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7年4月的一天,家住江蘇常州的邵民明和李娟走進了離婚大廳,結束了他們7年的婚姻生活,正所謂“好聚好散”,夫妻倆離婚后就應該享受各自的生活,互不打擾。但就在短短兩個月后,邵民明就接到了醫(yī)院的電話,醫(yī)院工作人員告訴他前妻李娟被診斷患有白血
2017年4月的一天,家住江蘇常州的邵民明和李娟走進了離婚大廳,結束了他們7年的婚姻生活,正所謂“好聚好散”,夫妻倆離婚后就應該享受各自的生活,互不打擾。但就在短短兩個月后,邵民明就接到了醫(yī)院的電話,醫(yī)院工作人員告訴他前妻李娟被診斷患有白血病和慢性乙肝,急需大量手術費。
我們常常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就算是恩愛的夫妻也難免因為這種事而鬧得不可開交,更何況邵民明和李娟已經離婚了。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邵民明會對李娟不管不問時,邵民明的做法卻讓每一個人都感到震驚,他毅然決然地回到前妻身邊,承擔起家庭的重擔。邵民明為什么選擇照顧已經離婚的前妻,兩人的感情又是怎么破裂的,為什么直到現在兩人都不選擇復婚呢?要解答這一連串的問題,還得從1983年說起。
小伙外出打工收獲美麗姑娘,夫妻打拼多年只為一個小家
1983年,邵民明出生于安徽六安一個普通的家庭,他的童年生活并不美好,邵民明只讀了兩年小學就輟學在家了。因為缺乏足夠的教育,這讓邵民明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一種信念,那就是凡事都要靠自己,要憑借自己勤勞的雙手來掙錢。
等到邵民明16歲時,他就開始出門打工了,可到了這時候邵民明才懂得了沒文化的壞處,只有小學文化的他找工作四處碰壁,只能做那些最低級、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工地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但工地的生活遠沒有那么穩(wěn)定,有時候干幾天就得歇一陣,而一處工地完工后他又得趕往下個工地,這樣頻繁的工作調換讓邵民明吃盡了苦頭,但也逐漸磨練著他的心智。邵民明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罪,他只想憑借自己的努力來改善生活。
為了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他在2009年來到了常州找工作,也正是在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李娟。兩個人幾乎是一見鐘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2010年,邵民明便帶著李娟回到了安徽六安舉辦婚禮。
想起結婚時的景象,李娟感覺既幸福又心酸。兩人雖然感情很好,卻不得不在現實面前低下頭,當時的兩人幾乎沒有什么積蓄,甚至連拍婚紗照的錢都沒有。但當時的兩個年輕人并不在乎這些,他們舉辦了一場簡簡單單的婚禮,簡單到什么程度呢?竟然連婚房都是借的親戚家的一間偏房,婚禮更是簡單到只吃了一頓飯了事,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邵民明和李娟是“人窮志不窮”,他們都夢想著靠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也是他們倆走在一起的原因。兩人結婚后就回到了常州,繼續(xù)打拼,努力攢錢。在兩人結婚后沒過多久,喜訊傳來,李娟懷孕了。
懷胎十月,李娟順利誕下一個男嬰,對于這個愛情的結晶,兩人是倍加呵護,從此生活也有了奔頭,那就是為兒子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為此,邵民明更加努力打工掙錢了,他勤勞愛吃苦的品格在工地人盡皆知,他也能每月拿到將近七千元錢的工資,一家人的生活雖不算富裕,但已經很讓人滿足了。
2013年,已經有了一定積蓄的夫妻倆決定在常州買一套房子,一來是能在常州安個家,不再過租房子的生活,二來是為了以后孩子能在大城市受到更好的教育。兩人掏光積蓄付了首付,在常州購買了一套房。
為此,兩人以后每月需要還2400元的貸款。這筆貸款成了壓在夫妻倆身上的重擔,而作為家里頂梁柱的邵民明更是感到心力交瘁。盡管貸款的壓力很大,但也逆向激發(fā)了兩人的斗志,夫妻倆除了照顧孩子就是努力工作。工作,還是工作,一年365天的工作,這或許就是每一個八零后“房奴”的寫照吧!
小伙遭遇車禍意外落下殘疾,夫妻爭吵不斷最終感情破裂
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兩人買房后不久,一場災禍就降臨到了這一家子人身上。2014年的一天,下班后的邵民明正悠閑地走在人行道上,勞累了一天的他現在只想趕緊回家看看老婆孩子,哪怕在外面吃再多的苦,但只要聽到孩子的笑聲,一切勞累也就煙消云散了。
但就在邵民明回家的路上,意外發(fā)生了。一輛失控的黑色轎車徑直沖上了人行道,恰好撞到了正在行走的邵民明。當時的邵民明根本來不及躲避飛速而來的黑色轎車,他被撞得當場倒地不起。
送到醫(yī)院以后,邵民明被診斷為右腿脛腓骨骨折,這種骨折不同于一般的骨折,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邵民明身上的傷口讓他痛苦萬分,直到事故發(fā)生兩年后傷口還在流膿。為了治病,兩人東拼西湊地借錢,肇事司機的賠償款也全部搭了進去。
更令這一家人想不到的是,醫(yī)生告訴他們邵民明的病情很嚴重,常州的醫(yī)療條件恐怕無法治愈,如果再拖下去恐怕有截肢的危險!為了徹底治愈,邵民明聽從了醫(yī)生的建議,來到了南京的醫(yī)院就診。
在先后看了幾家南京的醫(yī)院后,邵民明的右腿總算是沒有大礙了,但就算邵民明能夠行走,但右腿的傷痛還是讓他幾乎失去了勞動能力。邵民明只能跛著走路,他的右腳和一節(jié)小腿還在劇烈腫脹,掀開褲腿一看,幾乎都已經發(fā)黑了,甚至連襪子都穿不了。
邵民明的這次意外沉重打擊了這個本就貧窮的家庭,他再也不能去工地工作了,這無異于宣布這個家庭的頂梁柱垮了。
邵民明并沒有屈服于命運對他宣布的“死刑”,他還有一條健康的腿,他還有一雙手,他要用殘疾的身體來撐起這個家。因為邵民明無法從事大部分體力勞動,他選擇了送外賣這條路。但是送外賣和在工地打工是沒法比的,而且送外賣太不穩(wěn)定了,常常一天接不了幾單。
邵民明表示自己送外賣的時候,好的情況能拿四千塊錢,如果單子比較少,一個月只有兩千塊錢。
這樣的收入很難滿足家庭的開支,而且孩子也越來越大了,需要錢的地方越來越多,但苦于殘疾,邵民明能做的只有這些。因為日子過得不順,夫妻倆也開始時常爆發(fā)矛盾,有時候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就能吵一天,兩人的感情開始逐漸有了裂隙。
直到2017年,夫妻倆再次因為兒子的教育問題而大吵了一頓,在這次吵架中,兩人誰也沒有讓步。一氣之下,兩人在當年4月選擇離婚,兒子判給了妻子李娟,房子判給了邵民明,但需要在兒子15歲后將房子過戶給孩子。
離婚兩月后前妻突患白血病,為救前妻三十壯漢一夜白頭
此時的邵民明開始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他每月雖然掙的錢不多,但只需要償還貸款就可以了,沒有太多的開支,因此生活也逐漸好起來了。
李娟那一邊,她在離婚后就帶著兒子來到牛塘鎮(zhèn)盧家巷租了間房子,日子雖然不甚富裕,但也算平靜??删驮诙潭虄蓚€月后,李娟就感覺身體不舒服,去到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告訴她要做好心理準備。醫(yī)生考慮到患者的情緒,并沒有告訴她病情的實際狀況,李娟則感覺頗受打擊,盡管醫(yī)生沒說什么,但她感覺自己的病情恐怕不容樂觀。
醫(yī)生按照規(guī)定給李娟親屬也就是前夫邵民明打電話,當時邵民明正在送外賣,本來就忙得不可開交的他急忙接起了電話,只聽電話那頭說:“喂,你好,我是常州陽湖醫(yī)院的,你是李娟的家屬吧?”
當時的邵民明感到十分茫然,自己已經和李娟離婚兩個月了,哪還算“家屬”?邵民明無奈地回道:“我們倆已經離婚了,以前還算得上是家屬,現在不是了!”
醫(yī)生聽完后接著便說:“李娟可能得了白血病和慢性乙肝,病情很嚴重,需要一百多萬的手術費,你現在趕緊過來吧!”
邵民明聽完這句話,頓時感覺眼前一片漆黑,兩個月前還好端端的前妻,怎么轉眼間就得了絕癥呢?邵民明不愿接受這個現實,但也無可奈何。他急忙放下眼前的工作,立刻趕往了醫(yī)院。
在病房里,他見到了已經哭成淚人的前妻,在看到前妻的那一刻,邵民明眼眶也濕潤了。他走到了前妻面前,和她緊緊抱在了一起。在這一刻,邵民明回想起了自己和前妻這七年來的生活,兩人從相知到相愛再到分離,斷斷續(xù)續(xù)走過了七年的歷程。
他們在農村的一處借來的房子里完成婚禮,他們共同撫養(yǎng)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他們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這一切都是他們一起打拼來的,哪怕是現在離婚了,但以前的奮斗也是不容抹殺的。
也正是在這時,邵民明堅定了要照顧前妻的決心,哪怕兩人現在已經離婚了,就算以后也無法復婚,他也要照顧眼前這個女人。
邵民明強忍著淚水抱著眼前的前妻,他沒敢告訴前妻真相,只是告訴她醫(yī)生一定有辦法把她治好的。安撫下前妻后,邵民明就去找醫(yī)生溝通,得知給前妻治病需要一百多萬的費用時,邵民明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退縮。他已經堅如鋼鐵,無論如何也要給前妻治病。
邵民明趕回家中,將屋內收拾了一番,這處房子雖然是兩人在2013年購買的,但因為資金一直不足,所以裝修工作并沒有完成。這間108平方米的房屋只裝修了很小的一部分,除了客廳貼了瓷磚,衛(wèi)生間配備了潔具外,其他的地方只是毛坯房。
看著露出在墻壁上的各種管線,抬頭看看還未吊頂的房頂,邵民明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將要面臨怎樣的困難,但他從沒想過逃避。
他把客廳改造成臥室,將兩張床擺在了一起,這樣就方便一家人的居住,而且自己還能更好地照顧前妻。同時,邵民明還把能借的地方都借了個遍,才終于湊夠了一部分醫(yī)療費用,但因為前妻體重比較大,需要的醫(yī)藥費也比平常人多不少,這也增加了邵民明的負擔。
為了治病救人,他甚至想把房子給賣掉,但卻遭到了前妻的堅決反對,她甚至寧愿放棄治療也不允許賣掉房子。因為在前妻眼里,這間房子遠比她的生命重要,因為這間房子不僅是兩人奮斗一輩子的結晶,更是以后兒子生活的保障。
李娟知道自己的病情不容樂觀,總不能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作為母親,直到這個時候她都在為兒子著想。眼看著拗不過前妻,邵民明只能靠自己加倍工作來滿足家庭的開支。此時的邵民明光靠送外賣肯定是不夠了,他先后干過許多工作,送外賣、送水、修腳都是他經常干的活。
邵民明此時也好像換了個人,作為一個標準的八零后,他一夜之間白了頭,甚至有小孩見了他叫他“爺爺”,邵民明聽到后也是百感交集。他本來還是個年輕小伙子,但如今的他卻皮膚黝黑,頭發(fā)花白,走路一跛一跛,確實有點像“老頭”了!
短短四年前,夫妻倆還在為剛買新房而喜悅,感覺美好生活才剛剛開始,但現如今,邵民明殘疾了,李娟又得了白血病,為什么這家人要遭受如此的待遇?
身兼多職不顧疼痛日夜打拼,事跡廣傳善心人士捐款救命
面對這一殘酷的現實,邵民明沒有放棄,他漸漸忘記了自己是個殘疾人,每天兩百多桶水他準時送到每家每戶,有時候活多了一天能送個四百多桶,每桶水他能得到一塊錢的提成,盡管錢不多,而且還會加重右腿的疼痛,邵民明還是很珍惜這份工作。
在送水的閑暇時刻,他也會去送外賣,或者去給人修腳,有時候搬東西的活他也會接,總之就是有什么就干什么,他絲毫不會嫌棄。
到了夜晚,邵民明還會和前妻出去擺攤,兩人買賣水果飲料也能掙一點錢。為了這份水果攤工作,邵民明每天早上兩三點就要去批發(fā)水果,我們很難想象邵民明是怎么堅持下來的,這得需要多么驚人的毅力??!
邵民明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能看著前妻的身體在一天天好轉,這就是讓他感覺最欣慰的了。但當時他們已經自費了三十多萬來進行化療,仍需一百余萬的費用來進行骨髓移植,這是擺在一家人面前的最大難題。
好在邵民明的故事此時已經逐漸傳了出去,很多善心人士開始給他們一家捐款,這極大地緩解了邵民明肩上的沉重負擔。社區(qū)居委會給他們捐款捐物,并且申請救助,而且時不時來照顧一家子的生活。兒子所在的湖塘橋第二實驗小學在得知邵民明一家的情況后,也組織了全校師生捐款活動。
這些善舉只是社會幫助邵民明一家的縮影,還有很多的善心人士通過各種渠道給一家子捐款捐物。在眾人的幫助下,李娟在2018年接受了骨髓移植,身體逐漸恢復起來。當邵民明被問及此刻的心情時,他表示自己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前妻病情會出現反復,這是最可怕的。
他希望前妻能夠順順利利地恢復起來,早日過上正常生活。對于社會各界的捐款,邵民明也萬分感激,表示自己以后一定會報答恩情的。
但談到與前妻復婚的事情時,邵民明卻顯得有些猶豫,他說自己和前妻感情已經淡了,雖然還生活在一起,但這是因為他要照顧前妻的緣故。兩人復婚之事也讓眾人掛念,或許未來的一天兩人會重新走在一起。2020年5月,邵民明被評為“江蘇好人”,這是對他事跡的充分肯定。
結語
邵民明在病魔面前沒有選擇退縮,他選擇和前妻站在一起,用自己辛勤的雙手來撐起這個傷痕累累的家庭,他被廣大網友稱為“中國好前夫”。邵民明的故事是讓人感動的,他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邵民明絕對是“真男人”的代表啊!
陳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