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的朋友很詫異,養老保險繳費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啊,為什么繳費15年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和繳費年限20年一樣呢?多繳費五年難道沒有作用嗎?養老金計算公式。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2005年國發38號文件確定的。一般來說,1997年以后參保的人員
有的朋友很詫異,養老保險繳費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啊,為什么繳費15年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和繳費年限20年一樣呢?多繳費五年難道沒有作用嗎?
養老金計算公式。
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2005年國發38號文件確定的。一般來說,1997年以后參保的人員養老金,都只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一)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簡單點說,基礎養老金影響高低的因素除了繳費年限以外,實際上還有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兩個因素。如果社平工資一樣,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最關鍵的問題了。
如果說平均繳費指數是0.6(相當于所有繳費年限都按照60%的繳費檔次繳費。不過,現在由于養老金計發基數不是繳費基數的社平工資,60%檔次繳費的平均繳費指數不一定是0.6,情況復雜,其他文章解釋),繳費年限20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6%到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15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到12%的社平工資。
可是,如果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1.133(相當于平均按照113.3%的檔次繳費)的情況下,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也可以領取到16%的社平工資。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如果只看結果,只要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相同,退休年齡相同,產生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一樣的。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的,每年還會記算利息。相應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2016年是8.31%,2020年是6.04%,是非常高的。但是每年的記賬利率不同,跟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也不同。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60歲是139個月,55歲是170個月,50歲是195個月。只要年齡相同,大家就是一樣的。
總體來說,繳費年限15年和繳費年限20年,因為繳費基數不同,確實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是有可能一樣的,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可是,以上僅僅代表的是退休時的養老待遇。退休以后,養老金會根據國家公布的養老金調整通知,年年進行調整。2021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調整幅度為4.5%,但是卻通過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的不同方式對退休人員進行養老金調整。
定額調整,采取的是公平調整原則,人人增加相同的錢數。掛靠調整,采取的是按繳費年限掛鉤和按養老金水平掛鉤,體現的是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原則。按養老金水平掛鉤是增加基本養老金的一定比例。另外,還有對高齡老人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的傾斜照顧。
按照江蘇省養老金調整方案,基本養老金水平1500元,繳費年限15年和20年的退休老人,定額調整部分和按養老金水平調整部分,調整的標準都是一樣的,分別是31元和18元。可是按繳費年限調整部分,養老保險繳費15年只能夠增加基本養老金27元養老保險繳費20年卻能夠增加基本養老金40.5元。一年產生的養老金差距就是13.5元。而且與第二年有關的養老金差距,還能夠形成養老金水平的差距。
這種情況下,繳費年限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所以說,即使退休時計算出來的基本養老金一樣,繳費年限長還是一樣占優的。
劉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