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作者|楊小米+大白編輯|燕子來源|我和劉先生的日常你好,我是小米團隊的大白。今年端午,我去了浙江嘉興,為什么會選嘉興?說來也巧,我在刷電視劇《覺醒年代》時(這部劇真是yyds,永遠滴神,瘋狂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作者|楊小米+大白 編輯|燕子
來源|我和劉先生的日常
你好,我是小米團隊的大白。
今年端午,我去了浙江嘉興,為什么會選嘉興?
說來也巧,我在刷電視劇《覺醒年代》時(這部劇真是yyds,永遠滴神,瘋狂打call),恰好刷到一條安利嘉興南湖的內容。
陳獨秀、李大釗先生等人,是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船上,順利完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初中歷史課本書上,曾經被我們翻來覆去背誦、爛熟于心的內容,第一次,如此鮮活地呈現在我眼前。
毫不猶豫,我訂了去嘉興的高鐵票和酒店,嘉興跟上海相隔比較近,坐高鐵不到30分鐘就能到,我買的高鐵二等座38元(動車會便宜一點,31元)。
這一次也是為了好好放松,加上一個人出行,所以在選擇酒店時,我選了希爾頓,1晚500多塊錢,房費性價比很高。
這一次3天2晚的旅行,酒店+車票+吃+玩,我一共花了大概1500塊錢。
這一次出行,我沒有做任何攻略,完全佛系出游,沒想到,卻收獲了預期之外的驚喜,誤打誤撞,我居然去到了粽子之鄉,感受了一把粽子文化。
▲坐在去嘉興的高鐵上
到達酒店后,我決定先休息一會兒。一覺睡到6點半,窗外下著大雨,但是沒有阻擋我的步伐,我在小紅書上搜索,酒店附近可以去逛的景點,看到很多人推薦月河歷史街區,決定嘉興游玩第一站,先去這里。
都說司機師傅是城市的活地圖,坐在滴滴上,我問師傅嘉興哪些地方可以去玩,他特別熱情地跟我推薦,南湖必須要去,可能不像上海迪士尼那樣好玩,但一定要去,類似于去了北京,怎么能不去長城。
他說我去的月河歷史街區,跟烏鎮有點像,但比烏鎮小很多,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去烏鎮逛一逛,離我住的酒店也很近,1個小時的車程就到烏鎮了。
司機師傅特別推薦我,一定要去嘉興本地品牌五芳齋門店吃新鮮做的粽子(我原來一直以為五芳齋是北京的,被科普了),推薦蛋黃粽和大肉粽。羊肉和臭豆腐也不能錯過,也是一絕。他還推薦了幾家店鋪,都被我記在了小本本上。(遺憾的是,因為時間緊張,最后我沒能去吃)
01
月河歷史街區
嘉興是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馬家浜文化也是江南文化的發祥地。
下著雨的嘉興,別有一番味道,真是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的獨有韻味。
▲雨中的月河歷史街區
特別是在月河歷史街區,我撐著雨傘,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突然想到了語文課本里曾經學過戴望舒的《雨巷》,那個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
▲月河歷史街區幽靜的小巷
我想,如果課本場景還原,大致就是如此吧。
▲月河歷史街區兩邊建筑
02
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
嘉興盛產粽子,粽子文化深厚,讓我特別驚喜的是,在月河歷史街區,還隱藏著一座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
▲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大門
里面關于粽子的風俗文化,介紹得特別詳細。(說真的,來之前我完全不知道這一點,意外的驚喜)
▲博物館門口的雕塑
嘉興是端午習俗的重要保護傳承地區,長這么大,過了這么多次端午節,還是在嘉興,我第一次了解到粽子作為食品的歷史演化。
▲粽子食品的歷史演化
尤其在嘉興,端午節的習俗居然有這么多,特別漲姿勢。嘉興的端午習俗豐富多彩:
佩香囊,纏百索;采百草,打蚊煙,畫虎頭;懸艾蒲,掛神符。
龍舟競渡;神龍祭,伍相祭;驅“五毒”,吃“五黃”;端午食粽。
▲嘉興的端午習俗
更令人驚喜的是,博物館里,還介紹了我國不同地區的粽子。
文字介紹,配合真實模型,特別好玩,我還一一拍了照片。
從小到大,端午節,我在家里吃的都是紅棗餡粽子,蘸白糖,這一次,是真漲了見識,居然還有這么多特色粽子,找幾個分享給大家:
云南文山州,少數民族做的竹筒粽,造型神似竹子;
廣東肇慶地道特產,裹蒸粽,用荷葉包裹,用料超級豐富。
廣西布依族的粽子,扎上五彩繡花絲帶,特別好看,像一個工藝品;
武漢鹵藕肉粽,聽這名字,我就特別想吃。
廈門燒肉粽,蘸料居然是醬油、芫荽(讀音:yán suī,百度后才發現,這個就是香菜);
潮汕雙拼粽,一個粽子里居然有2種餡料,1/3是甜陷,2/3是咸餡,這一款粽子,甜咸黨再也不會打架了。
北京紅棗粽,看造型和介紹,我小時候吃的,大概率就是它這一款,造型也讓我特別有親切感;
上海朱家角阿婆肉粽,又被安利了一個可以玩的新地方,上海朱家角古鎮。
武漢小角粽,相比于其他地區的粽子,更加玲瓏,顯得特別小巧可愛。
嘉興粽子,用了不同的背景顏色介紹,畢竟主場作戰,哈哈,還是要有C位的感覺。
沈陽葡萄干粽,造型太獨特了,讓人過目不忘,想要嘗試一下,葡萄干加紅棗,或者豆沙,吃甜食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
河南粽,介紹說形狀神似枕頭,不過這個形狀上,確實沒看出來,哈哈。
中山蘆兜粽,介紹里說造型是“圓棒形、粗如手臂”,我仔細看了幾遍,也真…… 沒看出來。
廣式荷香粽,荷葉包裹,肉餡為主,喜歡吃肉的朋友,可以去嘗試。
杭州烏飯豆沙粽,我特意搜索了一下什么叫做烏飯,網絡解釋,烏飯又稱黑飯,江南一帶地方民間風俗小吃,用烏飯葉搗成汁混入米飯中制成,米的顏色是藍色;
陜西蜂蜜棕,不包餡,也不包粽葉,全部用糯米做成,再用蜂蜜、糖漿蘸著吃。
蘇州金魚粽,造型神似一條金魚,很可愛;
內蒙古奶香粽,牧民過端午節時,用剛擠的鮮奶攪拌糯米包的粽子,特別有當地特色。
粽子文化博物館里,就連燈籠,也寫著粽子的名字。
▲博物館的燈籠
03
嘉興南湖景區
第二天,我去了嘉興南湖景區,也是我這一次,本來的目的地(提醒,一定要帶身份證)。
▲嘉興南湖景區
景區沒有門票費,但是紅船在一座湖心島上,過去參觀需要渡船,船票價格很便宜,來回20元。現場掃碼購票,刷身份證或拿出短信二維碼就可以入園。
▲坐渡船到達湖心島
現在能看到的紅船,是在1959年為了紀念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勝利閉幕,仿制的(原本的南湖游船在抗戰時期已經消失了),作為“一大”會議紀念船,停泊在煙雨樓前水面上。
▲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
煙雨樓有2層,名字取自于唐代詩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經歷過多次修葺,是整個南湖景區古建筑群的核心與象征,下雨天的煙雨樓,看起來特別美。
▲煙雨樓
整個湖心島并不大,島上的風景建筑特別秀氣,讓人再次感受到江南水鄉的魅力。
▲湖心島上的建筑
煙雨樓旁邊,還有一些小亭臺,細看都是大有來頭,存放著歷朝歷代的一些石碑,記錄著南湖千百年來的歷史變遷。
▲乾隆御碑亭
“觀音閣”里,有一處《南湖影像》展覽,南湖百年來的光影,被定格在一張張老照片中。
▲《南湖影像》照片展覽
04
南湖革命紀念館
參觀完南湖中共“一大”會址,我來到了南湖革命紀念館,兩處距離很近,走路大概十幾分鐘就到了。
▲南湖革命紀念館
南湖革命紀念館,陳列展廳一共有三層樓。
回來后,我在網上搜索,關于紀念館的詳細介紹:
基本陳列為“中共一大史料陳列”,系統地介紹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民為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而不斷探索、抗爭以及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直至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一歷史史實。
革命紀念館進門處,能夠看到一艘紅船,正緩慢駛出,左右兩側的浮雕,雕刻著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南湖革命紀念館進門處紅船
進入到展廳入口,出現在眼前的“救亡圖存”,仿佛看到了百年前,為了救國奔走吶喊的人們。
▲革命紀念館展廳入口前言
在南湖革命紀念館里,也仿制建造了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建筑,實際地址離我們公司很近,回到上海后,我也計劃找個時間,去實地探訪。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
看完電視劇《覺醒年代》,再在紀念館中看到這幅油畫《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我內心真的大受觸動。
▲油畫《南陳北李,相約建黨》
參觀的整個過程,當我看見近代史書上描繪的歷史,伴隨著歷史文件、圖片、實物,出現在眼前,我內心都有種說不出的沉重,直到這一刻,看到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才感覺松了一口長氣。
▲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原本只是想著找一個地方佛系出游,了解先輩們的奮斗歷史,沒想到收獲了大大的驚喜。
誤闖入“粽子之鄉”嘉興,我也沒想到,一只小小的粽子,背后居然有這么多文化。
這真是一次有趣又漲知識的旅行,嘉興是一個既好吃又好玩的地方,非常值得大家一去。
丁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