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當前,美國海軍現役的11艘核動力航母都在哪里?處于何種狀態?以下是截至2022年8月下旬,美軍航母的綜合動態,以舷號為序:
1、“尼米茲”號(CVN-68):
作為美國海軍中年齡最大的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CVN-68)與第17艦載機聯隊(CVW-17)剛剛完成了為期兩個月的“復合訓練單元演習”(COMPTUEX),為接下來的部署做準備。按計劃,它將替換上周返回美國西海岸的“林肯”號(CVN-72)。
“尼米茲”號(CVN-68)的艦長克雷格·西科拉上校(Craig Sicola)表示:“演習期間固定翼飛機在甲板上完成了1677架次彈射起飛和攔阻著艦,實彈演習中使用了26000多發各類彈藥。”
在此之前,“尼米茲”號(CVN-68)還進行了三個多月的綜合訓練,訓練了整個編隊高達40%的新兵。并為8個飛行中隊的新飛行員提供了甲板飛行認證服務。圖為今年3月20日,“尼米茲”號的水手在甲板拼寫出數字“100”,以紀念美國海軍擁有航母100周年。
接下來可能是“尼米茲”號(CVN-68)的最后一次部署,按計劃,它將于2025年退役。退役前可能還會執行1-2次訓練任務或1-2次科研或測試任務。但也有消息說,美國海軍可能要把“尼米茲”號的退役時間推遲2-3年。
2、“艾森豪威爾”號(CVN-69):
2020和2021年度,“艾森豪威爾”號(CVN-69)連續執行了兩次“背靠背”的部署任務,目前在諾福克海軍船廠(NNSY)進行例行保養。
3、“卡爾·文森”號(CVN-70):
2022年2月17日,“卡爾·文森”號(CVN-70)結束在亞太區域的部署返回圣迭戈北島航空站。這次部署“卡爾·文森”號(CVN-70)首次搭載了F-35C和CMV-22B,標志著美國海軍作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目前在例行保養。
4、“羅斯福”號(CVN-71):
“羅斯福”號(CVN-71)從去年7月至今,一直在西海岸的普吉特灣海軍船廠(PSNS)進行入塢級計劃增量可用性 (DPIA)升級,最近剛離開船塢,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升級工程包括F-35C上艦改造、艦船自衛系統 (SSDS)、綜合海上網絡和企業服務 (CANES)升級及艦體維護、槳舵軸的更換等。
5、“林肯”號(CVN-72):
8月13日,“林肯”號(CVN-72)航母戰斗群結束在亞太區域七個月的部署,返回位于西海岸的母港:圣迭戈北島航空站。
這次部署從今年1月4日開始,歷時220天,“林肯”號(CVN-72)總計航行65000海里(12.04萬公里,約等于繞行地球3圈),平均每天航行542公里。
作為美國海軍首位女性航母艦長,艾米·鮑恩施密特上校也完成了她的部署首秀。
6、“華盛頓”號(CVN-73):
“華盛頓”號(CVN-73)已有四年多沒有露面,原因是一直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NS)進行“壽命中期換料大修”(ROCH)。這種大修要對全艦進行最徹底的維修,還要更換核燃料,使作戰能力達到“布什”號(CVN-77)的水平。不過,受疫情、小型火災事故、升級項目更改等一系列因素影響,“華盛頓”號(CVN-73)的大修工程將延遲到2023年。
7、“斯坦尼斯”號(CVN-74):
2021年6月起,“斯坦尼斯”號(CVN-74)也進入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大修,計劃工期仍是四年,重返艦隊需要到2025年。
8、“杜魯門”號(CVN-75):
“杜魯門”號(CVN-75)即將結束本輪部署。這大概也是“杜魯門”號或者美軍航母歷史上最“憋屈”的一次部署,活動范圍實在太小:八個月過去了還在地中海這個“池塘”里游蕩,哪也沒去。
原本“杜魯門”號(CVN-75)要去波斯灣、北阿拉伯海一帶執勤。去年12月路過地中海時,由于俄烏局勢緊張,美國防部長奧斯丁下令:“杜魯門”號(CVN-75)留在地中海。期間艦載機曾多次進入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和黑海空域,與在這里的北約戰機共同執行警戒巡邏任務。
另外,美國海軍將“杜魯門”號(CVN-75)的指揮權兩次移交給了北約聯合海上司令部,以強化統一指揮、統一行動。
9.“里根”號(CVN-76):
“里根”號(CVN-76)于上周結束在西太平洋的例行部署,返回了母港橫須賀。
10、“布什”號(CVN-77):
上周,“布什”號(CVN-77)離開諾福克海軍基地執行部署任務,它將前往地中海替換“杜魯門”號(CVN-75)。這次部署“布什”號(CVN-77)搭載的是第7艦載機聯隊(CVW-7),護航艦艇來自第26驅逐艦中隊,編入第10航母打擊群(CSG-10)。
11、“福特”號(CVN-78):
“福特”號(CVN-78)目前在大西洋實彈訓練。按計劃,它將在年底前進行一次獨立編隊演習,然后等“布什”號(CVN-77)回來后,將首次部署歐洲。
高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