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五一了,大地春意盎然,正是踏青的好時節。聽新聞,景區擁擠;看小區,車位空蕩,心里陣陣發癢。但說好了去看望的岳母,澎湃的脈搏只能被理性強行按下!叮叮叮,急促的鈴聲傳入夢鄉,迷糊糊抓起話筒,是孩子大姨,通知今天不讓我們回去了。一看手機,五月二日
五一了,大地春意盎然,正是踏青的好時節。聽新聞,景區擁擠;看小區,車位空蕩,心里陣陣發癢。
但說好了去看望的岳母,澎湃的脈搏只能被理性強行按下!叮叮叮,急促的鈴聲傳入夢鄉,迷糊糊抓起話筒,是孩子大姨,通知今天不讓我們回去了。
一看手機,五月二日早上6點多,我瞇著眼呆呆坐了一分鐘,一下子從床上彈起,吵吵起來:“老伴啊,快起床吧,旅游去了!”
01.堵車也是風景線
經過確認,平靜的老伴也興奮異常,“走,擠摞摞去了!”半小時后,我們的座駕沖出小區。
老伴問:“去哪?”,答:“易水湖如何?”我還用123做解釋,老伴故作思考地沉吟一下,批準了!
我心中暗笑,當領導的都喜歡這樣,能沉得住氣。我嗎?不要讓領導著急,當好車夫就行了!
假期出行人山人海,別人是痛苦,我們是享受。享受這熱鬧非凡,享受這人間百態,享受辛苦過后帶來的心底安然。
曾經15年前有教授講,如果中國家家有車會變成什么樣子?那口氣就是,會把世界上的油喝盡,讓城市癱瘓。
不覺間成為現實,世界沒有因為中國而滅亡,卻因為有中國游客,讓各個國家的旅游業瘋狂起來。
津保高速上,家庭車追逐穿插,像草原上奔跑的馬群,同樣的心情,不一樣的車技,必然會帶來有哭有笑的景象。沿途不斷出現剮蹭追尾,然后就是一段段地堵車等待。
像我等老司機早習以為常,看著前方,防著后邊,還不錯過欣賞事故現場的慘像,哈哈,初入道的菜鳥哪懂得江湖險惡,交點學費正常!
無聊中,司機們湊一起抽煙聊天,一看前面動了,就飛快散去,啟動車,搶占有力的車道。
走走停停,高速變成停車場,過去通過應急車道投機取巧,現在有了錄像監控,誰還敢?不服嗎?扣分,罰錢,讓你知道法制社會的威嚴。
我看準一個出口駛出,去走穿村過鎮的省道,有人問“不怕走錯路嗎?”怕什么?有導航指引,還能欣賞田野風光。
02.鳳凰臺村吃頓飯
一上午的顛簸,腹內早已空空鳴響,臨時決定先去鳳凰臺村,見識一下滿漢全席的模樣。
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介紹,太行山里,長城腳下,鳳凰臺村因一位宮廷御師的廚藝而聞名,慕名而來,希望有所收獲。
裝扮過的村莊青磚白墻,楊樹鮮綠,紅燈籠掛滿街道,路邊已經被車輛停得滿滿當當。從西到東,從北到南,家家都是住宿加餐廳的農家院。也不知老御廚是否仍在?哪家更正宗?聽人說都差不多,于是選十字路口門臉稍大的一家。食材滿地堆放,地面與桌椅油漬麻花,場面有點可怕。已經一點多了,腸道早就嘰里咕嚕打架,哪還顧得上講究,填飽肚子是第一要務。在老板娘的指點下,點了他們的推薦:扣肉,老熬魚,蒸鹿蚓及香腸小肚拼盤,加菠菜炒豆芽。
什么叫饑不擇食??!一通狼吞虎咽后才想起分辨味道,老熬魚和菠菜炒豆芽嗎,味道香爽,這第一次入口的蒸鹿蚓卻無滋無味,不知是口味不服,還是邋遢環境的干擾?說句心里話,這輩子不想再嘗。
美食凝聚了制作者的思想,精心才有精美,我不懷疑宮廷御廚流傳出的技藝,當心思都用在掙錢,當把精妙的美食工藝變成粗制濫造的批量生產,美食也就名存實亡了!吃下的這堆混合物在腸胃中翻動,困意爬上鼻梁。兩點多了,這里距離易水湖還有15公里,從導航中看,前方仍在擁堵,我揉揉眼,忍忍吧,還得繼續出發。
03.岸邊排隊等渡船
什么叫舉步維艱?15公里用了1個半小時,終于到達易水湖碼頭。
易水湖為國家4A級景區,它上連“拒馬奔濤”,下啟“易水寒流”,南望“郎山競秀”,北界“云蒙疊翠”。
遠望山勢雄奇險峻,林木繁盛茂密。近觀湖水清澈蔚藍,一望無際,游船往返,微波蕩漾,好一幅錦繡河山!
抖落浮塵,精神振奮,恨不得立即融入這幅畫卷。
哪知前方又排著長隊,一打聽,“票好買,船難上”還說6點鐘湖對面的“小桂林”就清場了,看架勢一個小時都難登船,也許過去了連景區都進不去,是等,還是回?一路顛簸的老伴早已怨聲載道,一聽更是怒氣沖沖,“大太陽曬著,去了也許都進不去,這不吃飽撐的嗎!不排了,咱們回家!”
這么快就回去,怎讓人心甘!我稍作猶豫,還是勸她,“咱們大老遠來了,就是看狗打架,也得看明白是黑狗還是黃狗吧!要不這一天不白跑了,我排隊,你到旁邊避避太陽?!?/strong>
老伴哼了句:“你這是不撞南墻不回頭?。?/strong>”極不耐煩地躲開了。
“哈哈,愛說嘛說嘛,只要不走就行?!蔽噎h顧一下隊列,好家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一個肥壯的保安,正用蔑視的眼神掃視著長龍。
我搭訕著問:“兄弟,里面有什么好玩的?”
這“肥壯”上下打量我幾眼,小聲說:“有個山坡爬過去,再從棧道走回來,就沒了,你們都太有錢了,花80元值嗎?真是……”我估計他也是想說“吃飽撐的”。“我想看看,風蕭蕭兮易水寒,”旁邊十多歲男孩正仰臉看著我們。
我好奇地問:“你也知道荊軻嗎?”旁邊老太太說“俺們從太原來,孫子非要看易水湖,說荊軻從這出發的!”
我嘖嘖兩聲對著保安說:“你看人家這孩子……”心里說:“誰像你這肥豬就知道吃肉喝酒,沒文化!”
04.乘舟登山遠近觀
17:20,我們終于登上了客船,一聲長鳴,駛向對岸。
太陽西沉,金色陽光灑向群山,灑向樹林,灑向湖面,山越發莊嚴,林越發幽靜,湖水興奮得閃閃金光。
微風清涼,讓人神清氣爽,船揚起的浪花如節日禮花,飛起又落下,綠水青山被折射出五彩的模樣!
靠岸了,易水湖被群山懷抱,沒有泥土的接壤,水面幽深透亮。仰望面前的“小桂林”,斷壁直上直下,堅硬的臂膀,挺拔的脊梁,迎湖水拍打獨笑傲,忍日月侵蝕更端莊。
崖壁上棧道婉轉,黃色飄帶般裝扮著山的壯美,水的妖嬈。壁縫中樹枝輕搖,沙沙葉響,峭壁下水石相慶送出著吉祥。
這里充滿著桂林山水的秀美,也有三峽兩岸的雄壯!
隨人流登岸,爬上半山腰的平臺,這里可將半湖景色盡覽。通向山頂的臺階有些陡峭,老伴不愿爬了,提出于此等候。
我也避開登高,走向那黃綢般的棧道。滿船的游客蜂擁爬向山頂,逆行的我獨享這一片寧靜的思考。
太陽正落向山頂的樹梢,暗紅的余暉鋪灑在如鏡的湖面,居高臨下,湖中的游船是如此的渺小,碼頭上五顏六色的人群,遠遠地聽不見他們的喧囂。
鮮綠柔嫩的枝葉在身旁輕搖,晚風拂過面頰,一股寒意襲來,突然聯想到了風蕭蕭,我凝望著湖面,這千丈湖底隱藏著當年荊軻怎樣的悲壯?
05.歷史回聲易水寒
陰森的水底好像正回蕩著一種聲音,那是當年太子丹送別荊軻的場面,山還是這山,易水湖當初卻是山谷中的易水河。血紅殘陽下一片白衣隨風舞動,人人面色沉重。高漸離的筑聲合奏,猶如戰鼓激蕩著荊軻,讓他不能自已地反復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響徹河谷,悲涼凄然處,如同吟唱自己在世間的無盡苦難。
太子丹與送行者們都哭成了一片,慷慨激越處,氣貫長虹如同勇士臨陣搏殺,所有的送別者都怒目圓睜,須發頂起了頭上白冠……
荊軻也凝視著殘陽,他看見了自己,為秦國權爭所累,灃京口山洞中一個嬰兒降生,因洞內有一輛破舊的接軸戰車,身處絕境的母親給他取名荊軻。后來歷經滄桑終學成一身武功,成為滿腹經綸的俠客。
他看見了祖輩荊南,忠心耿耿護衛衛鞅變法成功,如何因衛鞅車裂而心灰意冷,悲憤離開時落淚的雙眼。
他看見了父親荊云,帶領一百死士追隨呂不韋,如何以全體的犧牲護送秦公子回國,成就了大秦帝國后繼有人,成就了呂不韋以商謀政。當父親倒在血泊中,臨終前義薄云天,無怨無悔的神情。
這個讓他一言難盡的秦國,祖輩為它前赴后繼,卻又對它怨恨交加。如今強大的秦國最能讓自己施展抱負,然歷史的淵源又怎能讓他釋懷。
多年漂泊后,直到遇見燕太子丹,父輩血液中遺傳的“扶弱鋤強,士為知己者死的基因”,終于激發他,去完成這場名留史冊的刺秦王。
歌聲還在回蕩的時候,荊軻大步轉身登車, 一跺車底,軺車轔轔去了, 哭聲縈繞耳畔,荊軻再也沒有回頭。先人是為了秦國的崛起鞠躬盡瘁,他卻為推翻強秦甘灑一腔熱血!心中的那一絲困惑早已被燕國君臣的期待所融化,其實,義無反顧中又何必留下牽掛!后人有詩云: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按理說秦統一天下是先進推翻腐朽,是民心所向,是歷史車輪的必然。都說知時務者為俊杰,那些阻礙歷史發展的人,怎么還稱得上英雄?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荊軻最終失敗了。幸好他失敗了,如果他真的成功,歷史將會重寫,社會文明的發展將會倒退,他豈不成民族的罪人?其實結果不重要,荊軻一樣名垂千古。也許,他表現出的不畏強權,寧折不屈的民族精神,士為知己者死的俠義情懷!才是為什么被后人敬仰的原因吧!
06.殘陽圣地說我見
惆悵的夕陽撫慰著血色的湖面,身臨其境,回望著遙遠的當年,怎不讓人熱血沸騰,思緒萬千。
當今人吟唱起“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當每個家庭幸福地游山玩水,還有多少人能記住他?
山川不會忘記,留下了易水寒;歷史不會忘記,將他記錄在中華史冊中;民族不會忘記,中華民族的抗爭精神中有他的元素。悲哉,荊軻!壯哉,荊軻!沉醉于胡思亂想的我,俯視著平靜的湖面,順著木棧道走到盡頭。與翻山返回的游客迎面相撞,熙熙攘攘的人流在催促著趕緊乘船,談論著將如何把酒聯歡。
一切又安靜了,我也在寂靜中回返,紅日落山,殘陽點點,很快將是一片黑暗,岸邊清風瑟瑟,船頭紅旗舒張,拉上老伴的手,趕緊登船,時間已經是18:50。
棄舟登岸,開車往回返,還要很長時間。
附近村莊的路邊,一排排露天大鍋爐火正紅,熱氣騰騰,香氣撲面;
馬路邊餐桌游人圍坐,推杯換盞,熱鬧非凡;
如果不是擔心女兒自己在家,我們也會住下來,享受這燈火的燦爛,盛世的歡快!
今天節日出行,遭遇了擁堵的路段,反胃的飯菜,遲到的景點;
但我卻看見夕陽照易水,這片多年期待的山水,難得一見的瞬間:
落日風蕭蕭,勾引出殘陽如血的易水寒;
欣賞荊軻的不畏強暴,俠肝義膽;
享受這太平盛世,珍惜這國泰民安
易縣這片土地,歷史與風景同在,有清西陵的宏偉,也留有郭奉孝的遺言:
有白石山的秀美,也有狼牙山的紅色經典;
有拒馬河水的湍急,也有野山坡百里峽的奇妙與幽暗;
巍巍太行,美不勝收,物華天寶,神人共鑒!
一天往返600公里,花錢受罪,您說這是不是有病?。?/strong>
作者介紹:一家獨行走天下。65后的非主流,愛好旅游,詩書,美食。立足看,恰似五彩深秋葉正紅,感慨那:霜雪過后萬事空!愿只愿:人未老,將青山踏遍;心有余,笑歲月無情!
王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