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關于晨跑與夜跑哪種跑步方式更優的爭論從未停止過。支持晨跑的人認為“一日之計在于晨”,晨跑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有助于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而支持夜跑的人認為,夜晚跑步更能享受安靜的氛圍,空氣含氧量也更高。雖然話題中醫生指出不管是夜跑還是晨跑,都有各自的優勢,但在幫助減肥上,夜跑似乎已經輸給了晨跑。
那么,晨跑為什么更容易減重,夜跑就真的不如晨跑嗎?或許關于跑步的這些事,你該好好了解下。
跑步可謂是當今世界最為流行的體育運動,它的參與門檻很低,但這并不影響它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
說到跑步,很多人腦海中很容易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清晨、朝陽、鳥鳴以及揮汗如雨的跑步者。顯然,在傳統觀念里,跑步=晨跑,二者是完全可以劃上等號的。
不過近年來,夜跑也開始日趨流行。一方面夜跑時的氛圍與晨跑全然不同,另一方面,現在的健康愛好者同樣需要面臨學習和工作,夜晚他們更容易有充足的時間去跑步。那么,在促進減肥上,晨跑真的如專家所說,勝于夜跑嗎?答案是肯定的。
看到這里,很多夜跑愛好者一定會為夜跑鳴不平,別急,夜跑的好處稍后再說。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減肥的本質在于提高基礎代謝,這也是為什么一直提倡“吃動平衡”。
提高基礎代謝有利于能量吸收與消耗的平衡,否則即便減肥成功,也容易反彈。而在晨跑時,人體由于經過一個晚上的新陳代謝,體內的糖原儲存已經所剩無幾。
而在糖原消耗完畢之前,人體是不會去動用脂肪的。糖原越少,就意味著在運動時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晨跑更有助于減肥的道理就是如此。
而在夜跑時,即便體內的食物已經消化了幾個小時,但糖原儲存量也還是要大于早上的,這時進行跑步,減肥的效率往往不如早上。
而且,清晨跑步后,帶來的基礎代謝提升往往能夠持續很久,甚至貫穿一整個日間。不過,除了更有助于減肥外,晨跑的好處還不止于此。
首先,堅持晨跑可以提高意志力,也有助于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對于現在多數年輕人來說,早起要比晚睡困難得多。
而如果能夠堅持晨跑,即便跑步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光是早起跑步這件事就已經很能夠提升意志力。再者,晨跑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晚間的睡眠質量也會相應提高。
雖然夜跑同樣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但卻有造成失眠的潛在風險。所以,堅持晨跑,你將收獲一份更為強大的意志力,以及規律的作息習慣。
另外,晨跑還有利于開啟嶄新的一天。晨跑不僅會讓人胃口大開,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人一天的精神狀態也會因為晨跑而得到改善。至于有助于提高心肺能力、降低血脂這些好處夜跑同樣具有,這里便不過多贅述。
那么,夜跑真的就完全不如晨跑嗎?當然也不是。首先,夜跑時的空氣質量要比晨跑更佳。
晨跑固然很好,但晨跑時的空氣質量卻往往深受夜跑愛好者詬病。在他們看來,早上的空氣不僅污染物更多,而且含氧量也很低。可能大家經常覺得清晨的空氣質量似乎是一天中最好的,但這完全就是個錯覺,與清晨空氣的濕度較高、心理因素有直接關系。
首先,清晨時的空氣含氧量較低。我們都知道植物都要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排出氧氣,但這僅限于有陽光照射的日間。而在夜晚這段時間,植物們也要像人和動物一樣,吸收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所以,清晨的空氣含氧量是遠不及夜間的。
再者,清晨溫度較低,并不利于空氣中的污染物,包括塵埃和顆粒物擴散,如果晨跑的地點沒選對,長此以往可能會患上呼吸道疾病。
除了空氣質量更好外,夜跑還更加自由。對于許多人來說,夜跑并不與他們的工作和學習沖突,而且環境也往往更加安靜。另外,夜跑還能降低人體在紫外線中的暴露時間,避免皮膚受到損害。
不管是晨跑還是夜跑,都有各自的優勢,如何進行取舍完全取決于個人意愿與自身條件。但跑步好處雖多,卻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則還可能給身體帶來傷害。這里先重點說說晨跑與夜跑各自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晨跑。晨跑固然更有助于減肥,因為這時人體儲存的能量較少。但在能量存儲較少的情況下進行劇烈運動,除了能夠收獲體重的減輕外,還可能收獲低血糖。
但先吃早餐再跑步對于很多上班族和學生黨來說又有些不太現實,他們的時間并不允許他們這樣做。所以在晨跑時,帶上一些小零食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選擇巧克力、糖果這樣的高熱量食物,跑步中途可以吃上一些,有助于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然后再說夜跑。夜跑固然要更加自由,但自由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
由于夜晚能見度較差,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會直線上升。所以在進行夜跑時,盡量選擇路面開闊、光線充足的地方,切忌選擇偏遠、僻靜的地方跑步,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此外,穿戴一些可以反射光線的衣物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沒有,也要盡量避免穿深色衣物。
除了要注意安全外,由于夜間溫度較低,跑步后汗液的蒸發會導致人體熱量損失。這時如果不注意保暖,可能會患上感冒。所以,夜跑后及時增減衣物不失為明智之舉。
說完晨跑與夜跑各自要注意的事項外,再說說所有跑步都需要注意的點。首先,跑步并不適合所有人。
雖然跑步有助于提高心肺能力,但如果您近期已經發生過重大心血管疾病,如心梗、心力衰竭等,或者心臟存在先天畸形等等,想要保護心血管健康,靜坐要比跑步更加靠譜。
再有,跑步固然能夠減肥,但它對于大體重者并不足夠友好。對于大體重者而言,下肢本就要承受更大的壓力,這時再跑步,下肢不受傷才怪,尤其是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膝蓋。說到運動損傷,有必要拿出來單獨說說。
有相關研究指出,跑步時或者跑步后發生運動損傷的比例在18%以上,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膝蓋損傷等是最常見的幾種運動損傷。而關于跑步帶來的運動損傷,你需要了解這些。
跑前熱身很關鍵
有些人在開跑前往往不注意熱身,經常一上來就直接開跑。但這樣一來,不管是心臟還是肌肉,都沒法在第一時間“進入狀態”,產生運動損傷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因此,跑前進行適當的熱身與拉伸,對于防止跑步過程中出現的拉傷、頭暈等不良反應很有積極意義。
足部著地方式也有講究
有研究數據顯示,跑步時足部的著地方式也與運動損傷直接相關。在跑步時,下肢在接觸地面時要承受巨大的垂直沖擊力與前后沖擊力,這時足部落地的“姿勢”就顯得很是關鍵了。
有研究表明,跑步時采用前足先著地的著地方式更能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但也有可能增加跟腱炎的發生幾率。
跑步雖好,也要控制“量”和“度”
跑步的過程是克服困難的過程,人體易分泌出內啡肽等使人感到愉悅的激素,而且堅持跑步本身就很容易讓人形成習慣。
但跑步的強度很關鍵,尤其是那些不經常參加鍛煉者,突然進行過高強度的運動,是有可能發生肌肉損傷和橫紋肌溶解癥的。
因此,對于剛開始跑步的人士來說,應該選擇循序漸進的運動策略,不要一上來就進行負荷過高的運動,包括跑步在內。而即便是長期堅持跑步者,也要控制跑步的強度和時長,尤其是在日照時間更長的夏季。
跑步是廣受歡迎的運動方式,對于提高心肺能力、減肥等都有促進作用。而晨跑與夜跑作為兩種不同的跑步選擇,都有其對應的優缺點。而對于減肥人士而言,晨跑時糖原和脂肪的消耗更大,是更優的選擇,但夜跑的好處同樣不能忽略。
不管是哪種跑步方式,都要注意跑前的熱身,并盡量在開闊、有光線的環境下進行。
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