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管是不是了解中國美術發展歷史,太多的中國人都知道明朝有一位大畫家----唐伯虎。
更多的原因是上個世紀香港長城三公主之一陳思思主演的電影《三笑》,在八十年代初風靡大江南北。
再就是周星馳和鞏俐版本的無厘頭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人們對唐伯虎的印象就是明代江南的四大才子之一,家資萬貫、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娶了很多老婆,和秋香丫鬟的邂逅更是人生一段佳話。
然而歷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和影視劇中的完全不同。真實的唐伯虎則是妻離子散、窮困潦倒、裝瘋賣傻、甚至喝尿解渴,成為那個時代政治上抑郁不得志,滿腔才華無處施展的知識分子代表。
唐伯虎,家中的老大,按照“伯仲叔季”的排名習慣,名為唐寅,字伯虎。也不是我們認為的出身書香門第,唐伯虎的父親僅僅是一個小商人,經營著一家小酒館。
所以,唐伯虎從小沒有書香門第的讀書氛圍影響,相反,生活在販夫走卒、引車賣漿的市井小民的環境中。
如果唐伯虎的父親安于現狀,經營著小酒館,讓兒子繼承家業,也不會出現唐伯虎大才子。
唐伯虎的父親唐廣德作為生意人知道“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在讀書改變命運思想的影響下,送唐伯虎去學堂讀書,希望能夠一朝得中,光宗耀祖、光耀門楣。
唐伯虎也知道自己肩負著全家的希望,讀書非??炭?。加上天資聰穎,學習的天賦很快表現出來。
16歲,唐伯虎參加生員考試,考中了秀才,也就是說以后最少可以開館教書了,當個老師了。
19歲,唐伯虎結婚了。小嬌妻年輕貌美,小兩口如膠似漆。
唐伯虎在繼續等待著科舉,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理想,可是人生往往有意外。唐伯虎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意外發生了。
首先是父親唐廣德身染重病,中風,也就是現在的癱瘓。
唐伯虎在這時候就嘗盡了床前盡孝的勞苦,侍奉在父親的床邊,煎湯熬藥,但是也沒有能夠挽救父親的生命。
送走了父親之后,母親因為傷心過度,不久也撒手人寰。
面對著父母的相繼離世,唐伯虎開始懷疑人生,為什么對他如此殘酷。正當沉浸在父母雙逝的悲痛中的時候,又一個沉重打擊來到。
妻子徐氏因為產后熱也離開人世。臨終,徐氏囑托唐伯虎要照料好剛剛出生的嬰兒。
唐伯虎含淚答應了妻子徐氏的懇求,但是沒多久,剛剛出生的兒子在母親去世之后,也追隨著母親去了。
唐伯虎作為一個男人,沒有能夠兌現自己對妻子的承諾,內心塞滿了自責。
而唐伯虎的妹妹更是無法承受家里的這一系列的巨變,加上在婆家生活不如意,也自殺身亡。
短短的一年,唐伯虎經歷了人生的沉重打擊。
之后,唐伯虎和弟弟的關系又不和諧。弟弟唐申過于市儈,兄弟不睦。唐伯虎就終日借酒消愁,醉生夢死。
如果這樣,歷史上也就多一個默默無聞的酒鬼,但是唐伯虎就是唐伯虎,他的人生道路上好歹有朋友的相助。這位朋友就是祝枝山。
唐伯虎的好友,“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看到頹廢的唐伯虎非常著急,就給唐伯虎醍醐灌頂的一番“打擊”:
“你這個死樣子,天天渾渾噩噩,對得起你死去的父親嗎?要么發奮勵志科舉,要么就把書付之一炬!這樣天天的,狗都看不起!”唐伯虎突然清醒了,決定“科舉”。又開始了讀書做文章。
唐伯虎在28歲的時候參加了鄉試,高中解元,也就是江蘇省的高考狀元一樣。唐解元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當時,鄉試能考上的就是舉人了,也就是有了功名,我們也能理解為啥范進中舉后為什么會激動的發了瘋,因為可以做官了。而省里考試舉人的第一名就是解元。
鄉試之后,唐伯虎參加了京城的會試。
就是這場唐伯虎認為能給自己帶來榮華富貴的會試,給唐伯虎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再次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江蘇有一個富商,名字叫徐經,也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驢友徐霞客的曾祖父。
徐經雖然家境富裕,但是在“唯有讀書高”的時代,也想科舉入仕。就約好了唐伯虎一起同行,互相有個照應,也可以在一起切磋文章。
唐伯虎這時候在江蘇已經是大名人,對自己的才學也是信心滿滿,說“今年的狀元非我莫屬”。
結果呢?徐經成了唐伯虎豬一樣的隊友。他的一生毀在了徐經的手里。
徐經對自己的才學不自信,就買通了主考官程敏政的家童,偷了考試題。
而在這之前,程敏政作為主考官之一,曾經接受了徐經和唐伯虎的拜訪。程敏政對這兩個年輕人的才學非常賞識。
結果呢,這年會試在結束閱卷的時候,很多的考生的卷子都不盡如人意。但只有兩張卷子題目做得非常好。程敏政也是沒有城府,洋洋得意地說“這兩張卷子一定是徐經和唐伯虎的”。
結果,被程敏政政治上的敵人找到了把柄,報告皇帝,說主考官泄露了考試題。
皇帝勃然大怒。下令由另外一個主考官李東陽重新閱卷。把程敏政和徐經、唐伯虎下獄審訊。
徐經在獄中無法忍受酷刑,就招認了自己用一塊金子買通程敏政家中小童的事情。
會試試題泄露,這是天大的事情,震驚朝野。
最后,程敏政釋放后,窩囊死了。唐伯虎也終身不能為官,只能是“吏”。也就是只能被別人驅使,成為編外人員。
唐伯虎哪能經受這樣的打擊?堅決不能為“吏”,卷鋪蓋回了江蘇老家。
曾經名震江蘇的才子,落得個這樣的結果,自然遭到家鄉人的不齒。
墻倒眾人推。唐伯虎回到家,先是遭到了第二任妻子的白眼。
第二任妻子是個典型的“拜金女”。正等著唐伯虎得中高官,榮華富貴呢。結果唐伯虎灰溜溜地回來,這婆娘哪能跟著他吃苦受罪。要求唐伯虎“離婚”。
唐伯虎根本不是那種下跪痛哭的市井人物。就理所當然成了“朱買臣”。
可唐伯虎剛剛和老婆辦理了離婚,弟弟又來分家。
家產雖然不多,弟弟唐申也不愿意讓“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的唐伯虎敗了。唐伯虎冷笑著對唐申說“分”!
唐伯虎經歷了科舉的大喜大悲,老婆的決然離去,弟弟的冷酷無情,大病一場。然后離開江蘇蘇州,到處游走,賣畫為生。
表面上,唐伯虎對政治沒有了興趣,但是知識分子“當官”的理想只能是暫時“冬眠”。
到唐伯虎45歲的時候,他以為自己迎來了新的政治前途,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了。
因為當時皇帝的叔叔寧王朱宸濠,花重金請唐伯虎到寧王府上當幕僚。
唐伯虎認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要實現了,躊躇滿志,準備“治國平天下”。
結果,他發現寧王在悄悄招兵買馬,要起兵謀反,之所以花重金請他唐伯虎,那就是希望他唐伯虎能夠幫助寧王謀反。
唐伯虎深知“謀反”的嚴重性,那就是“十惡不赦”的最嚴重的“謀反、謀大逆”!必須趕緊逃命!想抽身退步,離開寧王府,沒有那么容易。
唐伯虎是何等聰明,想脫身還不容易。想到了當年孫臏在魏國遭受龐涓迫害后的裝瘋和吃牛糞。他有了自己的脫身之計。
唐伯虎瘋了。
他先在寧王府脫了自己的衣服,渾身精光,把寧王府的仆人驚嚇得“花容失色”。
然后當著眾人,尿完尿后,又神情淡定地喝了,好像喝美酒一樣。這就極大震驚了寧王府。
這就夠了嗎?不夠,寧王還不一定相信唐伯虎瘋了。
于是,唐伯虎開始在大街上裸奔,一路上看見良家婦女,還色迷迷的調戲一下,自然是“小女子,給大爺樂一個”之類的話。
就這樣,寧王真的相信了唐伯虎瘋了,下令“把這個變態趕出去”!
唐伯虎躲過了一劫。因為寧王朱宸濠的造反,很快被明代大知識分子王陽明平定。
和朱宸濠有關的人等都沒有好下場,賜死的賜死,自殺的自殺。唐伯虎用自己的智慧逃脫了寧王府第其他人的悲慘下場。但還是沒有逃脫自己的命運。
好不容易撿了一條小命,唐伯虎回到了蘇州,又一次“無顏見蘇州府老”。兩眼無神、破衣爛衫。
朋友們看到了昔日的大才子這般模樣,不免心生憐憫,大家就集資,給唐伯虎購買了蘇州城外破舊不堪的房子,好歹也算是有一個安身的地方。
才子就是才子。唐伯虎特別會找自我安慰,給這所破房子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桃花庵”。
還作詩,其中的幾句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還被唐伯虎吟誦: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其實唐伯虎是在說自己的窮困,都吃不上飯了。只能摘點桃花賣掉,換點酒飯錢。就這樣,饑一頓、飽一頓的,過了一天又一天。
國家不幸則詩人幸。
生活窮困則唐寅幸。
這時候的唐伯虎的繪畫成就也達到了頂峰。
就這樣又過了八九年,唐伯虎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死后,他的朋友們又集資花錢才給唐伯虎立了一塊碑:唐解元之墓。他的朋友們太了解他了。
他的一生都沒有消弭對功名的追求,這解元也就是唐寅一生的最得意時刻,巔峰時刻。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2013年,唐伯虎的畫作《廬山觀瀑圖》在紐約蘇富比拍賣公司的拍賣會上,最終拍出了5.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是35.9億元。
唐伯虎如果地下有知,知道他的畫能價值上億,該作何感想呢?
陳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