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個人都有名字,但是一生數十年中,往往不會只有一個。小時候有乳名,上學時有學名,參加工作后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別名。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精英人杰,甚至在古代也是如此,比如眾所周知的秦始皇,他一生中就有過三個名字,或者是歷史對他的三種稱呼。
嬴政是秦始皇的本名,也是世人對他正式的稱呼,可是在東漢之前的史書中,從不用“嬴政”來稱呼秦始皇,要么是秦王政,要么是公子政,或者是其他的,這是為什么呢?
春秋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到了戰國時期,雖然姓氏合流,但是秦王室依舊沿用舊制。比如稱呼公子虔,或者直接稱名,比如異人,唯獨沒有叫“贏”什么的。
趙政是秦始皇的別名,不僅在野史中頻繁出現,連太史公也多次用過這個名字。
比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有記載,“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秦王室祖先為“贏”姓,為什么秦始皇要用“趙”姓呢?主要有兩大原因。
1.秦國和趙國雖然都是戰國七雄之一,而且還相互爭斗,但是從兩國世系來看,卻是一家人,都是飛廉的后代。飛廉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季勝,一個叫惡來,季勝是趙國王室先祖,惡來是秦國王室的先祖。從這種角度來說,稱呼秦始皇為“趙政”也不過。
2.秦始皇出生的前一年,秦趙兩國爆發了長平之戰,導致趙國死亡四十五萬人。秦始皇出生時,秦趙兩國又爆發了邯鄲保衛戰。
在那種情況下,趙國原本打算殺死異人泄憤,可是異人卻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悄悄逃離了趙國。不滿一歲的秦始皇和母親趙姬被留在了邯鄲,為了保命,秦始皇跟母親姓,取名為趙政。
呂政是秦始皇的別名,雖然頗為少見,但也被史學家認可。《史記·秦始皇本紀》最后有一段記載班固對漢明帝說的話,“ 周歷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
為什么秦始皇會被稱為呂政?因為民間流傳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所以后世一些討厭秦始皇的文人就給他冠上“呂政”之名。
以上的三種稱呼都有史料出處,也反映了人們對秦始皇的看法,那么你認為哪個名字最好聽呢?其實,人們如今對他的稱呼更多了,也沒有太多講究,除了廣為人知的“秦始皇”,“始皇帝”外,還有人覺得稱呼“祖龍”更加霸氣。
何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