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對肝臟疾病缺乏了解的人,一看體檢乙肝兩對半提示存在異常,就以為是得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誤解。好多患者拿到身體檢查報告后,看到乙肝兩對半指標有陽性,會非常害怕擔心。常會有患者問醫生,我這是不是沒救了,我還能
很多對肝臟疾病缺乏了解的人,一看體檢乙肝兩對半提示存在異常,就以為是得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誤解。
好多患者拿到身體檢查報告后,看到乙肝兩對半指標有陽性,會非常害怕擔心。常會有患者問醫生,我這是不是沒救了,我還能活多長時間,我這能治好嗎?諸如此類的問題。甚至有部分患者會問我是不是快要死了,這樣極端的問題。
實際上,這些體檢者可能只是因為打了疫苗,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所以為了消除諸如此類的誤解,增加大家對乙肝兩對半的了解。今天就來為大家解說一下乙肝兩對半的具體含義和作用,手把手教你看體檢報告。
一、乙肝兩對半是什么?
乙肝兩對半,其實就是乙肝五項的通俗叫法,是我們體檢的時候常會做的檢查,主要作用是檢查我們是否可能患有乙肝。之所以又稱為乙肝兩對半,主要是因為五個標準中,有四個是兩兩相對的,也就是說,乙肝五項是兩對指標加一個指標。
其中,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是一對,乙肝病毒 e 抗原和乙肝病毒e抗體是一對,乙肝病毒核心抗體是單獨存在的指標。
這五項指標,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含義。
乙肝表面抗原,是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所產生的一種物質,乙肝表面抗原的檢查能夠反映出乙肝病毒DNA的活躍程度,其指標的高低與乙肝病毒的高低呈現正相關,乙肝病毒復制越活躍,其指標就會越高。它就像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身份證”,查看這個指標,就能一眼識破被檢查者是否攜帶乙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體,是指人體免疫系統在與乙肝病毒“戰爭”中產生的抗體,檢測這個指標,就可以知道我們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當人體感染乙肝病毒后,免疫系統在攻擊乙肝表面抗原的蛋白質過程中,就會產生這種抗體。
既然是抗體,人體內就不止感染病毒時才會有,我們注射乙肝疫苗之后,體內也會存在這種抗體。所以當我們體檢時出現單獨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并不代表我們就有病,可能只是打了疫苗的原因。
乙肝病毒e抗原,是包繞在乙肝病毒DNA外層的蛋白質成分,是乙肝病毒的外層結構。所以一般這種指標代表著乙肝病毒復制的活躍程度,e抗原滴度越高,說明病毒復制越活躍。
乙肝病毒 e 抗體,是e抗原正在被清除或清除后出現的,檢查其指標,能夠表現患者病情的恢復情況。如果檢查顯示我們體內有該抗體,就表明乙肝病毒復制活躍已經趨于穩定或不活躍。
乙肝病毒核心抗體,是從血液當中能夠檢測出一個抗體,提示患者過去感染過乙肝病毒。所以大部分感染過乙肝病毒的患者,都可能檢測出乙肝核心抗體陽性。如果檢查顯示核心抗體高度陽性,可能是被檢查者體內還有乙肝病毒。
二、乙肝五項到底應該怎么看?
乙肝五項指標,通常我們會給它們標上編號,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體、乙肝病毒核心抗體,分別對應1、2、3、4、5。
1、3、5陽性,說明被檢測者患有乙肝大三陽,就可認定為被檢測者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且表示患者體內病毒量比較高,病毒復制較為活躍。
1、4、5陽性,則為乙肝小三陽,代表著被檢測可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但病毒數量較少,病毒復制活躍度不高,傳染性比較低。
若只是單個的2陽性,提示被檢測者可能以前感染過乙肝,但已經恢復;或是接種過乙肝疫苗的表現,建議可以再注射一支加強針,穩定抗原。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2、5或4、5陽性,則說明被檢測者有乙肝病史,但已經恢復或正處于急性感染恢復期,建議進行定期復查,避免復發。
要是1、5陽性,則表示之前感染過乙肝,可能正在處于恢復當中。需要注意,1、5陽性與乙肝小三陽比較相近,一般也可與乙肝小三陽互相轉化。所以當我們的體檢結果出現這類情況時,建議被檢測者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明確是否有病變的風險。
三、乙肝兩對半提示異常,就是得了乙肝嗎?
乙肝兩對半有異常是不是就是得了乙肝,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很多人還存在著乙肝五項有陽性,說明得了乙肝這樣的謬誤。
實際上乙肝五項,雖然是檢查我們是否有可能患上了乙肝的標準之一。但是這也并不代表當其顯示異常時,我們就是得了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先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簡稱。當乙肝五項顯示異常時,通常提示為具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卻并不能等同于就是患了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五項異常,也可能提示我們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至于是不是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認。
而且乙肝病毒攜帶者也不能等同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指其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肝功能正常,肝功能指標各項檢查均正常的人群。而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是指其感染了乙肝病毒,且肝功能已經受損的患者。
一般來說,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示陽性,且已經持續6個月以上,但是被檢查者沒有出現任何癥狀,肝功能、轉氨酶水平均顯示正常,即可認定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這類人群大部分患者如果沒有出現癥狀且轉氨酶水平正常,一般也不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但是要定期復查,以防出現肝功能異常的情況。
不過,如果我們被確診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管有沒有出現明顯的癥狀,一般都建議進行治療。
四、得了乙肝,應該如何治療?
目前對于乙肝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就是通過藥物抑制乙肝病毒,控制病毒的復制活躍,進而達到延緩病情發展的目的。
抗病毒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乙肝病毒DNA轉為陰性,讓乙肝病毒不再復制。不過其轉陰的幾率并不高。其主要作用還是在于減少乙肝病毒的復制,給肝臟留出自我修復的空間,從而能夠降低乙肝病毒DNA水平。
目前治療乙肝的抗病毒藥物有很多,比較常見的且有效的有恩替卡韋、拉米夫定、替諾福韋等,這些藥物對于治療乙肝有相當不錯的效果,它能有效降低乙肝患者轉氨酶的水平,減少乙肝病變發生的幾率。
需要注意,當前的治療主要是以控制病情為目的,并不能完全殺滅乙肝病毒。所以一般來說,當我們一旦確診自己患有乙肝,就需要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
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酒。飲酒會損傷肝臟,加速乙肝患者病變為肝硬化、肝癌,增加乙肝患者病變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的幾率。
五、寫在最后
如果在體檢時,我們檢查出乙肝五項存在異常,可以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如B超、肝功能檢測、核磁共振等。乙肝五項并不是唯一標準,更不是絕對標準,所以即使檢查出有異常,也不要害怕。
但是如果最后確定為乙型肝病毒性肝炎,也不可輕視不管,一定要積極治療,以免病情發展病變為肝硬化。
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