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古代的婚姻觀,與今相比,的確有許多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歷史階段,會產生不同的主導思想,不同的主導思想會產生不同的社會觀念,不同的社會現念會產生不同的社會行為規范。
舊時,流傳著一句話:“買地不買河灘地,有錢不買活漢娶。”要明白這句話是何意思,就需弄明的什么是“河灘地”,什么是“活漢妻”。
河灘是指較大的河流邊沿由于泥沙沉積而形成的天然灘涂,這些灘涂有個特點,不發洪水時多露出,發洪水時部分或全部被淹沒。
所謂的河灘地,就是人們在灘涂上開墾出的田地,這些河灘地雖然近鄰河流,易灌溉,但發洪水時也易被沖毀。
舊時的社會,是個男權社會,婚姻的主動權全在男方,丈夫不想要這個妻子了,不用經過任何法律程序,只需“一紙休書”,也就是只需男人寫一張白條,就將妻子趕回娘家,美名“休妻”。這被“休”的女子,由于原來的丈夫仍健在,所以叫“活漢妻”,這與寡婦是不同的,寡婦指的是丈夫死去了的女人。
舊時社會,對于“活漢妻”有很深成見,認為活漢妻身上有難以洗滌的污點,其認可度甚至比不上寡婦。
我的家鄉有一條河叫綿蔓河,由于我們村地處綿蔓河的下游,河兩邊就有許多灘涂,修建有許多的河灘地。家鄉流傳著樣一句話:“想打官司種河灘地。”自古河兩岸村的村民,經常為河灘地爭斗和訴訟,這是因為每當綿蔓河發洪水后,泥沙沉積,河流的走向會發生變化且田地的界線再難以分辨,這樣為圍繞河灘地的糾紛就難免會出現。
種河灘地有兩個弊端,一是易引發田產糾紛,二是田地及莊稼易被洪水沖毀。
在古代,被遺棄的“活漢妻”多來自于有錢人家,有錢人才會“休掉”前妻,而再娶如花似玉的新人,而窮人家娶妻都難,休妻的事是很少發現的。被“休”的女子,往往有點錢的人家是不屑婚娶的,只有那些窮的光棍漢才會去娶那些“活漢妻”。
買地不買河灘地,有錢莫娶活漢妻。這句話的總體意思就是,買地不要買易引發糾紛和易沖毀的河灘地,有點錢不要娶活漢妻,因為被“休”的女人,往往在道德行為上有問題(當然這是帶有偏見的,是男權社會的產物)。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