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合稱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有別于一般物權的無形的、特殊的財產,它們都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和時限性,這是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相似的特性。然而著作權與專利權和商標權又是有區別的。專利權和商標權主要涉及各產業部門,習慣上統稱為工
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合稱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有別于一般物權的無形的、特殊的財產,它們都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和時限性,這是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相似的特性。然而著作權與專利權和商標權又是有區別的。專利權和商標權主要涉及各產業部門,習慣上統稱為工業產權,而著作權則較多地涉及文化、教育、科學研究等上層建筑領域,因而有時被稱為文學產權。由于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保護的對象不同,因而著作權法、專利法和商標法便成為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3個獨立的法律體系。
一般地說,著作權法與專利法是有以下3個明顯的區別:(1)著作權法保護的是思想和內容的表現形式(作品),這種作品只要具有一定的獨創性,不管其內容是否新穎,學術水平是否先進,作品是否實用,均可獲得著作權保護。而專利法保護的卻是其思想的獨創性,內容的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2)著作權一般是自動產生的(有的國家也實行登記注冊制度),而專利權卻必須經過申請、審查、批準、登記才能獲得。因而,專利權比著作權具有更強烈的排他性或壟斷性。例如,有兩個發明者,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獨立發明了同一成果,由于首先完成的人未能及時到專利局申請專利,而后者卻在完成此發明后立即申請并取得了專利,這樣,即使是后發明者,由于他已獲得專利權而有權排除先發明者取得專利權。作品則不同。對于兩部各自獨立創作的作品,只要相互沒有抄襲,就可以各自獲得著作權保護。(3)兩者的保護期不同,專利權的保護期一般是10~20年,而著作權的保護期一般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后50年。
商標是一個企業的產品用以區別于其他企業同類產品的一種專有的商用標記。企業對其選定的商標,在登記注冊后便享有商標專用權,非經授權,其他企業不得使用,也不得仿效或假冒其商標,否則就是侵犯其商標權。商標法正是規定商標的構成及其登記注冊管理辦法等法律規范的總稱。每種產品可能有一種商標,因此,商標的種類是難以計數的,而著作權一般不標明著作權標記。
由于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都是無形的知識產權,因此,著作權法、專利法和商標法不可能有截然分明的保護界限。例如,某科技發明的設計圖紙或產品說明書,既可視為作品而獲得著作權保護,也可當做發明成果而申請專利權保護。又如,某商標圖案既可受到商標法保護,而當圖案被視為藝術作品時,又可獲得著作權保護,這就說明,有些作品可以獲得雙重或多重的知識產權保護。
這里提出一個問題:對于獲得著作權和專利權雙重保護的作品,是首先適用著作權法還是適用專利法呢?在我國著作權法中規定的科技作品化先置用于專利法、技術合同法等法律的唯一條款。優先的條件僅就科技作品而言。規定這一條款的目的在于保護我國的技術發明。比如說,某科研單位出資立項搞了一個科研項目并取得科研成果,顯然,這種科研成果權應歸屬該單位所有。如果發明人申請了專利,專利權也應歸屬該單位所有。但如果發明人將此成果寫成論文或專著予以發表,則該發明人(作者)應享有著作權。假如這種發明尚屬于技術秘密而不應公開發表,在這種情況下,單位不同意該作者發表作品有可能侵害作者發表權,作者不顧單位的反對而擅自發表作品,則侵犯了單位的技術成果權。對此,按照專利法和技術合同法優先于著作權法的原則,該科研單位有權禁止作者(發明人)發表泄露技術秘密的作品。
專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和信華成)成立于2011年,分別在銀川、西安、長沙、泉州、惠州等12處設立了分支機構,團隊約三百多人,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的專利代理機構(機構代碼11390)。
截止目前,和信華成累計服務過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共享集團、北新集團、東芝醫療、東阿阿膠、北京中交、山東霞光等知名企業約七百多家。
和信華成根據企業的業務領域和發展情況,為企業進行規劃和設計,通過知識產權貫標體系為抓手,把專利布局設計、專利挖掘和專利申請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中進行全盤考慮,以知識產權為基礎,串聯各種資質、政府項目(我司是寧夏貫標、湖南貫標等地區的政府合作輔導機構之一)、無形資產增資、企業融資上市等企業發展所必不可少的環節,為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適時添磚加瓦。
李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