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武則天去世300多年后,中國歷史上差點又出現了一個“武則天”。只不過由于大臣們的竭力反對和這個女子最終明智的選擇,才沒有出現第二個女皇,但不可否認,劉娥的一生還是極具傳奇色彩的。
劉娥原本出生在官宦之家,按常理來說,劉娥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注定一生錦衣玉食,生活幸福。但天有不測風云,劉娥剛出生不久,她的父親劉通,就在一場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于是尚在襁褓之間的劉娥,就跟隨母親龐氏投奔舅舅家。
也許劉娥的父親為官清廉,沒有給劉娥母女留下什么資產,也許是本應屬于劉娥母女的資產,被“轉移”至舅舅家以后被以代為管理之名霸占了,總之劉娥在舅舅家雖然也讀書識字,日子卻過得甚為艱辛,不但和普通百姓沒什么兩樣。在長大的過程中,甚至連普通百姓也不如,因為生計所迫,劉娥很小就學會了擊鼓,成為一個賣藝女子。
劉娥到了十三四歲,龐家就迫不及待地把她嫁給銀匠龔美。龔美因為要外出謀生,就帶著劉娥來到了當時的京城汴京。
迫于生計,一路流浪到京城,并且很會交朋友、善于投機的龔美通過一個叫張耆的王府下人,把劉娥賣到韓王府,這位韓王,就是后來被立為太子的宋真宗趙恒。趙恒很喜歡這位容貌艷麗,風情萬種的女子,便終日沉浸在溫柔鄉(xiāng)中不思進取,宋太宗得知后,將劉娥趕出了王府,但是趙恒實在舍不得劉娥,就將他安排在張耆家中,仍然時常與劉娥私會。直到趙恒做了太子,并且另娶妻室,也始終沒有忘情于劉娥。
公元997年,宋太宗過世,宋真宗趙恒即位,才把此時已經年近30的劉娥又接回宮中。經歷過一番起落沉浮的劉娥,明白了低調隱忍才是安身立命之道,所以盡管趙恒的后宮佳麗眾多,劉娥卻從不爭寵,和眾妃嬪的關系都很好。劉娥能做到這些,在鉤心斗角的后宮,實在很不容易,通過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到,成長中的劉娥這時擁有了相比于之前更多的生存智慧。
在這次進宮后的七年中,劉娥一路穩(wěn)步晉升。公元1007年,郭皇后去世,趙恒想要立劉娥為后,但是遭到眾大臣的激烈反對,趙恒一氣之下干脆不立皇后,又過了五年,趙恒不經過朝廷,在宮中直接宣讀詔書,立劉娥為后。當上皇后的劉娥既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躍升,就不可一世,她仍然恭謹守禮,贏得眾人的一致贊譽。
劉娥雖然歷經曲折,成為皇后,并享受著趙恒的寵愛,但有一件事是她不能如愿的。此時已經年過四十歲的劉娥,并沒有為趙恒生下一兒半女。聰明的劉娥想到了借腹生子的辦法。
這就是在各種電視劇和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傳說中,劉娥設計陷害小皇子的生母李宸妃,李宸妃被宮人所救,流落民間多年,后來包公不畏劉太后權勢,終于堅持正義,使李宸妃沉冤得雪,正位為太后。其實,這是后代文人胡亂編造的。
至于這樣編造故事,把劉娥污名化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劉娥出身不好,又有在士大夫眼中并不干凈的過往經歷,做皇后之初沒得到朝臣們的認可,做了皇后之后,又企圖掌控朝廷政事,相當一部分士大夫認為,這個女子不守規(guī)儀,極具野心,性格也和武則天不乏相似之處。
其實,真正的劉娥根本用不著去策劃“貍貓換太子”的調包計,出身低下的宮女李氏即使得到趙恒一時的寵幸,地位也無法與當時已經身為皇后的劉娥相提并論。李氏生下皇子之后,趙恒就把后來的宋仁宗趙貞交給劉娥撫養(yǎng),而李氏只封為崇陽縣君。趙恒死后,李氏接受劉娥的安排,為趙恒守陵,終其一生,都沒有與宋仁宗相認。
在真實的故事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身為皇子生母的李氏的安分守己,靜默不爭。對于這樣一個毫無野心,又懂得擺正自己位置的女人,劉娥沒有必要用殘忍的手段來對付她。對于這個有功于自己的李氏,劉娥還讓自己的親信訪查李氏的親屬,將李氏的弟弟李用和封了官職,李用和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日后多有升遷。
在李氏死后,劉娥最初想秘而不宣,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劉娥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要厚葬李妃,劉娥最終聽從了呂夷簡的良言。在劉娥死后,宋仁宗誤聽讒言,認為自己的生母李氏死于非命,并親自開棺驗證,當看到自己生母被按照貴妃之禮下葬,面色如生的時候,趙禎徹底打消了他心中對劉娥的怨恨。
可以說,是劉娥的虛心納諫給自己保留死后仍被宋仁宗尊重的結果。比起呂后和武則天,為了占據最高權力做出殘忍的行徑,在她們死后,她們的家族都得到新的統(tǒng)治者的清洗,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劉娥做得無可挑剔。
按照實力,劉娥是是有很大可能成為繼武則天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女皇的,但是她最終并沒有走出這一步。筆者認為,劉娥稱帝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點。
大臣們的反對:雖然趙恒臨終前,讓劉娥輔佐宋仁宗趙貞,這樣的決定讓劉娥可以名正言順地垂簾聽政。但是當劉娥真正想效仿武則天稱帝的時候,就連那些平日里她親手扶植起來的大臣們,也沒有一個人說武則天的好話,后來有善于拍馬逢迎的人鼓動劉娥稱帝,都被劉娥拒絕了。
沒有根基:大臣們齊心協(xié)力的反對,如果劉娥的身后有強大娘家勢力可以依仗,也許還可以搏一搏,可惜劉娥是個孤女,她幼小之時投靠的舅舅家,與她并沒有什么親情可言。如果劉娥有別的親人可以依傍,也不會讓自己的前夫龔美改名劉美,并認他為自己的哥哥了。
沒有根基,又沒有親生兒子,所以劉娥成為女皇,就沒有實際意義了。武則天之所以敢公然稱帝,并不排除她想讓武家子弟繼承皇位的可能,只是后來迫于壓力,沒有做成而已。劉娥沒有親生兒子,也沒有娘家子侄,她唯一的繼承人就是被自己從小領養(yǎng)來的趙禎。
趙禎很得人心:趙禎剛登基時,還很年輕,不足以挑起安邦定國的重任。但是從趙禎后來的所作所為來看,他的執(zhí)政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他不會甘心做一個傀儡皇帝,朝中大臣,見管家漸漸年長,諳熟政事,也不會讓劉娥稱帝的。
武則天之所以能夠稱帝,是因為當時她還剩下的兩個兒子,廬陵王李顯昏昧無能,相王李旦生性淡泊,無心于朝政。相對來說,作為一個守成之君,趙禎不像秦皇漢武那樣,擁有開疆辟土的雄心壯志,但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能時時夠約束自己。
此外,趙禎知人善用,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富庶,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都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史書上稱趙禎的時代為“慶歷、嘉祐之治”。大臣看在眼里,誰也不會冒險支持劉娥稱帝,讓自己落下罵名。
趙禎對劉娥很孝順:其實,盡管趙因為自己生母的事情和選皇后的事情與劉娥產生過沖突,但是他對劉娥仍然極為恭順,不但日日請安,即使遇到自己的終身大事,也盡量避免與太后硬碰硬。在長期的相處中,趙禎與劉娥還是培養(yǎng)出了深厚的感情,即使趙禎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劉娥也已經把他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看待了。
劉娥畢竟不是武則天,她雖然迷戀權力,但不至于像武則天那樣,為了得到最高權力,不惜犧牲自己兒女的性命。
趙禎對劉娥的恭順還體現在即使在劉娥身穿皇帝的衣冠,多次代行只有皇帝才能行使的職責,趙禎也沒有激烈反對,甚至在劉娥去世前,還很貼心地讓人為她穿上帝王的服飾。最后,還是劉娥自己要求脫下皇帝服飾,以皇后的身份與先帝合葬??梢哉f,宋仁宗對劉娥的孝順,也讓她實實在在地過了一把女皇的癮。
當宋仁宗趙禎到了壯年的時候,劉娥的身體也不太好,最后一次穿著皇帝服裝到太廟祭祀之后,劉娥很快就去世了。在她臨終前,想必還是會想到趙恒對她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情,所以也不忍心奪了趙家的江山。
武則天是一個有魄力的女人,她可以不在乎當時人和后代人的評說。但劉娥則顯然比武則天更理性,更克制。不僅如此,宋仁宗和他的大臣也很克制,很懂得在互相妥協(xié)中,盡量用平和的方式去解決那些棘手的問題。
如果說趙禎君臣的理性是圓熟的文化、社會背景造就的,那么劉娥的理性,則讓她既落了實惠又避免了死后被清算。朝臣們評價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劉娥自己對于這個評價,想必也是十分滿意的。
人言可畏,我們可以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完全不在乎別人評價的人,內心其實未必安寧。人生一世,還是懂得克制自己、慎重考慮生前身后的評價,才會活得更安心一些吧。
丁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