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每提到西藏,在人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三個人: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
在如今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有著一座宮堡式建筑群,它的名字非常好聽,叫布達拉宮。在公元7世紀初的時候,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松贊干布,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意下旨在紅山之上修建了這座布達拉宮。
這位尺尊公主,據說其在藏文之中的意思為“來自尼婆羅的女神尺尊”,是當時吐蕃的附屬國尼羅婆遠嫁而來的一位公主。后來世人也因為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都曾先后嫁給了松贊干布,經常會在這兩位女子之間進行對比。
然而事實上,這位極具傳說色彩的尺尊公主,存不存在都還是一個未知數呢,更別提被拿來和文成公主作對比了。
據說,在7世紀中期,松贊干布在吐蕃建立了奴隸制度政權后,為了加強和泥婆羅之間的友好聯系就迎娶了這位尺尊公主。尺尊公主在嫁給松贊干布后,確實也起到了鞏固吐蕃和印度半島之間宗教聯系的作用。
可仔細觀察當時漢人記載的文獻和史料中,都沒見到松贊干布娶這位尺尊公主 的記載,只記載著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只有在部分非常奇幻,甚至稱得上荒謬的小說中,才有松贊干布迎娶尺尊公主的這一情節,如《西藏王統記》。
甚至,曾經還有位國外的收藏家,為此專門寫了一本名為《松贊干布的妻子》的書,目的就是為了辟謠松贊干布曾迎娶尺尊公主。
或許,尺尊公主只是當時人們心中一個美好的形象而已。尺尊公主來自于佛陀故鄉,并且也帶來了釋尊佛像,和松贊干布同為觀音的化身,這一切的種種都讓尺尊公主在廣大藏族人民同胞心中占據了不可或缺的分量。
以至于,尺尊公主經過藏族人們代代相傳下,成為了西藏的一個神話。
文成公主,則是歷史上確確實實,有著記載的女子,文成公主在吐蕃和松贊干布的心中,地位還不低。
文成公主,亦是唐朝用來和親的一位“假公主”。所謂假公主,顧名思義,文成公主并不是李世民的親生女兒,文成公主原本的身份是一位宗室女(猜測其為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
貞觀十二年,松贊干布在第一次向李世民請求和親失敗后,率軍直逼唐朝的松州,不料在后來卻大敗于唐軍。“弄贊大懼,引兵而退,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太宗許之。弄贊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
李世民見松贊干布如此執著,就將一位出身宗室的女子封為了公主,將其嫁給了松贊干布,這位女子便是文成公主。
三年后,文成公主在李道宗的護送下,遠嫁去了吐蕃。雖然是一位假公主,可吐蕃眾人包括松贊干布在內,都對這位即將嫁過來的公主極其重視。文成公主從長安出發,途徑西寧,翻過了一座日月山之后,最終抵達了拉薩。
早在這之前,松贊干布就率領著眾人等候文成公主多時,見到李道宗之時松贊干布還對其行了女婿之禮。
在吐蕃書籍《賢者喜宴》中,記載著:“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婚后,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兩人的夫妻生活恩愛和睦,一時間羨煞眾人,在布達拉宮之中還描繪著許多文成公主的壁畫,栩栩如生。
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人一種名為赭面的習俗,松贊干布見狀就下旨廢除了赭面習俗,只為了能夠討文成公主歡心。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難免會有想家的時候,松贊干布為緩解文成公主的思鄉之情,曾脫下藏族服飾穿上中原特有的絲綢衣服。
此外松贊干布還特意派遣了吐蕃的貴族子弟,前往長安城去學習中原特有的文化如《書》和《詩》,松贊干布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文成公主。
最能體現文成公主在吐蕃,在松贊干布身邊地位的,莫過于在松贊干布的女人中,享有“贊蒙”這一尊稱并且去世后還能受到祭祀的女子,只有文成公主一人而已。
松贊干布是一位好丈夫,同時也是一位好女婿,在李世民伐遼成功后,松贊干布曾“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永隆元年,在松贊干布逝世后,獨自生活了30年的文成公主,不幸因天花而病逝。這位為唐朝以及唐朝人民奉獻了后半生的女子,就此結束了她偉大的余生。
李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