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作者介紹劉遂謙工作于:北京和睦家醫院康復醫學科悉尼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研究生/澳洲DAA認證執業營養師擅長:嬰幼兒及兒童喂養、飲食教育及營養發育指導,孕產婦營養指導及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及肥胖營養治療,以及腸外內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劉遂謙
工作于:北京和睦家醫院康復醫學科
悉尼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研究生/澳洲DAA認證執業營養師
擅長:嬰幼兒及兒童喂養、飲食教育及營養發育指導,孕產婦營養指導及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及肥胖營養治療,以及腸外內營養支持。
參與第35版《馬丁代爾大藥典》、《營養評估與營養治療手冊》、《Krause營養治療學》中重要章節的譯校編審及《中國臨床營養培訓網絡授課教材》部分章節的審核命題。多家媒體營養專欄的簽約專家顧問,并擔任過數本母嬰類圖書主編。
純果汁致癌?還能不能愉快地喝果汁了?
文章來源:遂謙的營養小屋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人生艱難,不如看淡”——今日份心靈雞湯。
導讀
① 《英國醫學雜志》BMJ 新發10萬人前瞻性隊列研究稱每天多喝100毫升含糖飲料與癌癥風險增加18%相關
② 100%純果汁(無添加糖)沒能豁免:每天多喝100毫升與癌癥風險增加12%相關
③ 結合其他相關研究,減糖、限糖、控糖是關鍵
④ 客觀理智對待添加糖、含糖飲料及果汁:體重控制&適量原則要記牢
關于含糖飲料及果汁的健康隱患問題,已經不止一兩篇研究說過,前周剛剛因為會增高II型糖尿病發生風險而被 BMJ diss過(怕得糖尿病?這幾種食物千萬別吃錯)。既往的動物試驗還報道過高果糖含量的飼料會促進小鼠結腸腫瘤的生長。屋主曾經也寫過相關文章:如果你恨一個人,就送他/她兩瓶含糖飲料(奪命肥宅水)。不過,這次看到BMJ的這篇研究時,依舊小小震驚了一下!畢竟,各國的膳食指南中,都是許可適量攝入純果汁的——雖然更推薦直接進食新鮮水果,但至少沒有嚴格封殺果汁,除了要求1歲內嬰兒不得飲用。
而這篇來自法國巴黎的研究,用高達10萬人的數據,在致癌風險問題上,果斷將純果汁送上了斷頭臺。所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這是一篇前瞻性研究,得到的結論是觀察性結論,研究方法如下(不感興趣可以跳過下面這三段):
共有101,257人被納入該研究,平均年齡42.2歲。其中,男性21,533人、平均46.9歲,女性76,724人,平均40.9歲。研究人員通過互聯網問卷收集研究對象的身高、體重、運動情況、生活方式、健康狀況(包括疾病、用藥等)和飲食情況,這其中包括了加糖碳酸飲料、無添加糖的100%純果汁、加糖甜牛奶、含糖運動飲料和能量飲料等共計97種含糖飲料和12種人工甜味劑飲料。在獲得初次問卷信息后,每6個月重新收集一次體重和飲食信息,以及發生癌癥情況下的醫生診斷。另外,在隨訪過程中,有15637人測量并匯報了內臟脂肪。
含糖飲料的平均含糖量為10.7g/100mL,并被進一步分成100%純果汁類及除純果汁以外的含糖飲料。100%純果汁的平均含糖為 10.3g/100mL,其它含糖飲料的平均含糖量為 10.9g/100mL。
在共計493,884人年(平均隨訪年5.1年)、最多長達9年的隨訪過程中,有2,193人被診斷為癌癥,其中絕經前乳腺癌283例、絕經后乳腺癌410例、前列腺癌291例、結直腸癌166例。平均診斷年齡為58.5歲。
【最終結論】:每天多喝100毫升含糖飲料與癌癥風險增加18%相關,每天多喝100毫升純果汁(無添加糖)與癌癥風險增加12%相關。
整體上,含糖飲料高消費(飲用量大)人群相對較年輕、受教育程度更高、運動量更少、各種疾病家族史更少、內臟脂肪更多、心臟病等代謝性疾病更少。他們飲食中的糖、脂肪和鈉攝入量更高、酒精攝入較少。并且,男性攝入含糖飲料的平均量明顯高于女性(90.3mL/天 vs 74.6mL/天)。(遂謙插句嘴:這完全就是我國程序猿碼農同學們的現狀啊~)
所以,真的不能愉快地喝果汁了嗎?在這個炎熱的夏季……感覺路邊的榨汁攤位小主們會直接哭暈在水果皮堆里……同樣哭暈的,還有熱衷于給娃做鮮榨果汁補維生素C的老母親們……
我們先來看看研究者對含糖飲料和純果汁增加癌癥風險這件事的分析,基本認為與下述因素具有相關性:
超重/肥胖——含糖飲料和患癌風險之間的聯系,很大程度是來自于體重超標,想想看,大口大口把一堆液體面包喝進肚子是什么感覺?肥胖是一種炎性狀態,早已有大量研究指出,肥胖本身就是一項嚴重的致癌風險因素
。
內臟脂肪堆積——在對體重指數(BMI)和體重變化進行校正分析后,研究者發現:體重正常人群的含糖飲料攝入與癌癥風險之間同樣存在相關性。既往的研究指出,含糖飲料會促進內臟脂肪堆積,且這一過程是獨立于肥胖存在和發展的。也就是說,就算體重還正常,內臟上的脂肪已然悄悄地“野蠻生長”、并超過了所能承受的健康負擔。這件事有多可怕呢?這么說吧:當我們的內臟上附著過多的脂肪,會直接改變脂肪炎性因子的釋放量,影響許多與腫瘤生成相關的信號通路
。
高血糖指數(GI)——飲用含糖飲料后血糖濃度會急速升高,讓胰臟超負荷工作,大量釋放胰島素到血液中,引起血胰島素量過高。已有很多研究指出:血中胰島素量過高會誘發II型糖尿病和乳腺癌。而高血糖本身會造成炎癥標志物C反應蛋白(CRP)表達量增加和總體炎癥水平升高。而這些,都會增高患癌風險
。
來自其它化學成分的健康隱患——比如讓碳酸飲料呈現焦糖色的4-甲基咪唑(你想到了哪種焦糖色飲料?),以及100%純果汁中可能存在的殺蟲劑/農藥殘留
。
此刻,一定會有人問:果汁中不是果糖嗎?果糖不是不升高血糖嗎?
NO、NO、NO,水果中同時含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只不過不同水果中這幾種糖的含量和比例不同罷了……另外,一杯果汁常常需要好幾個水果一起獻身,150毫升的橙汁怎么也需要3-4個大橙子吧?想想看,這不是一杯濃縮的三合一糖飲料是什么?就算是連同果肉一同榨汁,畢竟也是不需要胃來對它進行太多預處理和消化的(都破壁了~三種糖早就無障礙釋放了~根本不需要胃來打碎果肉和細胞壁了~進入小腸吸收的進程被加速×N倍),而且基本逃脫了口腔內消化。所以,對血糖、胰島素的影響,可想而知。
這就又回到了剛才那個問題:真的不能愉快地喝果汁了嗎?
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如果你只是偶爾喝點兒純果汁,是不必驚慌的。
相反,如果你有喝果汁的習慣且實在是戒不掉、又缺乏運動、體重或體脂肪含量高、肚腩松垮外凸……那就請多買點兒健康保險吧。
不過,鑒于添加糖與超重/肥胖和齲齒的關系、以及超重/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12種癌癥的強相關性。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癥研究所(AICR)早就嚴肅提出:
“限制含糖飲料的攝入”
所以,減糖、限糖、控糖,依舊是要堅決貫徹的健康措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每天游離糖的攝入應當限制在如下量:
至于什么是游離糖?請復習舊文:生活有點苦,我能吃塊糖嗎?
以上,一如Teesside大學的Amelia Lake對這項研究的評論:“雖然這項研究并沒有就糖和癌癥之間的因果關系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它確實讓我們更加全面地認識到減少糖攝入量的重要性。”
而就純果汁而言嘛,遂謙還是那句話:完整水果的營養價值保留更完整、熱量比果汁更低、簡單糖的濃縮程度不似純果汁那么高,更適合有志于健康的人作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來適量攝入和享受進食過程。就算是想喝果汁,建議也只是偶爾且適量為之,而不是天天一杯——尤其如果你是缺乏運動的久坐人群、且總是熱量攝入超標、體重堪憂、肚腩喜人……
再次認真臉提醒有娃的家庭:不足12月齡的寶寶,絕對不可以飲用任何液體形式的水果,包括100%純果汁?。?!具體參看舊文:果汁被拉進黑名單、明令禁止——來自美國兒科協會2017最新指南,40萬父母熱議果汁被拉黑事件,第一時間權威解惑熱點問題。
糖這玩意兒,真的要克制!甜蜜是個陷阱,會讓你一邊上癮一邊墜落!還記得這篇文章嗎:吃糖上癮和吸毒原理相似,危害堪比飲酒!孩子吃了多少隱形糖,你知道嗎?如果不記得,最好也復習一遍……
遂謙碎碎念
世間所有的甜蜜,都會讓你付出代價……
無論糖還是愛情。
注:文中用圖來自網絡
喜歡記得去傳播哦~
參考文獻:
CHAZELAS E, SROUR B, DESMETZ E, et al. Sugary drink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ncer: results from NutriNet-Santé prospective cohort[J]. BMJ, 2019, 366: l2408.Liu M,Liu SW, et al. Burden of diabetes, hyperglycaemia in China from to 2016: Findings from the 1990 to 2016,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Diabetes metab. 2019 Jun;45(3):286-293.GonCALVES M D, LU C, TUTNAUER J, et al.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enhances intestinal tumor growth in mice[J]. Science, 2019, 363(6433): 1345-1349.《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世界衛生組織,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149782/9789241549028_eng.pdf;jsessionid=0093107B88CD06C6B25D977CBA475F2A?sequence=1世衛組織呼吁各國減少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5/sugar-guideline/zh/世衛組織敦促全球采取行動遏制含糖飲料的消費和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6/curtail-sugary-drinks/zh/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https://www.bevindustry.com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截止到 2019 年 7 月 22 號上午 8:00,本平臺關注人數為:220466 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