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韓信,是中國古代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尊稱為“兵家四圣”之一,有“兵仙”的稱號。韓信一生戰功赫赫,對兵家思想的傳承也有重要貢獻,卻敵不過朝堂上的鬼蜮伎倆,結局令人嘆息。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韓信的故事。
韓信,出生年代不詳,卒于公元前196年,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杰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戰略家。
韓信少時孤苦,卻勤奮讀書,熟諳兵法,胸懷大志。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后,楚地起義軍首領項梁率眾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投奔項梁,卻沒有得到重用。項梁兵敗身死后,韓信又歸屬項羽,擔任郎中一職。韓信多次向項羽獻計獻策,都沒有被采納。
國漫《秦時明月》里韓信胯下之辱劇照
漢王劉邦入蜀后,韓信逃離楚軍歸順了劉邦,但依然沒有受到重視,經夏侯嬰推薦,劉邦只授予他一個治粟都尉的官職。后來,劉邦率軍去南鄭,途中有很多將士逃跑了,韓信見自己不受重用,也逃走了。
蕭何深知韓信才能,聽說韓信逃走,急忙將其追回,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蕭何極力向劉邦推薦韓信,并說:“要想爭奪天下,非有韓信不可。”于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在此基礎上了提出了任用賢將、論功行賞、取天下之心的措施和奪取關中、還定三秦的戰略目標。劉邦采納了韓信的建議,立即部署諸將準備出擊。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前205年四月,劉邦兵敗彭城,他迅速收集殘兵敗將與劉邦在滎陽會師,阻擋了楚軍的攻勢,使漢軍得以重振旗鼓。
同年八月,劉邦派韓信率兵伐魏。韓信以聲東擊西之計,率漢軍渡過黃河,奇襲魏國重鎮安邑,俘虜了魏王豹,平定了魏國。
隨后劉邦派韓信和張耳進攻代、趙。漢軍很快便平定代地,活捉代相夏說。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韓信、張耳統兵欲過太行山井陘口進攻趙國。趙王陳兵二十萬在井陘口抗擊漢軍。當時韓信之軍不足三萬人。
韓信一面派輕騎兩千人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趙軍大營側翼的山坡上潛伏下來,伺機偷襲趙營,一面以主力萬人背水列陣,引誘趙軍主力出擊。
等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時,潛伏的兩千騎兵立刻沖入趙軍營壘,換上漢軍旗幟,并與漢軍主力兩面夾攻,大破趙軍,活捉趙王歇。
之后,韓信聽從李左車的建議,按甲休兵,鎮趙安民,擺出攻燕的態勢,同時又派使者游說燕國,燕國不伐而降。
公元前203年十月,韓信引兵攻齊,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酈食其已說齊歸漢。韓信趁齊國戒備松懈之際,襲擊齊駐守歷下的軍隊,攻下臨淄。項羽聞訊派遣大將龍且率軍援齊,楚齊聯軍20余萬與漢軍數萬對峙于濰水兩岸。
韓信派人連夜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然后率軍半渡攻擊龍且軍,假裝敗走。龍且以為韓信怯弱,率軍渡江進擊。韓信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袋,水淹龍且軍。
韓信率軍反擊,大敗楚軍,龍且被殺。很快齊地全部平定。不久,劉邦遣張良立韓信為齊王。公元前202年十月,劉邦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兵敗自刎而死。
楚漢戰爭結束后,韓信先是被解除兵權,徙為楚王。不久,又以謀反的罪名被貶為淮陰侯。
公元前196年,代相陳豨謀反,韓信意欲謀反,結果為人告發。呂后與蕭何合謀,偽稱高帝平定陳豨之亂班師回朝,將韓信騙入長樂宮中,斬于鐘室,夷其三族。
韓信不僅擁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兵書整理、著述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漢書·高帝紀》載,高祖劉邦曾命韓信與張良整理兵書,將原來的兵書182家刪定為35家,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
據《漢書·藝文志》,韓信還著有《韓信》兵法三章,可惜未得流傳。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四》還記載:韓信與蕭何收集、修訂了軍中律法。總之,韓信在中國兵學文化傳承方面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金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