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幾天有多位深圳網友反映,中國銀行深圳地區的借記卡微信提現失敗、支付寶無法轉賬、賬戶狀態顯示凍結,有些網友賬上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資金無法動彈。
實際上不只是中國銀行,最近一段時間深圳很多銀行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
而這些銀行之所以對用戶的交易進行限制甚至凍結、封卡,這里面最直接的原因是為了配合“斷卡”行動。
最近幾年,我國一直加大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而想要打擊電信詐騙,打擊銀行卡非法交易和出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措施。
現在有很多電信詐騙之所以很難追溯,因為他們所使用的銀行卡并不是他們自己的銀行卡,而是通過買賣或者租賃別人的銀行卡來從事詐騙活動。
前些年,有些人看到有利可圖之后,就到各銀行去辦理儲蓄卡,然后將這些儲蓄卡租給別人或者直接賣給別人從中獲利,這間接助長了電信詐騙的氣焰。
為了打擊這種行為,最近兩年前我國已經推出過多個監管政策,要求加大對銀行卡的管理力度。
一方面是在開卡環節加大材料審核。
實際上從2019年開始有部分銀行在開設新卡的時候,對客戶的審核力度越來越嚴格,要求客戶提供越來越多的資料。
以前大家只需要拿一個身份證就可以在銀行輕易開卡,但是最近幾年時間很多銀行在開辦新卡的時候都要求客戶提供更多的資料,除了身份證(戶口本)之外,有些銀行還要提供住址證明(房產證或租賃合同),水電費清單,工作證明,最近6個月銀行流水以及實名認證6個月以上的手機號碼等等。
那為什么銀行現在開卡審核這么嚴呢?因為監管部門對銀行有嚴格的監管,如果銀行因為審核不嚴導致開設的銀行卡被用于電信詐騙,到時銀行會到受到很大的處罰,哪怕一個網點只出現一個借記卡被利用來進行電信詐騙,銀行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銀行在開卡的時候都非常謹慎,審核非常嚴,甚至比前兩年還要嚴很多。
另一方面對于存量卡,銀行也會加大審查力度。
根據央行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共開立銀行卡92.47億張,其中借記卡84.47億張,相當于全國人均擁有的借記卡接近6張。
這里面有很多人都擁有10張以上甚至幾十張以上的借記卡,而這些卡很多都是閑置的,要么平時不怎么用,要么就是隨便租借給別人拿去做一些非法用途。
針對這種情況,去年央行就要求各大銀行加大對睡眠卡的整頓力度。
在去年,很多銀行都對外發布信息,對那些連續18個月以上沒有交易信息而且余額為零的賬戶進行清理,很多銀行卡如果沒有及時進行交易,就很有可能被銷戶。
另外對于那些存在可疑交易的銀行卡,銀行也會及時進行凍結、封卡處理。
比如現在有很多人就將銀行卡綁定第三方移動支付,然后在一些跑分平臺上為一些境外電信詐騙洗錢,這本身就是一些違法犯罪行為;假如這些銀行卡的流水跟客戶本身的職業、資產、實際經營情況不符合,就很有可能被判定為存在可疑交易而被凍結。
但是這段時間有些銀行盲目的凍結銀行卡,這里面有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嫌疑,其實有很多客戶的銀行卡都是被誤傷的。
至于銀行卡被凍結之后怎么解凍,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去采取相應的措施,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同的人銀行卡被凍結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可能是因為超過18個月以上的銀行卡沒有任何交易,而且余額為0被凍結;有的人可能是涉及官司被法院凍結;還有的人可能是因為跟電信詐騙有關而被凍結。
至于是哪一種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分析,當然如果大家不知道銀行凍結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拿上自己的銀行卡以及身份證到銀行去網點去查詢,有些銀行只需要進行二次認證之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但如果大家離銀行網點比較遠了,也可以先嘗試在銀行的APP上或者其他線上渠道上咨詢銀行的客服,銀行客服估計也會告訴大家具體的原因,有的是可以直接通過APP或者其他網絡渠道解封,有的則不行。
這里面有兩種特殊的情況大家是沒法自己解封的。
第一種情況是被法院凍結。
如果大家銀行卡被法院凍結,這里面很有可能是因為涉及債務糾紛,你被對方起訴到法院了,然后在法院院判決書下來之后,你沒有按照法院的判決書履行債務責任,所以對方申請了強制執行措施。
第2種情況涉及電信詐騙。
如果持卡人本身涉嫌電信詐騙,或者涉嫌為電信詐騙提供銀行卡服務,那銀行卡被凍結之后肯定是沒法自己解凍,這種情況一般情況下已經被公安部門凍結,只有公安部門結案了,才有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如果銀行卡上有余額,但是這些錢是通過電信詐騙等一些違法渠道獲取,那這些錢大概率會被沒收,不可能退還的。
而且現在各大銀行對電信詐騙整頓力度非常大,假如一個人涉嫌電信詐騙或者為電信詐騙提供銀行卡服務,以后也不可能在這個銀行辦理借記卡了。
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