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元朝的時候,政府按人們所從事的職業,把被征服的臣民詳細劃分為十個等級。分別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元朝統治者是騎在馬背上的征服者,敵視知識分子,儒被列在娼妓之后,就像“文革”期間,知識分子是“臭老九”、儒家是批判的主要對象一樣。
就像在元朝時期,統治者把各族人民分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漢人、第四等南人。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80年代初期,知識分子的地位上升,但很多教師還對過去“臭老九”的地位留有深刻的心靈陰影。教師節的最早創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在1984年年末,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覺得教師應該有自己的節日,隨后在12月9日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北京晚報》。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
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當然,也有教師節會改為每年的9月10日(孔子誕辰)的說話,不過就目前為止,官方機構尚未公布相關信息。
近年來,幼兒園、中學、大學教師性侵學生事件層出不群,屢見不鮮,一些善于偽裝、身披教師外衣的獸類,衣著鮮亮,但靈魂深處僵硬骯臟,典型的人面獸心。學校本是受保護的天堂,本就戒備心理不強、內心單純,甚至涉世不深的學生慘遭毒手,一再受傷,更有家長發出了“我拿什么保護你,我的孩子”的感嘆,這都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這段時間,教師這一職業遭到嚴重質疑,但我們知道錯的不是這一職業,也不是整個教師群體,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大多數教師仍然是教書育人的正義之士,我們不能讓他們替那些“教師”負罪前行。
教師節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李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