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你可能知道,大容量iPhone比“乞丐版”貴很多。但你有沒有算過,它到底貴了多少?以最新款為例,我們來簡單算一下這道小學數學題:已知iPhone11Pro64G版開價8699元,512G版要賣11799元。問:多出來的448G,需要多花多少
你可能知道,大容量iPhone比“乞丐版”貴很多。但你有沒有算過,它到底貴了多少?
以最新款為例,我們來簡單算一下這道小學數學題:已知 iPhone 11 Pro 64G 版開價 8699 元,512G 版要賣 11799 元。問:多出來的448G,需要多花多少錢?
答案是3100,算下來折合每GB 6.92元。作為對比,旗艦級固態硬盤三星970 Pro,512G售價1299元,每GB約合2塊5毛3,能買iPhone兩倍的容量都不止……
不過在萬能的華強北,有種“秘術”已經流行了4年之久。你只要多花幾百塊,就能用上土豪級別的超大容量iPhone。
那就是擴容。
讓庫克虧吐血,只需三步
擴容的步驟,其實跟把大象裝冰箱里沒什么不一樣:把門打開,把東西塞進去,再把門關上。什么?為啥不拿11 Max來擴?開玩笑,當然是因為不舍得……
第一步,拆掉手機底部的兩個螺絲,小心分離屏幕。再斷開幾根排線,拆掉幾個螺絲,我們就能把主板拿出來了。
第二步,用熱風槍吹下原機閃存,放入專用讀寫設備,讀取原來的底層數據。
(這顆閃存中暑了,不如……)
要換上去的閃存也得放進“讀盤器”里,把原來的底層數據寫到新的里面。
再將新的閃存重新植錫、焊回先前的主板。扯句題外話,我真的特別喜歡看維修師傅給元件植錫這個步驟:
引起極端舒服。
第三步,插好各部分排線,接上屏幕。這時候的手機還是沒有系統的,需要連接電腦刷一次機才行。也是因為這個步驟,所有擴容的手機,至少都必須升級到當時可驗證的最后一個版本。
刷機過后,測試一下各項基本功能,都沒問題就可以把手機合上,正常使用了。
封堵擴容,4年明爭暗斗
公平起見,我們重新再算一次:iPhone 6s 16G 和 128G 版的上市價格,分別是5288/6888,差價1600元。而我們這次擴容的花費,不過區區300塊。
是誰最早發現了“擴容”這件事已不可考。目前互聯網上能找到最早的擴容資料,是2015年10月,發在威鋒論壇上的這個帖子:《16G 6Plus 純手工升級128G內存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 內存不夠用啦!》
(話說這標題真是……年代感滿分)
4年了,這么明顯的漏洞,蘋果就沒點啥動作嗎?
“容量驗證”這件事,也是從2015年就開始傳。用 iPhone 比較早的朋友,應該對這個事還有印象:iOS 9.2 推送前,曾有報道稱蘋果將驗證設備的原始容量,封殺內存升級。
(你看這圖都傳包漿了)
結果這都 iOS 13.2 了,擴容機還是活得好好的。
不過中間確實出過一次問題。iOS 11 剛上線時,曾有一些擴容 iPhone 升級后無法激活。后來大家發現,是蘋果更改了激活時驗證的內容,部分擴容機的硬件信息沒寫全,藍牙和WiFi地址跟原機對不上才會卡住。
這就好辦了,就算原來的閃存已經被扔掉,正確的WiFi/藍牙地址,也能通過序列號反查出來。在更新了寫底層的步驟之后,擴容機就又都活過來了。
除了軟件封殺,蘋果的硬件也是隔三岔五的就變一下。比如 iPhone 6 到 iPhone 6s / 7 ,以及 iPhone 7 和 iPhone 8 之間,閃存芯片的大小和觸點規格都不一樣,不能通用。
iPhone X之后,閃存的物理規格倒是沒什么變化。但底層信息的加密方式還是一年一變,互不通用。不過這難不倒萬能的維修師傅們,還記得上面那個藍色的“讀盤器”嗎?蘋果的加密變一次,他們的讀寫測試設備也跟著更新一次……
這不,9月份剛出的時候,iPhone 11 系列的底層還沒被破解。這才過了1個多月,新機擴容設備就來了。
真香,但也有風險
首先,原廠閃存的下方,會有一圈用于加固的封膠。它會讓手機相對更穩定和耐摔,但部分商家可能會省略掉重新封膠的步驟。另外,拆機也會破壞原機的防水膠。這個大部分商家都會給你重新貼好,不過畢竟是手工操作……比較考驗技術和人品。
拆過就別下水了吧。
換上去的閃存質量,反倒是最用不著擔心的一條。前面我們說過了,iPhone的閃存幾代之間可能都不通用。所以大部分換上去的零件,都是原廠拆機盤,速度基本沒差。而且因為容量大,平均剩余壽命也應該比小容量長一些……當然,除非你中獎。
對了,這里順便說個小套路:有鎖的 iPad,可以通過換硬盤+改寫序列號的方式,“硬解”ID鎖。有些聰明的朋友可能已經想到了:反正都要換硬盤,順便擴個容豈不是可以賣貴點?恭喜你,有些來路不明又便宜的大容量 iPad 就是這么來的。
這個方法有兩個破綻:第一、序列號換過,所以查出來的硬件信息,跟你的機器肯定對不上。第二、這樣解鎖的iPad不能插SIM卡上網,所以很多都是LTE版解鎖之后當WiFi版賣。至于哪來這么多 ID 退不掉的 iPad ……這道課后題就留給各位讀者自己去想嘍。
總之,手機擴容就像給人動手術。雖然這個項目已經運行了4年,手法和零件已經非常成熟,但風險肯定也不是一點沒有。
如果你已經開始嫌棄自己的老iPhone容量太小,卻又想再等等明年的5G新機,那擴容+換電池,再撐一年倒還算合適。可如果你的手機還沒過保,那這么折騰之前,還真得好好考慮考慮。
陳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