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世代驍勇”也許是對成吉思汗家族最好的描述。作為蒙古將領,他勇猛兇悍收復遼闊疆域;作為父親,他與妻子生兒育女,后代無數。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成吉思汗的女兒一代更比一代強,不僅親自帶兵打仗,更是屠城殺人。她究竟經歷了什么,才導致她會做出如此殘酷不仁的行為?
蒙古人在歷史上向來是以“驍勇善戰”自居的,巔峰時期甚至吞并了數國,疆域之大無法丈量。
但是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需要有穩定的經濟支撐,蒙古身處草原,生活環境惡劣,經常缺衣少食,為了能夠保證草原居民順利地活下去,蒙古不斷與其他地區建交,以此來購買糧食和物資。
找到了穩定的供資方之后,就要確保運輸物資的道路順暢。為了達成目的,蒙古首領成吉思汗和戶部的大臣商議,以絲綢之路為通道來運輸物資。
但是絲綢之路上的國家非常多,為了保證安全,成吉思汗也要和途中經過的國家建立友好的關系,花剌子模國就是其中的一個。
以今天的地理位置而言,花剌子模國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熟之的伊朗、哈薩克斯坦等地,這些地方都是蒙古國運輸物資的必經之地。
而且這些國家的農業非常發達,如果蒙古能夠和他們形成建交關系,勢必能夠獲得非常大規模的資源供給。
為了達成建交關系,成吉思汗派遣了一大隊談判人馬前往花剌子模國,一方面是為了前去購買物資,另一方面是為了達成貿易協議。
這對于蒙古和花剌子模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花剌子模國可以以物資換錢促進發展,蒙古國可以以錢換物資保證資源供給,彼此共同促進經濟的發展。
經過三天三夜的談判,雙方終于達成一致并確定了最佳的貿易方案,建立了友好關系。
可是好景不長,國與國的爭執一觸即發。1215年,成吉思汗所派遣的使臣再一次來到花剌子模國,成吉思汗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甚至還命令商隊帶上500只駱駝和大量的金銀珠寶前來商討。
但是沒想到的是,當商隊走到訛答剌(今哈薩克斯坦齊姆肯特西北處)的時候卻發生了意外。
花剌子模國的總督見到這大批的金銀珠寶起了異心,于是向國王誣陷成吉思汗所派遣的商隊其實是蒙古的間諜,并請求國王將他們全部處死。
花剌子模國的國王不明真相,聽信讒言,沒有經過仔細的盤查便將成吉思汗所派遣的商隊殺得一干二凈,其金銀珠寶也全部被總督中飽私囊了。
沒過多久,這件事情便傳到了成吉思汗的耳中,但當時成吉思汗正在出征金國,整個戰爭的供給還需要依靠花剌子模國,所以只好隱忍不發,只是派了一隊人馬去和花剌子模國的國王理論,要求他找出殺害商隊人馬的主謀。
但是,花剌子模國的國王并沒有將成吉思汗放在眼中,而是極盡羞辱這次前來的使臣,甚至還將使臣的胡須全部剃光,驅逐出境。
當成吉思汗知道這件事情之后,大發雷霆。于是將事情全權交給木華黎,從伐金的戰事之中抽身而出,自己則帶隊前往花剌子模國,從此雙方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花剌子模國其實只是一個外強中干的國家,雖然它以地理優勢吞并了很多小國,搶占了很多資源,但是內部的復雜組織結構讓自己經常處于內戰的狀態,上下不團結。這便是成吉思汗的突破口。
在經過仔細思考之后,成吉思汗終于出手了,蒙古國的第一次西征由此開啟。
強悍的蒙古國把花剌子模國打得落花流水,而花剌子模國的軍隊基本上也已經全軍覆滅了。
從兵力損失來看,蒙古國損失了一萬兵力,而花剌子模國損失了將近十五萬兵力。在第一次西征大獲全勝之后,成吉思汗也動了吞并花剌子模國的心思。
于是,吞并計劃悄然開始。成吉思汗作為將領,對吞并的行動進行了精確的部署。
任命自己的兒子托雷為戰事的將領,組織軍隊全力攻擊尼沙普爾城。尼沙普爾城作為波斯地區的工商業重鎮、經濟重鎮,一直屬花剌子模國所管轄。
為了一舉拿下該國,托雷率領20萬軍隊出征討伐花剌子模國。作為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他雖然年紀不大,但他身上所展現的英勇氣質仍然讓人聞風喪膽。
在托雷的帶領下,蒙古大軍很快就廝殺到了尼沙普爾城。并且成吉思汗的命令下,托雷勢必要緝拿花剌子模國的國王摩訶莫。
雖然托雷知道摩訶莫就躲藏在尼沙普爾城內,但是礙于城內百姓眾多,大肆殺戮會傷及無辜,所以派遣使者前去溝通。只要尼沙普爾城的城主肯將摩訶莫交出,然后開城投降,勢必不會動用武力,保證城內百姓的安全。
但其實,這只是托雷的緩兵之計,他的目的是要抓拿摩訶莫之后,不費一兵一卒地屠城。
見使臣前來,尼沙普爾城的城主滿口答應,表示自己的決心一定會好好勸說摩訶莫,并且愿意歸順蒙古國。
甚至還承諾在摩訶莫投降之后,自己愿意將城內的所有物資、人力全部都歸順于蒙古國之下,以蒙古國為尊。
就在托雷的軍隊駐扎休息的時候,尼沙普爾城的城主突然放冷箭想要暗殺托雷。原來,摩訶莫與尼沙普爾城的城主早就識破了托雷。
為了搏命一擊,摩訶莫便聯合尼沙普爾城的城主放出冷箭。等托雷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有很多軍兵被殺害了。
成吉思汗得知這件事情之后,大發雷霆痛斥了托雷,要求他立即整頓,勢必要將摩訶莫捉回蒙古。
吸取了教訓的托雷,為了保證屠城計劃的萬無一失,率領軍隊準備了充足的作戰物資,四處砍伐樹木,并用樹木制作了很多攻城的武器,以備不時之需。
在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之后,托雷便開始大肆殺戮。但在戰場搏殺的時候,托雷發現自己終究還是輕敵了,尼沙普爾城雖然看上去不堪一擊,但是由于擁有堅固高大的城墻,使得其易守難攻。
很快,成吉思汗所撥的數十萬軍兵就所剩無幾了,托雷立馬派人前去請自己的姐夫脫忽察兒來援助自己。
在兩人的商討下,托雷讓脫忽察兒前去攻打左側城門,自己則在右側攻打,想要以雙面夾擊的辦法來逼迫摩訶莫投降。
可誰知一連幾日的戰爭,非但沒有消磨敵軍的斗志,反而讓他們的防守更加嚴密。連日的攻打,也只是讓尼沙普爾城的城墻略微破損而已,更不要說捉拿摩訶莫了。
脫忽察兒思考之后改變了策略,架上了投石機,在軍隊的不懈努力之下,城墻終于有被攻破的趨勢,按照現下的攻擊策略,不出五日便可攻入城內。
可摩訶莫也不是吃素的,于是和城主商量決定將全部的火力偷偷集中在脫忽察兒所攻打的左側城門處,為了不引起托雷的注意,摩訶莫分批次將右側的軍隊轉移到左側,并給托雷營造一種即將攻下城池的錯覺。
當計劃開始實施的時候,摩訶莫還派遣了數十名神射手埋伏在高處,全部都對準脫忽察兒,只待他全力應對左側炮火無法分身的時候,便一齊放箭使他無處可逃。
由于托雷一直在攻打右側城門,所以無暇顧及脫忽察兒的情況,等到托雷反應過來的時候,脫忽察兒已經中箭倒地身亡了。
很快,脫忽察兒死亡的消息就傳到了成吉思汗的耳中,他大為震驚,因為脫忽察兒并非他人,而是自己女兒的丈夫。
當成吉思汗的女兒知道丈夫戰死的消息之后,她悲痛欲絕,跪倒在成吉思汗的膝前,請求他分配良兵,讓自己帶兵上前線為夫報仇。
而這時成吉思汗其實也已經起了殺心,對自己的女兒說:“沒想到尼沙普爾城的城主和摩訶莫居然殺死了我的女婿,罪無可恕,我一定會替你取來他們的頭顱為脫忽察兒報仇,你如今有孕在身,就在家中等我回來?!?
可是公主堅持要親自置敵人于死地,于是請求成吉思汗讓自己同去。在出發之前,蒙古公主細心檢查了攜帶的所有武器——拋石器、火焰器、云梯德國,不容有一絲差錯。
于是,蒙古公主和成吉思汗率兵來到了尼沙普爾城,帶領數十萬軍隊攻入城池。
心懷夫君的她,殺紅了雙眼,當蒙古軍隊徹底占領尼沙不兒城之后,托雷大聲下達命令:“準備燈球火把,向城內挺進,有反抗者一律誅殺。
沖啊!勇敢無畏的騎士們,你們看看各部的大旗,它將指引你們,為了死去的兄弟們,沖??!”鋪天蓋地的蒙古士兵,席卷了整個城市,不管老人小孩格殺勿論,鮮血灑滿了大街小巷。
后來,蒙古公主向托雷要了一隊人馬沖入城內。兇狠毒辣的她只要見到喘氣的東西就一頓砍殺。
托雷聽說在馬魯屠城的時候,有人為了活命,藏在成堆的尸體中,屏住呼吸裝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托雷命人將所有人的頭顱砍下。
而這位蒙古公主還下令要將這些人的頭顱全部砍下,并堆成三個金字塔——男人一堆,女人一堆,孩童一堆。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柱香是用來祭奠死者的。所以公主將人頭堆成金字塔的形狀也是為了象征三柱香來悼念自己的丈夫。
蒙古公主甚至連城內的牲畜都要一一殺掉,絕不留下一個活口,頓時尼沙普爾城就被籠罩在一片腥風血雨之中??粗莾缺榈氐氖?,她冷笑著說:“尼沙不兒人,讓我守寡,我則讓你們一個別活,這才算可以慰告了他?!?
屠殺結束之后,為了絞殺徹底,公主還留下了400名士兵,讓他們仔仔細細的搜查城內的各個角落,不允許有任何一個僥幸逃脫的人,凡是遇到格殺勿論。
而蒙古人毀掉這座城市,僅僅花費了15天的時間。從此蒙古人的兇狠震撼了周邊的各國,蒙古從此威震四海,少有敵國前來侵擾。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雖然“公主為夫屠城”的故事在網絡上廣泛流傳,但這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從來都沒有一個確切的名字,從頭到尾都只是用“成吉思汗的女兒”來代替。
而只有穆斯林的學者認為這個女人可能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女兒——鄆國公主禿滿倫。
但是從正史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禿滿倫的丈夫是特薛禪的孫子、河西王按陳之子赤古,而且也沒有確切的資料顯示,脫忽察兒和赤古是同一個人,所以禿滿倫的真實身份還有待考證。
除此之外,也有學者猜測,成吉思汗的妃子眾多,所生的孩子也很多,除了載入史冊被公眾所熟知的六人之外,無名無姓的孩子也一定是存在的。
那這位為夫屠城的公主可能是成吉思汗的次女,不過這些言論都是后人根據歷史上一些零散的資料所猜測的。
成吉思汗的女兒狠心屠城,或許不足為怪。因為成吉思汗在西征的時候,殺戮屠城的行為多次發生,雖然后來他學習了儒法,但是也未改變他殘忍的本性。
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