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前言在每個男人心中的重卡夢里,其中肯定繞不開的就是斯堪尼亞。今天請大家隨著我一起,看看為什么斯堪尼亞能成為人們心中的夢想,深度解析斯堪尼亞的魅力。百張大圖、一睹為快!二、R系與G系中流砥柱的R:雖然隨著斯堪尼亞引入新的S系,讓昔日的頂級
一、前言
在每個男人心中的重卡夢里,其中肯定繞不開的就是斯堪尼亞。今天請大家隨著我一起,看看為什么斯堪尼亞能成為人們心中的夢想,深度解析斯堪尼亞的魅力。百張大圖、一睹為快!
二、R系與G系
中流砥柱的R:
雖然隨著斯堪尼亞引入新的S系,讓昔日的頂級R系斯堪尼亞成為了次頂級。但是,了解斯堪尼亞模塊化生產的人都知道,S級也僅僅是比R級有更寬大的駕駛室。
其他如底盤以及舒適性配備,S級擁有的配置,在R上大部分都可以選配上。S系擁有最寬大的駕駛室,最豐富的基礎配置,但價格也最高。R系相比于S系,擁有更適合的價格,可以通過選裝得到心儀的配置。這也讓R系銷量遠遠高于S系。
讓你圓夢的G:
遲遲未更新的P系列,讓新款G系成為了斯堪尼亞在中國的最新入門車型,G系的基礎配置更“素”,價格也能進一步下探,讓你想擁有斯堪尼亞的心付諸于行動。
從經銷商處了解到,今天的兩臺主角,G450報價75萬 R450報價85萬,我們看看G和R他們除了價格,還有什么地方有差別?
三、外觀區別以及設計特點
“這R系和G系我外觀我看著也沒啥區別嘛?”
的確,家族式的外觀設計讓R和G乍一眼看上去沒什么區別,最顯著的區別就是中間格柵的區別,R系為四條,G系為三條。其他外觀方面,R系駕駛室為高頂,G系為半高頂。
車身側面,更是差別不大,除了看到車頂高度有差別外,其他基本看不到分別。
后部也沒大的差別,R系因為高頂的緣故,頂部導流罩相對小一點,G系導流罩相比要高大一點,以滿足降低風阻的需要。R系車頂部分SCANIA的鋼印十分賞心悅目。
駕駛室后部未開后窗,“高端車輛都是沒有后窗的”可能有人會這樣說。其實這是一個誤會,后窗其實國外卡車也是會有配備,但是作為選裝出現。
因為駕駛室為鋼板拼裝焊接,如果安裝后窗,將多一道工序需要把鋼板開孔后安裝玻璃,涂抹密封膠。增加了成本。
國內在使用進口卡車時都會將進口卡車物盡其用。采用三班倒,人歇車不歇,后窗最大的功能就是倒車時觀察后方,以及休息時觀察油箱和貨物有無異動。
進口的卡車高效運行,車基本沒有停的時間,休息的司機根本不需要去擔心觀察偷油偷貨的賊人。車輛上都有兩個司機,沒有后窗,倒車地點再困難,兩個人相互配合,也能解決。
無側窗以及后窗,臥鋪區域私密性更好,沒有打擾休息的噪音以及陽光,駕駛員能夠更好的休息,接手下一段的精彩路程。
反觀國內,國產重卡,單人單車的散貨運輸司機,后窗則成為了必需品。
近處細細觀察,兩車都屬于霸氣外露型。R450的白色顯的更高大威猛,G450的黑色猶如黑武士一般。
● “為什么感覺從外面看駕駛室里面不見,就像戴了黑墨鏡?”
原來是夾層低透光玻璃的功勞,兩車均采用波蘭產的圣戈班夾層玻璃,透光率70%。透光率越低,遮光保護隱私的效果越好。但是,作為卡車行車安全最重要的部件,過低意味著視線受阻。只有合適的透光率才能保障行車安全。
70%透光率使得光線照射進入駕駛室內時得到部分遮蔽,在夜間行車時對向的遠光燈、清晨或者傍晚直射駕駛室里的耀眼陽光得到有效抑制。
保障了行車安全。同時夾層加上70%透光率,使得前擋風玻璃擁有更好的保溫效果。夏日的冷風、冬日的暖風不至于在擋風玻璃前過快散失。進而進一步增加了車輛的保溫性能。
同時全車標配的自動雨刷傳感器,以及選配的車道保持攝像頭也要通過前擋風玻璃進行安裝,小小的擋風玻璃,大大的安全使命。
燈光配置方面,自動大燈,兩車均采用了遠近光分體的普通鹵素大燈集成轉向燈,下方霧燈單獨配置。樸素的燈光配置,連個透鏡都沒有,有人可能會說,這一點還不如國產。但是,斯堪尼亞有大殺器
車頂配置有前照燈。高處不勝寒的燈光,從另外一種角度給予燈光補償。鹵素大燈又有何妨?
便利的車頂燈開關,車前頂燈、車后頂燈、大燈高度可調、自動大燈。全方位,無死角。燈光照射方面,斯堪尼亞以最樸素的燈光實現全面的燈光覆蓋。
觀察鏡方面,所有觀察鏡都可以電動調節,且帶電加熱。雨雪等惡劣天氣下,也能時時刻刻充分保障觀察視野方面需求。
細節方面,R450相比于G450側窗上原廠多配備了雨眉,老煙桿在雨雪天氣通風透氣更為便利。
注意到一個小細節,兩車最下一層金屬踏板都采用外凸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可能是在行駛的時候通過狹窄路段下保護塑料的保險杠以及側裙邊。畢竟金屬材質,剮蹭等小碰擦對于金屬踏板來說都屬于小問題。
斯堪尼亞在老款中的優秀設計,翻轉的蹬車踏板在新款中得以保留。擦玻璃,洗車、裝卸貨物時無聊的等待與朋友落座談笑風生,承載能力達到200公斤的踏板,皆可以滿足你。
打開前面罩,密密麻麻的管線排布映入眼簾。緊湊而不凌亂。藏在左右包角內工具組合在一起才能翻轉駕駛室。設計十分巧妙。既保證了車輛外觀設計的整體性,又能保證人員在檢修車輛時忘記打開包角翻轉駕駛室導致包角損壞。
粗壯的駕駛室氣囊搭配鋁合金支架座,既能保證駕駛室的舒適而且不增加自重,保證車重不超標。
入鄉隨俗配備的水箱前防蟲網,搭配上下均可翻轉的面板,清理起來十分便利。因此未采用和國產一樣的掛鉤固定的方式,而是采用了螺栓固定。
水箱前的粗壯的橫向穩定桿,保證了駕駛室在顛簸路段的穩定性。防止顛簸幅度過大,影響車輛安全。
四、底盤部分
因為兩車在外觀以及內飾配置方面存在差異,底盤方面配備基本一致,以下介紹圖片中,R系以及G系可能會有穿插。敬請諒解。
1、右側底盤部分:
車輛右后部為尾氣處理系統,頂部的踏板平臺和側板的塑料外飾板把處理系統包了個嚴嚴實實。看不出更多細節。從官方資料可知其配備國五排放標準。
左右側配備的均是500L的大油箱。1000L的容積,一趟北上廣的運輸任務,中途不需要停車加油。不同于國產油箱采用兩個固定帶固定的方式,斯堪尼亞采用三固定帶方式固定油箱。不需要像國產車一樣需要定期緊固固定帶螺栓。
邊燈采用LED,穩定耐用,發光亮度高。
2、輪胎及車橋配置
全車輪胎均采用295/80R22.5尺寸輪胎。只有S系標配鋁合金輪圈,R系及G系均配鋼輪圈。前橋采用2片拋物線式鋼板彈簧懸架。帶前橋橫向穩定桿,以滿足高速需要。
前橋上部包裹嚴實,前輪部分與底盤之間做了充分的隔離。保證底盤其它部位的清潔。
后驅動橋為尖軸頭單級減速橋。該車采用6*2r設計,前后橋均采用固特異輪胎 提升橋采用的是普利司通輪胎。
被多次提及的見縫插針的設計,后橋之間空間充分利用,安裝的儲氣筒。斯堪尼亞標配的液力緩速器加持,使得車輛對于儲氣筒的容量要求并不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設計,國產車大部分對于擋泥板支架采用的都是直接焊接在車架上或者是通過螺栓硬連接。斯堪尼亞采用的安裝支架螺栓固定在大梁上,安裝支架與擋泥板支架之間通過橡膠軟連接。
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了擋泥板與車架間的共振,減少了擋泥板支架斷裂的風險。同時后尾燈也固定在擋泥板支架上,有了橡膠減震,也降低了尾燈的故障率。
3、左側底盤部分:
車輛左側大梁,電瓶油箱依次排布。
電瓶的安裝位置以及設計都頗為巧妙,安裝在前橋之后,方便駕駛員觀察電瓶情況。想對電瓶做進一步防盜措施的改裝,也頗為方便。
下部集成了蹬車踏板,踏板左上方為外接氣源接口,發生故障時很容易對車輛進行施救。小小的電瓶安裝位置,看出斯堪尼亞對空間設計的用心。
可翻轉的側導流板搭配貼心設計的扶手。接駁掛車也能很優雅從容。
電瓶外裝飾殼塑料材質,防滑設計。左右兩側空間富裕,加裝防盜措施也非常容易。
油箱上的貼心提示,要求加油時不可同時左右加油。同時對油品質量做出了要求。柴油硫含量最大不得大于10ppm。
76L容量的尿素罐容積著實不小,故被安裝在大梁內側,在外面只保留了一個尿素加液口。
尾燈造型時尚,紅白搭配。
車尾部分整體設計美觀時尚,車架尾部倒角設計,降低了極端路況下主車與掛車的干涉。同時尾部車架內部也增加了儲氣筒,增加了空間利用率。
阻車器存貯空間的設計,使用且人性化的設計,取用便利。但斯堪尼亞設計師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實際用車環境中,小偷小摸的人著實不少,放置在此丟失的可能性極大,讓此設計到中國變的荒廢。
4、發動機、變速箱以及車架內部設計部分
兩車發動機均采用的是SCANIA DC13 143直列6缸發動機,變速箱采用的是GRS905 12+2檔自動變速箱。液力緩速器與變速箱集成,最大承受4100牛米的扭矩。這種原廠標配的配置,有更好調校匹配度。使用更加順暢,并且大大降低了故障率。
車架前段上部密封嚴實,R系配備安裝了兩塊大面積鋁合金板,G系為一塊。兩車底盤系統相同,此種做法可能是出于成本考慮。
對使用影響不大。大面積鏤空的鋁合金板材覆蓋,既保證了接駁掛車有充足的操作平臺空間。也體現了斯堪尼亞對于自身產品低故障率的一種自信。
車架中部管線排布緊湊而整齊,底盤下部空間利用率極高。傳動軸與各個部件之間縫隙很小。
JOST的鞍座,外漏的潤滑脂接口,讓鞍座保養變的簡單高效。
車架后部,后橋的提升主要依靠中間氣囊。后橋速比2.71高速標載運輸利器。在目前高速公路收費政策下,6*2R車型擁有較高的優勢。重載收費不吃虧,空車返程油耗低。
后橋說是空氣懸架,但是在提升橋上,氣囊支架既是支架又是能充當一定減震效果的板簧,著實巧妙。
● 小細節:
在一些不起眼的小部件上,仍然堅持印有斯堪尼亞的標志,真正的一種品牌自信。
五、感受以人為本的內飾設計:
能夠手握斯堪尼亞的車鑰匙,是多少卡車人的夢想,接下來,我們就去車內看看,斯堪尼亞的魅力。
司機在開車之前,燈光的檢查必不可少。斯堪尼亞的鑰匙自帶燈光檢查按鈕,別人是上車之后點火才能檢查,而作為斯堪尼亞的駕駛者,上車之前,車輛的燈光就已經檢查完畢。
夜間的停車場里車太多,黑夜里找不到車怎么辦?用鑰匙打開燈光,先人一步,瞬間找尋車輛。
第一張圖為G450駕駛室,第二張為R450的。這樣一對比,G系駕駛室要低矮些,底盤方面不論G、R、S均采用模塊化制造,在發動機高度不變的情況下,駕駛室變低矮的情況下,中間地臺顯的就要高。
不過這只是橫向對比斯堪尼亞其它系列凸顯。即使是中間地臺最高的G系,地臺的實用性也要吊打國內許多廠商。不信接著往下看。
漸進式的蹬車踏板相比于其他卡車一平齊的蹬車踏板,讓駕駛者在進入駕駛室時真正成為走樓梯,而不是變成爬樓梯。上下車十分便利。
搭配駕駛室里面的登車扶手,稱為登車桿更為貼切。前后兩個蹬車桿長度很長,不論什么身材高度的司機都能立馬找到合適的上車姿勢。車門上專門設計有凹槽,用以容納登車桿。
接下來,我們依次看看G450和R450駕駛室內部空間、設計、配置。橫向對比,看看什么設計最打動你心。也看看十萬的差價到底有什么,值不值。
1、G450
首先先看看G450,最先看到的是氣囊懸架座椅,氣囊座椅,堪稱長途行車利器。
看到方向盤,定速巡航、下坡速度控制按鈕、行車電腦控制按鈕都沒有缺席。
氣動式方向盤調節,前后上下調節,讓駕駛者始終能夠找到最合適的駕駛姿勢。
在普通車輛上雨刷器的位置在斯堪尼亞上變成了檔位控制按鈕。集成了排氣制動按鈕與緩速器控制按鈕。
儀表盤設計簡潔。所有車輛信息顯示一目了然。
中控臺區域,不論從做工,造型、材質都堪比乘用車。按鈕的使用手感一流。駐車制動的拉桿布置在中控臺,減少占用中央地臺空間。中控臺布置有大小不一的儲物格,方便駕駛者隨手放置些零碎物品。
受制于車身高度原因,頂部儲物格尺寸較小。尺寸雖小,質感以及做工絲毫不差。氣動的撐桿,開合之間,絲毫不費力氣。
頂部為手動天窗,左側拉開后為紗簾,透氣時防止蚊蟲進入。右側拉開后為遮光簾。兩個簾使用簡便,設計十分巧妙。在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設計師。天窗兩側為車頂燈,為夜間保障有充足照明。
車輛后部雙臥鋪設計,上部臥鋪帶有防護網,充分保障上鋪人員休息時的安全問題。
下鋪配有USB接口以及儲物網。既能保障電子設備充電,又能保障充電時有地可放。
臥鋪下方掀開之后,一個巨大的可抽拉的儲物盒。車頂儲物空間小了?這里充分滿足你的儲物需要。
即使在車頂側面,也設計有長條式的儲物格以及掛鉤。
● G450內飾小結:
縱觀整個G450駕駛室。配置上可能并不高大上,但是所有的設備以及設計,都是在充分保障駕駛者在行車過程中的需要而設計。不會讓使用者在使用時覺得哪里少了什么,這里空缺了點什么。所有的角落,設計師都有考慮,并加以利用。不存在哪里的空間被浪費了。
2、R450
再接下來,我們去R450駕駛室去看看,貴了的斯堪尼亞,增加了什么讓人饞涎欲滴的設計以及配置。
上車車之前,先打開了側艙門,雙鉸鏈、艙門下門檻的裝飾條,儼然打開了一個SUV車的后行李箱蓋呀。
透氣口和下面的儲物隔網,有沒有想起來自己私家車的后備箱?
即使時一個側艙門的儲物格,整體使用空間充裕,兩個大大的阻車器放在里面,剩余空間依然巨大。
正式進入R450駕駛室。相比于G450 駕駛室開口更大,控制后橋高度的遙控器就需要通過吸鐵石吸附在駕駛室上,以更好固定。
方向盤造型與G450相同,多了多媒體控制按鈕以及下部的跟車距離調整按鈕
說到跟車距離調整。R450相比于G450高科技配置上多了ACC自適應巡航系統、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以及LDW車道偏離警告系統。高科技的加持,讓R450在高速馳騁時更加安全可靠。
儀表沒有用到什么絢麗多彩的顏色,傳統指針式儀表與電子顯示屏相結合,在有限的空間里,顯示了最全面的信息。顯示效果方面也十分驚艷。
如果發一張這個圖片在朋友圈,玩個猜車游戲,誰能想到這竟然會是一輛重卡的剎車與油門?
相比于G450,R450在中控臺可見的配置差異還有配備的自動空調,電子手剎。兩裝備大大提升了駕駛者行車過程中的舒適性以及行車操作便利性。
車道偏離按鈕靠近電子手剎旁,操作更加便利。
高頂的好處在于有更為充裕的頭部空間以及更大的頂部儲物空間。車頂的三個儲物格已經可以用碩大來形容了。
低透光率玻璃加如此巨大的遮陽板,什么耀眼天氣下行車,都不再是問題。
中央地臺區域,猶如家中的一個多功能寫字臺。24V電源、水杯座、儲物格、儲物盒 要什么有什么,而且不止一個,都給你配齊。再也不會和副駕駛打架爭地盤了。
說到副駕,副駕駛前的儲物格如果你愿意選配,它可以變成一個小桌板。
臥鋪方面與G450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兩點是G臥鋪下的大儲物盒,由于R系地臺高度更低,儲物盒高度更高,在R系上變成了左右兩個獨立儲物盒。還有就是增加了上臥鋪的扶梯設計。上下臥鋪更加便利。
高頂加上幾乎全平的地臺,身高一米九在R450駕駛室里,也毫無壓力。
● R450內飾小結:
縱觀R450駕駛室,說他豪華,可是他材質上都是硬塑料,沒什么部位是真皮包裹著的。可說他不豪華,可是那么多用心的設計,深得人心、直達你我心。讓人覺得這就是我們心目中最美最豪華的車。
編后語
斯堪尼亞滿足了我對重卡的一切想象,重卡應該有的模樣就是這般。
原諒我滿是溢美之詞,真的,國產卡車的確還需要再走很長一段路程,雖然國產卡車近些年來,進步飛快,可是對比下來,不論發動機、變速器基礎方面,還是在人性化設計、制造理念方面差距仍有。
對標國際,才能更好發展。隨著歲月長河流逝,我相信媲美趕超之日指日可待。(文/卡家號:空客007)
張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