花,人如鶴,他與梅花、鶴在氣質和神韻方面似乎已經共通了。
圖來源于網絡,與梅花、鶴相伴的林逋
那么,“梅妻鶴子”的他真的是孤絕的嗎?最近查資料,發覺我眼里的“梅妻鶴子”其實是在當權者的炒作之下,以及文人墨客的追捧之下而創造出來的,大跌眼鏡的同時,也對“梅妻鶴子”有了更深的了解。
隱居西湖孤山,種植梅林,與梅花相伴,以養鶴為樂,具有處士之風的林逋是孤獨的嗎?
夏承燾先生認為:林逋雖然隱居于孤山,但他并不是一個遺世絕俗之人。林逋死了以后,后來的皇帝宋仁宗之所以賜謚號稱他為“和靖先生”。
只不過是因他名氣太大,由于他曾被人民和士大夫所敬重和欽佩,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所以林逋并不是孤獨的,一部分出名是因為當權者出于政治考慮而推崇,被人民和士大夫認可而受到敬重和欽佩,有夸大的成分。
詩人林逋真的是無妻無子,沒有過愛情和婚姻嗎?
當今杭州的作家、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王旭烽女士在《絕色杭州》一書里,特地寫到了“處士林和靖”:
“都說林和靖終身不娶,方有‘梅妻鶴子’之說,我卻終有疑惑:那個終身只愛草木禽羽的人,果然能寫出《長相思》來嗎?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爭忍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難平’。
我曾從杭州地方史專家林正秋先生處得知,林和靖果然是有愛情的,不但有愛情,而且還有婚姻,不但有婚姻,而且還有后代,后代大大的多,一分又為二了。”
可見,我們的林逋也不是孤絕的,也不是忘情絕愛的,而且還是有過難以忘懷的愛情和婚姻的,當然有這么多后代的他,應該也不會如我們想象一樣的孤獨。
梅林之下的詩人
從對他的作品分析上,寫出《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林逋,他對梅花的傳神寫照,梅品如人品,梅的高潔如人的高潔,也映襯出林逋本人的高潔,這句詩被譽為千古絕唱,引起很多文人雅士的共鳴。
不僅如此,他對詠梅詩的貢獻是很重要的,林逋的詩引起了詠梅之風日盛,自從林逋寫完詩以后。
如宋代文壇上的幾位大家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陸游、辛棄疾、楊萬里、梅堯臣等都開始寫過許多詠梅詩詞。
從他的人品而言,隱居孤山的林逋曾經對朝廷這種勞民傷財的亂政,是表示過不滿的。所以這種不同流合污的高潔之態是和他的《山園小梅》作品交相輝映的。
總而言之,我們的林逋是一個高潔之士,卻不是孤絕之人。
“梅妻鶴子”的傳說為林逋的品行更增添了幾分傳奇和美好,而事實證明高潔的林逋是有人情味的林逋。
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