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乾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陵墓。
因為是兩代皇帝的墓地,據說陪葬寶物不計其數,幾百年間,無數人想挖開卻無人成功。
其中最有名,規模最大的有三次。
唐朝末年的時候,有一次時間很長,范圍很大的農民發動的起義,叫黃巢起義,因為首領名叫黃巢。
這么大的起義活動,當然需要巨大的財富做支撐,于是黃巢就打起來號稱陪葬財寶500噸的乾陵。
為了盡快挖出寶貝,黃巢派遣了40萬大軍同時開工,信心滿滿地覺得墓中寶貝已是自己的囊中物。
然而,令大家沒想到的是,40萬人,挖了許久,幾乎挖掉半座山,居然連墓道都沒找到。
起義進行中,又不可能一直挖下去,最后雖然極為不甘心,卻也不得不帶著遺憾離開。
從此,乾陵挖不開的傳說就流傳開來,但是那么大一筆寶藏,還是誘惑著無數人。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主要管轄現在陜西一帶的節度使,叫溫韜。
據說此人,膽大包天,又不怕鬼,為了滿足自己奇葩的獵奇心態,他利用職務之便,把自己地盤上大大小小的陵墓幾乎都挖了個遍。
唐朝各代皇帝18座陵墓都被他挖過,就連唐朝開國皇帝太宗的昭陵也未能幸免,唯一沒有成功的就是乾陵。
乾陵,溫韜也去過。他也聽說過乾陵挖不動的傳說,但是架不住自己過去18陵的成功經驗,自信心爆棚了。
他特意選了個好日子,帶著“身經百戰”的手下就去了。
結果,就很奇怪,每次他們上山,走到半山腰就開始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的,等他們下山了,天氣又恢復風和日麗。
來回來幾次都這樣,不怕鬼的溫韜也開始心里發怵了,認為這是上天給他的警示,這里不能挖。
終究是不敢違抗天意,溫韜最后打消了挖乾陵的念頭,帶著手下灰溜溜回家了。
溫韜之后很長時間沒人再敢打乾陵的主意,直到民國時期又出來個不信邪的大軍閥,孫連仲。
這次,他不僅帶了工兵連的大批人馬,當時最先進的發掘設備,還有大量的火藥。
但是,他們忙活幾個月,圍著山找了很多不同的點,埋了無數的火藥,都快把整座山炸崩了,也沒炸開墓道。
畢竟是兩大皇帝的陵墓,據說前后修建就用了二十幾年,中間還無數次加固過。
炸都炸不開,堅固程度可見一斑,當時的工人確實沒偷工減料啊。
新中國成立后,一次偶然的機會,附近的村民為了找些比較硬的石頭來修路,無意中炸開了一條道,疑似乾陵的墓道,趕緊上報國家。
不過,當時周總理考慮到技術不夠先進,不能保證發掘的時候不破壞文物,最終沒有同意開發。
直到現在,乾陵都沒有被打開,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唐朝皇帝陵墓了,也給它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保存至今不容易,希望我們繼續好好保護它。
高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