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年都有許多新劇上映,單去年全國制作發行的電視劇就有194部、6736集。但真正的好劇寥寥無幾,劇荒時不如回過頭來重溫一下那些收視、口碑都很好的經典老劇,這些好劇隔上三、五年二刷又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下面就推薦10部此類好劇給大家,看你都看過沒有。
該劇的日本版更是作為首次打入日本主流媒體黃金檔的影視作品,歷史性地成為了NHK衛星高清頻道2010年的開年大戲,并收獲1.3%的超高收視率,遠超同期NHK的其他電視劇。而日本版主題曲《Ballad》則是由濱崎步演唱。
《蒼穹之昴》是一部中日合拍,改編自日本作家淺田次郎同名暢銷小說的清宮劇。以日本小說家獨特的歷史視角,再現了戊戌變法前后的晚清風云,塑造出一個鮮為人知的慈禧形象是該劇的一大看點。一個日本女演員,是如何將擁有強大氣場、喜怒不形于色、陰沉狠毒又同時有著女性溫柔多情一面的慈禧刻畫得入木三分。在眾多飾演過慈禧的演員中,除了《走向共和》中的呂中,就數田中裕子更得慈禧的精髓了。
《蒼穹之昴》將落日清朝皇族和平民在命運之神的安排下匯集一堂。親情、廢后、忠君、維新,各種思想錯綜復雜,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劇中每個角色的處境和行事因果交代得非常清楚,整部劇的服、化、道其精致考究都是經典,完全超出了同類劇的平均水準。這種美學風格出自陳同勛造型團隊,自然也延續到了后面的《甄嬛傳》和《如懿傳》上。
《茶館》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同名話劇,講述了一個老北京城的茶館老板王利發,在解放前數十年的大背景下的掙扎與妥協,并從中折射出老北京幾十年生活的盛衰變遷。
該劇對于純正的京味原汁原味的還原,以及對老舍原著的忠實呈現,可以算是一部沒有糟蹋經典的名著改編之作。
該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的讀書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以毛澤東、楊開慧、蔡和森、向警予、陶毅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
《恰同學少年》開創了紅色青春偶像劇的先河,以更清新的風格和更開放的態度,實現了革命和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在創作立意和創作風格上的突破和超越,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劇。
該劇根據真實文化事件改編而成,也是中國、緬甸首次合作拍攝的傳奇歷險武俠電視劇。
《舞樂傳奇》以大唐貞元17年,驃國(緬甸)之王率“驃國樂團”出使大唐獻樂這一歷史事件為主線,講述了獻樂途中發生在大唐、南詔、驃國之間蕩氣回腸的傳奇故事。
該劇不僅融合了類型劇的諸多元素,使故事充滿懸念,而且無論在取材、立項還是在拍攝、制作上,都跳出了中國電視劇此前的固有思維,通過國際合作,取長補短,使之成為難得一見真正具有國際范兒的電視劇。
該劇故事背景設置在1943年抗戰時期,葛二蛋與麥子曾是患難兄弟,也曾同仇敵愾,可是不同的人生觀使兩人踏上了愈行愈遠的人生道路,他們轉戰相同的戰場卻遭遇了不同的命運。
《民兵葛二蛋》將喜劇、懸疑因素融入故事,其中方言的成功運用和細節的精致使得故事更加接地氣,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也為抗日題材電視劇探索了新的風格和方向。
該劇以民國為背景,講述了老北京古玩業中的各色人物和他們的故事,同時劇中還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文物知識,并揭示了古玩行業里各種坑蒙拐騙的手段。
以往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鐵三角”是清宮劇里皇帝與臣子的關系,而在本劇中卻成了民國末年普通的市井階層。尤其是“皇帝專業戶”張鐵林,這次硬把一個落魄旗人給演得活靈活現,“鐵三角”的合作已經成了熒屏的一道風景線。
該劇最打動人的是那份全方位的細致,不管是從劇情、表演,再到劇中那些別致的道具:小屋、槐花、古玩字畫、陶瓷青花等樣樣花了心思,這樣的一部電視劇,是一個整體的成功,也是全劇組的勝利。
該劇改編自清閑丫頭所著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中晚期,來自西南山區仵作世家的少女楚楚,為實現夢想獨闖長安考上仵作后屢破奇案,最終破解一場延續18年的驚天大案的故事。
該劇自去年4月在騰訊獨播后收獲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后,今年3月與5月相繼在TVB與日本定檔播出,港版譯名《機智女法醫》。
作為一部小成本劇,《御賜小仵作》無流量演員、無大量宣發,但看過該劇的觀眾大都覺得“真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喜愛與支持,該劇勝在劇情、人設和尊重史實的臺詞、道具,都在微博、豆瓣等平臺引發了廣泛熱議。
該劇改編自周梅森小說《中國制造》,講述了某經濟發達城市,在市委領導班子交接過程中所產生的復雜局面,以及由此帶來的嚴峻社會問題。
《忠誠》的出彩和創新具體表現在把一個嚴肅、深刻的問題很好地融合在了戲劇性、可看性很強的故事上。
該劇成功塑造了一批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黨員干部形象,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艱辛歷程和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唱響了祖國頌、社會主義頌和改革開放頌。(人民網評)
另外,個人覺得該劇主題曲《忠誠》很好聽,由汪峰演唱,收錄于汪峰2002.04發行的專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該劇改編自余華小說《活著》,通過地主少爺福貴一生的經歷,描寫了從解放前的1946年到三中全會幾十年中國農村的生活畫面和時事變遷。
《福貴》演員陣容幾乎清一色是新人,但卻將小人物的命運拍得質樸、平實。相比小說的悲情,該劇的編劇謝麗虹為了不讓觀眾看得過于沉重,增添了不少溫情元素。把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推到人物的背后,舞臺很小,背景很深,只能從人物的命運變化中感覺到上世紀40年代發生的一切。
《黎明之前》能排進最好的國產諜戰劇前三名,甚至被有評價比《潛伏》更好看,能獲得觀眾的好口碑,這并不是偶然。
該劇引人入勝的是懸念迭生、一波三折、多線索并進的劇情,觀眾從第一集開始就跟著劇情走,國民黨情報局要查臥底、抓“水手”,我方地下黨要破壞“木馬計劃”和“摩西計劃”圍繞這四大目標,懸念一個接著一個,直到最后一集才會真相大白。
《黎明之前》為什么好看?因為它能真正做到精細的打磨劇本,不侮辱觀眾的智商。主角的對手是情報八局風格迥異的五位處長外加詭異多變的局長譚忠恕,沒有一個是讓你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人物。故事的邏輯性很強,一切鋪墊又合情合理,演員都演得很入骨,確是國產諜戰劇中難得的精品。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