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三國中的賈詡,人稱“毒士”,主要是他的計策奇毒無比。那么,身背“毒士”之名的賈詡,一生獻過哪些毒計?
一、反攻長安計
192年,王允使用美人計,挑唆呂布殺了董卓。董卓死后,手下將士樹倒猢猻散,紛紛丟盔棄甲,準備逃命,但在這個當頭,賈詡勸阻了李傕、郭汜,說服他們率兵重新殺向了長安。
李傕、郭汜攻破長安后,不但殺了王允等人,連普通百姓都遭到了他們的屠殺,長安又變成了另一個洛陽。
雖然在此期間,董卓幫助漢獻帝出逃,盡力保護大臣,但是因為他獻的計策,幫助李傕、郭汜攻破長安,使洛陽遭此大難,國家陷入混亂之中,還是使他遭人辱罵。
二、敗兵取勝計
李傕、郭汜之亂后,賈詡又轉投張繡。
張繡投降曹操后,曹操搶占了張繡嬸嬸鄒氏,引發張繡不滿。在賈詡建議下,張繡襲擊了曹營,為保護曹操,大將典韋、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戰死。
次年,曹操再次征討張繡,還未交戰,就聽聞袁紹想攻取許昌,曹操只能撤軍。
張繡想乘曹操撤軍之際率兵攻操,賈詡勸阻未聽,最終導致兵敗,兵敗后,賈詡卻勸張繡再次帶兵追擊曹軍,雖然張繡不解,但還是按照賈詡所說的做了,成功擊敗曹軍。
這讓張繡不解,賈詡解釋道,曹操主動撤軍,肯定是后院起火了,曹操用兵如神,自然會留下精銳部隊斷后,將軍追擊必敗,而曹操打敗將軍后,就不會再防備將軍了,這時將軍追擊,必能取勝。
三、勸張歸曹計
官渡之戰時,曹操和袁紹進入了相持階段,袁紹為增加自身實力,主動拉攏張繡,張繡也有意投降袁紹,畢竟當時袁紹兵強馬壯,占據絕對優勢,而且自身和曹操有仇,曹操取勝對張繡不利。
但賈詡反對張繡投降袁紹,而是力勸張繡投降曹操。他給出了三點理由:一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著道義和政治制高點,跟著曹操干是著跟著天子干。
二是袁紹兵強馬壯,肯定會看不上我們這點軍馬,曹操實力弱,我們去投奔他,反而能獲得重視。三是曹操志向遠大,不論是增大實力,還是收買人心,他都會不計前嫌。
賈詡是正確的,張繡投降曹操,不但沒有遭到報復,而且還得到了重用。同時,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一躍成了當時實力最強的諸侯。
四、挑撥離間計
官渡兵敗后,曹操短時間內沒有實力南下征討劉備和孫權,于是將目光放在了西涼。面對馬超、韓遂聯軍,曹操沒有取勝把握,甚至出現了“割須棄袍”的狼狽場景。
在曹操和馬超、韓遂聯軍陷入僵持之際時,賈詡為曹操獻上了“挑撥離間”計。
曹操和韓遂陣前和談,卻只字不提和談之事,而是和韓遂說一些兒時小事,事后馬超詢問韓遂他們談論了什么,韓遂老實說道:“也沒說啥。”這引發了馬超心疑。
幾天后,曹操又給韓遂寫信,故意在信中涂抹、修改,讓馬超更加心疑,二者關系產生了裂痕。曹操利用馬超、韓遂產生矛盾之際,一舉擊敗了馬超、韓遂聯軍,消除了西涼大患。
五、暗助曹丕計
曹操晚年的時候,也遇到了一個困擾,即選隨做繼承人的問題,由于曹昂、曹沖早死,曹彰志向是做將軍。因此,繼承人的選擇,主要在曹植和曹丕之間進行,而且兩者“性價比”相似,讓曹操陷入了兩難。
由于賈詡一生,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自保的態度,使他不會參與世子之爭之事,但是曹操卻主動問他關于立嗣之事,身為下屬又不能不答。賈詡似答非答的說道,我剛想起你的老同學袁紹和劉表來了。
賈詡雖然沒有直面回答曹操的問題,但卻告訴了曹操答案,袁紹和劉表,正是因為沒有立長而立了幼,導致內亂,最后被曹操一鍋端的。賈詡的話對曹操影響很大,他最終選擇了曹丕做選擇人。
金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