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建議用70度水溫的奶粉,一般是來自于日本的奶粉,大多數是一段二段的奶粉。
因為日本人做事會比較慎重,他們在制定標準的時候要有理有據。
而世界衛生組織在《安全制備、貯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中,就為家庭使用70~80度左右的水來沖調嬰幼兒配方奶粉為規范。
主要是奶粉在之前制作環境沒有這么好,條件沒有這么優越的時候,因為奶粉不是完全的無菌,萬一奶粉中有少量的細菌,特別是阪崎腸桿菌的話,通過70度的水溫在沖調過程中就能把這些細菌殺死,避免對孩子胃腸造成傷害。
而且70度的水溫沖調的時候,還能把家長在沖調奶粉的時候因為沒有徹底的消毒奶瓶,或者是手沒有洗干凈造成的污染能夠去除。
而且奶粉罐上寫著70度的水溫沖調,這些奶粉肯定沒有放益生菌。
至于家長擔心的用高溫沖調奶粉會導致維生素流失,那么有相關的研究就發現,維生素C的流失是非常少的,其他營養素幾乎就沒有流失,所以高溫烹調奶粉不會導致營養的流失。
但是高溫沖調奶粉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剛沖好的奶粉,孩子是沒有辦法喝的,要想盡辦法降溫。
一般會把沖好的奶粉放在冷水里面讓它慢慢變涼。
但如果孩子性子比較著急,或者是家長不了解孩子什么時候要喝奶,等孩子哭了再沖奶,沖好還得再放一段時間,那孩子可能都哭得嗓子啞了。
現在的奶粉工廠的要求比較高,里面細菌污染的概率極低。
所以沒必要用高溫沖調來滅菌!
而40度的水溫沖完奶粉之后,很快就能達到38度左右合適孩子喝的溫度。
加上40度的水溫沖調時奶粉跟水溶解得更好更快,奶粉能夠沖調得更均勻,結塊的概率更低。
所以大部分都是建議40度或者45度的水溫來沖調奶粉,有一些甚至建議37度。
菁媽作為一個營養師,曾經也給孩子喝過日本的奶粉,也試過用70度的水溫來沖調奶粉。
但是在晚上的時候因為孩子著急要喝奶,也曾經不小心燙到過孩子,所以還是建議家長考慮用40度的水溫給孩子沖調奶粉!
第一、洗好手
在沖奶粉之前,一定要用洗手液來徹底地洗干凈手,避免手上的細菌污染到奶粉里面,導致孩子拉肚子。
第二、消毒奶瓶
孩子越小喝奶的次數越多,胃腸就越弱,所以對于奶瓶的消毒也要頻繁,建議小嬰兒每一天奶瓶都要消毒。
消毒奶瓶不能只用開水來燙一下,而是把奶瓶放到鍋里面去煮,而且鍋里面的水要沒過奶瓶。
水滾之后再煮10分鐘,煮好之后趕緊用夾子把奶瓶夾出來,放到通風陰涼干凈的地方控干,里面的水分控干之后把奶瓶蓋起來,這才算是消毒徹底。
第三、奶粉的放置有講究
有些家長把冰箱當成儲物柜,所有的東西都往冰箱里面放,就連奶粉也往里面放,就會發現奶粉放了一段時間之后就結塊。
奶粉的放置是非常有講究的,一定要放在家里面,陰涼干燥的地方。
每次沖完奶粉之后要趕緊把蓋子蓋上,否則容易有細菌,病毒甚至是蟲子進入奶粉里面,導致孩子生病。
以實際操作來看,還是使用40度左右的水溫沖調更合適!
當然如果媽媽不怕麻煩,或者是孩子胃腸比較弱,家里面是老人帶孩子,老人平時衛生觀念不到位的話,也可以用70度的水溫給孩子沖調奶粉。
但是沖調奶粉的時候,一定要把奶瓶放在冷水里面,降溫降到38度左右再給孩子喝,小心不要燙到孩子了!
李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