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心臟病發病又急又危,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疾病之一。目前已知我國有1億多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4300萬,多見于中老年人。冠心病也是造成老年人生命危險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并呈年輕化趨
心臟病發病又急又危,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疾病之一。目前已知我國有1億多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4300萬,多見于中老年人。冠心病也是造成老年人生命危險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并呈年輕化趨勢,如果不及時治療,會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是當情緒過度激動和做劇烈的體力運動時,患者會出現胸悶和心絞痛。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全身無力、心悸等癥狀。
因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高,被稱為“人類第一殺手。”因此,很多人一提到冠心病,就會感到害怕。大多數人會選擇去做冠脈造影來診斷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殊不知,冠脈造影不是隨便想做就可以做的!
一、什么是冠心病
經常會有常感到胸口不舒服的患者拿著心電圖報告提示的ST段變化,詢問醫生這是不是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逐漸變大,管腔逐漸變小。當管腔狹窄超過50%時,活動時可能出現心臟供血不足,心絞痛等癥狀方面,心電圖表現為ST段改變。
目前認為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年齡和性別(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或絕經后),家族史(父親和兄弟55歲之前,母親/姐姐65歲之前死于心臟病)。血脂異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高血壓、糖尿病、長期吸煙、過度肥胖等。
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表現,常見于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的患者。因為身體和精神壓力可導致心肌缺血和心絞痛,所以冠狀動脈的血流不能跟上心肌的代謝。它的特點是陣發性、壓迫性的前胸或后胸疼痛,可向肩后或左上肢放射。
勞累后、飯后、天冷時容易發作,一般持續3-5分鐘。伴有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困難等。部分心絞痛患者,疼痛可能不在心前區,而可能表現為牙痛、頸肩痛、腹痛。心肌梗塞的疼痛部位與心絞痛相同,它比心絞痛更嚴重,疼痛持續且無法緩解,并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和失去意識等癥狀。
目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是一切治療的基礎,服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鹽類藥物是緩解心絞痛最有效的方法。缺點是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狹窄。
藥物種類包括西藥和中藥,發作期服用西藥為佳,平靜期可合理用藥。西藥是指使用硝酸鹽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轉化酶抑制劑等。
介入治療是冠脈造影明確病變后,對嚴重狹窄區域進行球囊擴張,然后植入支架,使冠狀動脈暢通,改善心肌缺血。它最大的優點是無需開胸,簡單、安全、無痛。
治療后,患者胸痛、胸悶等癥狀明顯緩解或完全消除,大部分患者術后工作和生活能力可完全恢復到病前水平。其手術成功率接近100%,并發癥不到3%,它是一種完整的、經過驗證的非手術方法。
外科心臟搭橋手術包括在狹窄的冠狀動脈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個通道,使血液繞過狹窄部分到達遠端。因為這個手術就像搭橋一樣,所以被形象地稱為心臟搭橋。搭橋手術適用于病變血管彌漫性鈣化的患者,尤其是三支冠狀動脈或左主干病變的患者。
所以,必須綜合評估后才能確定患者需要哪種治療方法。一般來說,冠心病患者必須終身服藥,即使做了相應的手術,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服藥。
對于冠心病的診斷方法有三種。心電圖是所有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必要檢查。但如果心電圖與心肌缺血表現一致,尤其是檢測到疼痛時,則支持心絞痛的診斷。正常的靜息心電圖是不能排除冠心病的。
靜息心電圖無明顯異常但有癥狀者,應進行心電圖負荷試驗。檢測陽性標準為運動時典型心絞痛、運動中或運動后出現一定程度的心電圖異常或運動時血壓下降。
冠狀動脈CT成像(CTA)是一種無創、簡單、快速的檢查方法,是冠心病篩查和初診的良好選擇。冠脈造影(DSA)可以直觀地了解冠狀動脈狹窄的情況,是目前診斷冠狀動脈疾病最可靠的方法,被譽為“金標準”。
二、什么是冠脈造影
冠脈造影是心臟的冠脈造影,是一種通過注射造影劑來檢查心臟冠狀動脈通透性的技術。當患者出現冠心病、心絞痛等癥狀時,應及時檢查心血管系統的阻塞程度,以便后續介入或搭橋治療。
冠脈造影是穿刺下肢股動脈或上肢橈動脈,然后用造影劑導管通過動脈通路到達冠狀動脈開口處。然后,醫生將造影劑注入冠狀動脈,通過X光記錄冠狀動脈的發展,并根據成像結果判斷冠狀動脈是否病變、變形和痙攣。
冠脈造影本身是一種侵入性檢查,需要住院,進入導管實驗室,在X線下完成,整個過程與放置心臟支架的過程幾乎相同。所有的冠脈造影本身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接近手術的檢查,而且是一種微創手術。
任何侵入性檢查都有一定的風險,心電圖也不例外。在整個冠脈造影檢查過程中,存在造影劑導管穿刺并發癥風險、導管在血管內打折無法取出的風險、導管導致血管損傷的風險、造影劑引起受試者過敏,造影劑對腎功能有部分影響等風險。具體如下:
1、必須使用造影劑進行成像,但使用造影劑有造影劑過敏的風險。造影劑必須通過腎臟代謝,這會增加糖尿病、老年人和其他造影劑患腎病的風險。
2、導管需要通過動脈和血管進入人體到達心臟動脈的開口處。這會導致皮下出血、血管破裂和血腫,特別是在心臟造影時使用肝素的情況下,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甚至包括內臟出血。
3、由于血管造影過程中存在出血的可能,因此需要使用可能導致出血的藥物。體內有出血,如大便出血、腦出血等,通常不適合做血管造影。
4、由于導管通過血管進入人體到達心臟的開口處,在此過程中導管可能會損傷血管,導致血管痙攣、血栓形成、血管夾層等風險。
5、還有一些其他的風險,比如血管造影過程中使用了導絲和導管,因此理論上導絲或導管有折斷的風險。嚴重的危險是當導管到達心臟動脈開口處時,可能會刺激心室顫動并引起心臟驟停或誘發心肌梗塞。
另外,冠脈造影是臨床上檢測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但并不適合所有人。首先,對于腎功能不全的人,檢查可能會引起造影劑腎病,所以要慎重選擇是否檢查。其次,部分急性心力衰竭不能躺下的患者不建議進行檢查。
也有一些情緒不穩定、心理不正常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干擾,不建議做檢查。一些情況危急的患者在沒有做冠脈造影的情況下已經達到了危及生命的境地,這時,需要進行綜合判斷后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檢查。冠狀動脈造影是一項必要的臨床檢查,但在檢查前與醫生仔細討論是很重要的,以避免誤傳和意外的副作用。
三、哪類人需要做冠脈造影
冠脈造影是確定是否有冠狀動脈疾病的首選影像學方法,根據血管造影檢查結果,可以判斷治療方案和遠期預后。那么有哪些特定人群必須要做冠脈造影術?
第一類是有穩定型心絞痛病史但藥物治療失敗的人。穩定型心絞痛的特點是陣發性壓痛,主要在胸骨后部,可放射到前胸、左上肢、上頜骨、牙齒和背部。常發生在體力勞動增加或情緒激動時,也可在飽腹感、吸煙等條件下誘發。
疼痛常發生在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常持續約 3 至 5 分鐘。一般停止體力活動或休息后即可緩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可在幾分鐘內緩解。
在緩解期,有必要避免所有的誘因,調整飲食,減少精神壓力,進行適度的運動,并每天服用長效硝酸鹽來控制發作。這些患者在常規治療后仍會出現胸痛,所以需要進行冠脈造影。
第二類是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這類患者通常需要緊急冠脈造影,不穩定型心絞痛胸痛的部位和性質與上述穩定型心絞痛相似。其特點在于原來是穩定型心絞痛,但一個月之內,心絞痛頻率增加,疼痛加重,時間延長,誘發因素改變。硝酸酯類、麝香保心丸等藥物的緩解作用減弱或不能緩解。
1個月內新發生的心絞痛,由輕體力勞動或情緒引起。這類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需要盡快安排冠脈造影。接受球囊擴張、支架植入或心胸旁路手術的患者也可能發生心絞痛,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冠脈造影。
第三類是既往未接受溶栓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也應把冠脈造影作為直接打開閉塞血管的術前準備。即使采用了溶栓治療,冠脈造影仍可作為搶救性開放血管的術前準備。當心肌梗塞并發心力衰竭、二尖瓣關閉不全、室間隔破裂等時,很多患者仍需要冠脈造影。對于原因不明的擴張型心肌病,也可做冠脈造影排除缺血性心肌病。
第四類是決定進行瓣膜性心臟病或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老年人,也應在術前進行冠脈造影,觀察冠狀動脈情況。對于不明原因的胸痛、胸悶患者、有心臟病危險因素和非典型胸痛的患者,需要進行冠脈造影以排除是否存在重要的冠狀動脈疾病,這也為治療和預后提供了參考信息。
冠狀動脈痙攣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但為了排除固定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變的存在,冠脈造影還是有用的。對于一些頑固性心律失常,也可以在電生理檢查前做冠脈造影,以確定心律失常是否由冠心病引起。
當然,做完冠脈造影后也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的。比如要合理飲水和靜脈輸液。冠脈造影劑是一種化學產品,如果不盡快排出體外,身體可能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
部分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潮紅、發熱、局部疼痛,以及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血壓嚴重下降等狀況,合理飲水和靜脈輸液是最常見的促排造影劑的方式。
術后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醫生會建議患者多喝水,因為造影劑的排泄需要經過尿液和腎臟。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和尿量,有利于造影劑的排泄。
那么,光是喝大量的水就夠了嗎?不,當然不是。有些病人可能有心力衰竭,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和尿量決定是否要多喝水以及喝多少水。
最后要注意定期隨訪復查。復查是為了防患于未然,功夫用在平時。復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促使患者服藥并增加他們的依從性,還可以緩解住院壓力,節省醫療資源。
總結
總之,心血管疾病是不同風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并不完全取決于危險因素的水平,還取決于多種危險因素的相互作用。多種危險因素的聯合干預可能會產生協同效應,有助于進一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般來說,冠脈造影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檢查方法,是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檢查過程是微創手術,損傷極小,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
冠脈造影在檢查冠心病和冠狀動脈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出現這些情況時及時檢查,有助于診斷問題并采取措施。冠脈造影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檢查,在做檢查之前一定要和醫生詳細溝通,以免在某些事情上缺乏溝通,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
馬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