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曲,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名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忽而快,忽而慢;忽而強,忽而弱。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2、 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又名《陽春古曲》,出自戰國《對楚王問》,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它是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點是綜合應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現手法和演奏風格。
3、 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曲譜最早見于李芳園的《琵琶譜》。樂曲通過描寫王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表達了哀怨悲切之情。
4、 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華彥鈞創作的一首琵琶獨奏曲,樂曲表現了作者對不平人世的無限感慨及對命運的態度。此曲經楊蔭瀏、曹安和二位先生錄音并記譜才得以保存下來。
5、 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著名的古代琵琶大套武曲,全曲共分十六段。該曲和《十面埋伏》同樣都是取材于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不同的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此琵琶樂曲沉悶悲壯。
6、 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為古代中國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為琵琶曲中的大文套,由此曲改編的古箏曲名為《春江花月夜》,此曲最遲在十八世紀就流傳在江南一帶。作者佚名。
7、 月兒高
月兒高是一首著名的中國古代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所作年代及作者均不詳,相傳為唐玄宗所作,其產生背景與《霓裳羽衣曲》酷似。
8、 彝族舞曲
王惠然1965年創作的琵琶獨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煙盒舞》。以抒情優美的旋律,粗獷強烈的節奏,描繪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們歡樂舞蹈的場面,音樂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并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深受眾多音樂家喜愛,被改編成古箏、三弦、揚琴、阮獨奏曲及管弦樂曲。
9、 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聶耳于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該曲作為背景音樂。
10、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名《夕陽簫鼓》(又名《夕陽簫歌》,亦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約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解放后,又經多人整理改編,更臻完善,深為國內外聽眾珍愛。
高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