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相信很多玩過王者榮耀的小伙伴,都知道“廉頗”這個英雄,游戲中他是一個能肉能戰的坦克,歷史上的廉頗可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也是“負荊請罪”和“將相和”歷史典故的主人公。
本期為戰國篇,今天大家介紹“戰國名將·廉頗”的歷史故事。
廉頗,姓贏,廉氏,名頗。公元前327年,廉頗出生于中山苦陘,也是現在的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鎮。廉頗自小研讀兵法,謀略過人,與白起、王翦、李牧同稱“戰國四大名將”。
公元前283年,齊、燕、趙、秦、韓、魏六國中,屬齊國最強,秦國居次。趙國名將樂毅提出五國聯軍伐齊的策略。
一年后趙惠文王發動邯鄲之戰,派廉頗率領士兵進攻齊國,驍勇善戰奪取陽晉,班師回朝后被封為上卿。之后多次立下戰功,聞名諸侯。
廉頗
同年,趙國得到了一塊“和氏璧”,此寶貝被秦國秦宣太后所鐘愛,秦氏襄王便提出愿意以15座城池換和氏璧,討母后歡心。
此時趙國派出了一名不知名的門客“藺相如”,攜和氏璧出使秦國。最后藺相如憑借智慧完璧歸趙,取得了外交的勝利。
但這引起了秦王的不悅,因此與趙王約定在澠池會盟,趙王因害怕不敢前往。
但在大臣們的商議下,為彰顯趙國的果敢此次必須去。藺相如作為陪同,廉頗護送,分別時囑咐“若此時趙王30天后不歸,就立太子為王,斷絕秦王要挾的念頭。”
這個安排給了趙王不少勇氣,之后澠池會上藺相如能言善辯,最終挽回趙國聲譽,使得趙王平安歸來。
完璧歸趙
回國后,藺相如也被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這引起了廉頗不服,他認為自己戰場戰功赫赫,立下汗馬功勞。名分卻不如一個能說會道的藺相如。還揚言見到他一定要當面羞辱他。
藺相如知道廉頗的用意之后,每次故意躲開不與廉頗會面。門下門客們看見此認為藺相如過于軟弱,如此畏懼廉頗,產生不追隨藺相如的心思。
藺相如終于解釋道,我并非貪生怕死之人,但是為了趙國,我跟廉頗將軍身為大臣如果起了矛盾,秦國一定會接機滅了我們。我只能將個人恩怨放后面。
之后廉頗得知,羞愧難當,自知是個粗鄙之人,不同藺相如如此寬厚。便脫去上衣,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門前請求原諒。二人最終一釋前嫌,成為莫逆之交。
廉頗“負荊請罪”
公元前279年,廉頗出征齊國,攻破其一軍隊。三年后,趙惠文王派樓昌帶兵攻打魏國,戰敗后廉頗再次進攻,成功奪取將幾。在過一年,廉頗再次討伐魏國,拿下防陵,并且筑建城池,隨后攻取安陽。
公元前269年,秦國違約出兵進攻趙國閼與,趙國派出趙奢領兵增援,打敗秦軍。之后秦軍再次進攻,廉頗趕來奪取勝利。
相較于戰國其他名將,廉頗似乎戰功并不算拔尖,那么是否是徒有虛名?
廉頗三防公元前261年,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策略,攻韓國,韓國孤立無援,便奉上黨,心里依舊不服,借趙國之手報仇。
請求趙國支援,因上黨之爭挑起秦趙長平之戰,秦國便違約準備攻取趙國。
但此時趙國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廉頗身負重任鎮守長平。長平戰前廉頗布置了三道防線:第一空倉嶺防線,第二丹河防線,第三百里石長城。這三道防線互相連接貫通,東西總長幾十里。
第一線破防,第二防線堅不可摧
前期多次與秦國白起交戰,趙國屢戰屢敗,南部野王,北部上黨均被攻陷。第一道空倉嶺防線破防,南北聯系被切斷。長途跋涉中趙軍兵力衰退。
大將廉頗面對被動局勢,采取了因地就勢的辦法,依靠山險筑壘防御城池,慢慢消耗秦軍。從堅守的戰術來看,廉頗是成功的,因為整整三年秦軍都無法第二道丹河防線。
白起
反間計,廉頗被退
面對堅守的廉頗,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便采取了反間計,賄賂趙國丞相,向趙王進言糧食不足,且借不到。惶恐的趙王命令廉頗出門迎戰,廉頗不愿,趙王認為廉頗膽怯就解除職位。
之后派出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父輩善于騎兵是秦軍的克星,但趙括缺乏經驗,出兵迎敵遭射殺,趙軍四十萬士兵被坑殺。次年秦軍進攻邯鄲,趙國幾乎被滅,多虧楚、魏兩國支援才得以生存。
公元前251年,燕國為吞并趙國,表面派丞相栗腹多次出使趙國交好,實則暗查國力軍事情況。栗腹回國后稟告,趙國士兵匱乏可以攻取,于是派卿秦出動軍隊戰車進攻代地。
廉頗帶兵反擊,大敗燕國,俘虜了卿秦、樂閑又包圍了燕國都城。奪取五座城池。之后被封為國相。
鄗代之戰
那么如此驍勇善戰的廉頗,晚年輾轉多國不受重用,他的結局又如何?
公元前245年,廉頗率病攻取魏國繁陽,期間趙孝成王去世,趙悼襄王繼位。趙悼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解除廉頗的軍職,讓樂乘替代其職位。遭受排擠的廉頗怒而攻打樂乘,后離開趙國來到魏國大梁。
雖然魏王收留了他,但是并不信任他,不加以重用。此時趙國已無良將,但多次遭到秦軍圍攻,趙王想再次重用廉頗,因此潛派使者攜帶名貴盔甲和四匹快馬,慰問廉頗,同時看廉頗是否被重用。
但使者被廉頗仇人郭開賄賂,讓他說廉頗壞話。使者面見廉頗后,82歲的廉頗當面吃了一斗米(12斤),十斤肉,還威風穿盔甲試馬。暗示自己老當益壯,還能被任用,廉頗心里還是渴望報效母國的。
使者回來匯報說:“廉頗將軍雖然年紀大了,但飯量依舊很大,同席期間便上了三回廁所。”趙王因此斷定廉頗已經老了就沒在重用。這也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典故的來源。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楚王聽說廉頗在魏國,便暗中接他入楚國,擔任楚國將領,但是沒有建立什么軍功。因為他的心里還是掛念趙國安危,但趙國沒能任用他,最后在楚國的壽春抑郁而終。廉頗死后不久,趙國酒杯秦國滅亡了。
廉頗一生中與各諸侯國交戰,以驍勇善戰,勇猛無敵為趙國強盛立下汗馬功勞。論兵法,殺神白起也無法與他比肩。
更難得可貴的是廉頗身為軍人,有自己的傲氣,也能放低姿態知錯就改,“負荊請罪”與“將相和”的典故已經成為我們中國的文化符號,也是后世之榜樣。
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