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為什么人還是沒了,大夫你必須給我一個解釋!”江霖(化名)對著主治醫生大聲質問。江霖母親三個月前被診斷出肺癌晚期,入院后已經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在這期間,醫生建議使用靶向藥治療,雖然治療費用不菲,江霖還是毫不猶豫答應了,并且四處湊錢,欠
“為什么人還是沒了,大夫你必須給我一個解釋!”江霖(化名)對著主治醫生大聲質問。
江霖母親三個月前被診斷出肺癌晚期,入院后已經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在這期間,醫生建議使用靶向藥治療,雖然治療費用不菲,江霖還是毫不猶豫答應了,并且四處湊錢,欠了一屁股債。
但是由于母親腫瘤擴散程度嚴重,最終還是去世了。江霖在悲痛欲絕之余,開始質疑醫生初期給的靶向藥治療方案,不是說靶向藥能治晚期癌癥嗎?為何落得人財兩空的地步......
靶向藥,癌癥患者的“曙光”
針對化療無差別殺死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弊端,靶向藥的誕生,無疑給癌癥治療指明了新的方向。靶向藥物或其載體可以瞄準腫瘤病變部位的一個靶點或多個靶點,特異性殺滅這些腫瘤細胞。一般情況下,特定的病變部位被靶向藥擊中后,其釋放的濃度可以抑制癌癥的生長,殺死腫瘤細胞,并且有效減少對人體正常組織、細胞的傷害。
腫瘤的靶向治療可以稱得上是近幾十年來,腫瘤界最大的進步。他不僅不是騙局,而是醫學界的希望,是癌癥患者對抗病魔的“曙光”。但是有部分人卻對靶向藥提出質疑,認為靶向治療是一場騙局?
為什么有人說靶向藥治療是人財兩空的騙局?
被質疑最主要的原因是靶向治療很貴,使得它所帶來的治療效果與預期的有差距。在我國藥品市場上,大部分的靶向藥物都是由國外的藥企研發的進口藥物。而研發一款靶向藥,需經歷從細胞實驗到動物實驗,最后到人體臨床試驗的漫長過程,每一種新藥的研發按照保守的成本估計,也需數十億美金。
藥企花費大量時間研究,最終也是為了獲取利益。為了鼓勵藥企創新和開發研制藥品,一般新藥都有專利保護期,而在保護期內,靶向藥不能夠仿制,原研藥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按照市場報價,例如治療肺癌泰瑞沙國內價格達5.1萬元一盒,治療乳腺癌的愛博新國內價格2-3萬一盒。
靶向藥雖然對治療某些特定癌癥有療效,但它并非神藥,適宜人群十分有限。靶向治療實質上是針對特定靶點,但事實上腫瘤病人有特定靶點的并不多,決定患者是否適用于靶向治療關鍵是基因檢測。
上海中大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黃迪澤教授指出,靶向治療僅適用于中晚期患者,靶向藥物在使用一年后大多會發生耐藥,一旦出現復發,患者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腫瘤專家特別提及早期的肺癌患者,因為害怕手術,盲目服用靶向藥物治療,不僅是藥品上無意義的耗費,還會因耐藥的問題導致“無藥可治”的可怕后果。就我國當前的醫療手段而言,靶向藥可以說是晚期腫瘤、惡性腫瘤的最后一道防線。
癌癥治療其實是綜合治療
關于癌癥治療的手段層出不窮,讓許多腫瘤患者眼花繚亂,不知哪個方案適合自己。癌癥治療方法雖多,但各種方法都有各自利弊,治療手段不能再依賴傳統的單一療法。經過各國腫瘤專家廣泛深入的研究與積累的臨床經驗來看,手術及放療是局部治療的有效手段,而化療、免疫療法、中醫藥治療則是全身性治療。
因此,需根據腫瘤的不同種類及病況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癌癥治療已經進入綜合治療時代。
無數公開文獻和臨床病例已經證明靶向治療不是一場“醫學騙局”,它的出現大大地延長了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命,靶向藥雖然不能克服所有的腫瘤難關,但它的副作用遠遠小于化療,療效則遠勝化療。
任何科學的進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相信未來靶向治療將會造福更多人類。
#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現代腫瘤靶向治療技術》.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
[2]《靶向治療:腫瘤終結者?》.科普視界,2017-12期
[3]《癌癥,多學科綜合治療效果好》.抗癌,2005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李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