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誰
“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一字千金。”
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一字不能少,每個字都值一千兩黃金。
“一字千金”的主人翁便是呂不韋。
呂不韋大家都知道,起初是一個大商人,早年經商常往返于趙國與秦國,后來慧眼獨具,結識入質于趙的秦公子異人,不惜重金把異人贖回秦國,輔佐其成為秦國國君。后拜相封侯,權傾朝野。
然而靠投機取巧得來的權勢總歸有點底氣不足,不能服人。于是總是琢磨著如何提高聲望,征服人心。但一時又想不到好的辦法。
于是集結所有門客商議此事。
有的建議統兵出征,立下赫赫戰功,樹立威信。但因百害無一利,風險太大遭反對。
在大家一時想不出好的辦法來時,有一個門客靈機一動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學問很好,是因為他寫了一本《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大將軍,是因為吳王讀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寫一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可垂范后代!”
呂不韋一聽一拍即合,立刻命門客組織撰寫。這便是后來的《呂氏春秋》。
為了讓世人皆知,他命人將全書炒出,貼在咸陽城城門上,又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大家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去自討沒趣,不過“一字千金”從此流傳了下來。
中華上下五千年,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從古至今流傳了無數經典故事,延伸出了無數個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成語,循著他們的足跡仿佛一一走過上下五千年。這便是成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