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雖然臥蠶作為這幾年來女生妝容的最佳寵兒,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分不清臥蠶和眼袋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臥蠶和眼袋都是什么以及它們的區別。
臥蠶,又名眼輪,就是笑的時候下眼睫毛下方凸的部分,實際是由眼輪匝肌構成。
臥蠶是先天性的,是眼輪匝肌發育比較肥厚引起,富有彈性且呈現橢圓形,讓眼睛看起來更加有神、好看,醫學上稱之為“眼臺”,它緊跟在眼睫毛的下部,和眼睛靠得更近,笑起來會更加明顯。
臥蠶也是我們給它的稱呼,因為它看起來就好像一條蠶寶寶橫臥在下睫毛的邊緣,所以這個稱呼可以說是相當生動貼切了。
由于臥蠶的形狀看上去像元寶,民間對臥蠶眼的說法還有招財進寶一說,甚至傳說有臥蠶表示異性緣很好!而且也會使眼睛看上去更加迷人,也被稱為笑肌。
眼袋是指下眼瞼皮膚下垂、臃腫,呈袋狀。眼袋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眼袋往往有家族遺傳史,多見于年輕人。繼發性瞼袋多見于中、老年人。通過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消除眼袋。
眼袋的個頭會比臥蠶大一些,多發生于下眼瞼,是由眼瞼皮膚松弛或眼輪匝肌過于肥厚,以及眶隔內脂肪球堆積,在眼瞼部位形成局部袋狀隆起造成的,還會有下垂的表現,和眼睛離得比較遠。
它像袋狀,又長得像三角形,松松垮垮的,容易顯老,一般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的情況較多,不論做什么動作,它都是一樣的形態。
不過,可別以為年齡未到就沒有這個擔憂,遺傳或者長期作息不良、使用不良化妝品等因素,也會導致眼袋發生。
關于臥蠶與眼袋的區分,大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看。
1、兩者本質的區別
眼袋是下眼瞼的皮膚松弛、堆積,眶內脂肪脫出垂掛呈袋狀,而臥蠶就是眼輪匝肌,它是眼裂周圍的肌肉。
2.從外貌形象上
臥蠶使眼神顯得水靈,笑起來很有親和力,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而眼袋讓人看著顯老,并且使人顯得無精打采。
3、所在位置不同
臥蠶的位置一般在下眼瞼的邊緣,在下睫毛的下端,一般只有4-7毫米的寬度距離;而眼袋是始終都在的,位置比臥蠶的大很多,距離下眼瞼是有一段距離的。
4、兩者顏色差異
臥蠶的顏色與臉部顏色一樣,具有很強的融合感,并且可以與各種顏色的眼影來修飾也毫無違和感;眼袋的顏色比皮膚顏色深一點,看著很暗沉。
5、兩者形狀不同
臥蠶是橢圓形的看起來圓潤飽滿很有彈性的感覺, 整體的線條是比較自然的;眼袋的話類似三角形,袋狀的形狀,給人看起來很松弛臃腫的,線條比較松垮。
好了,現在可以分得清臥蠶和眼袋的區別了嗎?
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