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全國的開發商,都在學杭州,看看杭州的開發商在怎么蓋房子?戶型、綠化、物業、配套,包括把游泳池做成小區標配的綠城。在這里,不得不說,作為二線標桿,杭州值得學的東西太多太多。杭州住宅能成為全國標桿,不僅僅因為開發商。而是從城市規劃都值得學。比如
全國的開發商,都在學杭州,看看杭州的開發商在怎么蓋房子?
戶型、綠化、物業、配套,包括把游泳池做成小區標配的綠城。
在這里,不得不說,作為二線標桿,杭州值得學的東西太多太多。
杭州住宅能成為全國標桿,不僅僅因為開發商。而是從城市規劃都值得學。比如說,容積率這件小事,很多城市就做不好。
容積率必須降低。一個城市是否宜居,要看規劃,在大格局不變,最可控的就是新增住宅的容積率。
容積率
先拿自我標榜新一線、二線的鄭州為例,前幾年搞城中村拆遷,出現大量的回遷房、拆遷房,這些小區施工質量、建設周期、用工用料且不多說,光看容積率都能嚇死人。
多年前,對鄭州城市區的統計,城中村拆遷改造項目容積率普遍在4.5以上。有的甚至達到7。
對于一般居住人,容積率5已經達到極限。對于一個城市而言,一個容積率超過4以上的小區,其人口、交通形成的壓力,對于城市周邊簡直就是一種災難。
不得不承認,大量的舊改產品,高容積率產品,滿足城市某一階段的剛需居住需求,這是毋庸置疑的。
再說洛陽,幾個改善型標桿樓盤,洛龍區盛唐至尊的容積率是5,澗西升龍城容積率是5.7,萬科西園甲第自稱容積率是4.9;曾經的地王,西工區名門萬象的容積率4.99。
可不敢相信的是,比洛陽寸土寸金的杭州,在主城區大量容積率2~3的房子。
2017年,杭州主城區容積率好多樓盤破3,竟然登上了新聞。
2018年,有人對杭州出讓的所有住宅、商住、商業地塊的容積率做了統計——
這些地塊的平均容積率在1.5-1.8之間,主城區相對較高在2.73左右,容積率在2.0-3.0的地塊占了大多數,3.0以上的地塊僅為3塊。
在主城區,容積率在2.5上下的住宅地塊,是杭州土地市場的主流。如果高于4估計是沒有市場的。
要知道,這還是把商業地塊也都統計進去的情況下,一般寫字樓的地塊的容積率會高于住宅,一般在5以上。
可對比其他城市的商業地塊,杭州商業地塊的容積率同樣不高。
除了錢江新城一帶浙江財富金融中心等商業地塊的容積率突破5.0,其他城區內的多數商業地塊,容積率基本都控制在5.0以下。
杭州為什么能?
杭州為什么能堅守底線,一個重要原因是規劃部門,一直在一張藍圖繪到底。
將山水之美、歷史文脈、可持續發展綜合考慮——
對于西湖天際線的保護,向來非常嚴格。
在西湖邊,往雷峰塔、往寶石山看去,看到的永遠只有水或山,頂上就是天。
因為,要把完整的西湖,留給子孫后代。
除了西湖限高,杭州還有蕭山機場限高、筧橋機場限高、西溪濕地限高、良渚遺址限高。
這些限高區,就跟緊箍咒一樣,把杭州的高層牢牢摁了下去。
2019年,香格里拉東樓為了給市民一個“好看的天際線”,還拆降了兩層,這些都體現了杭州城市建設與山水的高融合度,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致。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