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的干部管理主要遵循“分級管理、下管一級”的原則。
用通俗的話語來說,就是中央管理副部級以上干部,省委管理廳級干部,市委管理處級干部,縣委管理科級干部。
因此,副部級以上干部都是“中管干部”,由中央直接管理、任免,檔案由中組部保管。
但是,部分正廳級崗位比較特殊、位置重要、責任重大,中央也將其納入中管干部的序列,委托中組部保存檔案、管理、任免,這就是所謂的“中管正廳(局)級”。
1、中央候補委員、中紀委委員中的廳局級干部。
2、國家部委的部長助理。例如,外交部部長助理只是一個正廳級崗位,但卻屬于部領導的一員,由中組部任免。
3、國家部委中未擔任副部級實職的黨組成員(黨委委員),如海關總署黨委委員、廣東分署主任,僅授“一級關務監督”銜,而非副部級的“海關副總監”銜。
4、副部級國家局的副職,如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等等。
5、部分副部級單位的副職,如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中國地震局副局長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副部級單位的副職不是中管干部,例如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副職由農業農村部管理,科技日報社的副職由科技部管理,長江水利委員會的副職由水利部管理。
6、群團機關中未擔任副職的黨組成員,以及副部級群團的副職。值得注意的是,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一般都是中管正局級,第一書記、常務書記除外。
綜上所述,能成為中管正廳(局)級干部的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所在的機構、單位肯定是中管單位,基本是正部級規格、副部級規格。
2、所在的崗位至少是單位的領導班子之一(包括黨組成員或部長助理),而非中層的司長。
1、2015年,為了提高紀委監督的權威性、推動反腐工作,中央上移了省紀委副書記(正廳級)的任免權限,明確省紀委副書記的提名、考察以中紀委會同中組部為主。
同時,“中管央企的紀委書記、副書記”以及“派駐紀檢組的副組長”的任免權限也一起上移。
2、2017年,中管實業類央企(國資委監管的“副部級”央企)副職的任免權限也上移到了中組部,成為了“中管正廳(局)級”。
2017年以前,“副部級”央企的副職是由國資委自己任免的,具體由企干一局負責。相應的,落馬時由國資委紀檢組調查,具體如圖:
2017年之后,“副部級”央企的副職是由中組部任免,落馬時由中紀委調查。具體如圖:
3、2021年,31所中管高校副職的任免權限也上移到了中組部,成為了“中管廳(局)級”。
中管高校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副部級高?!保瑫洝⑿iL為中央管理的副部級干部。
但是,“副部級高?!边@一說法并不準確,中管高校不是副部級規格,而是正廳級規格的事業單位!
除了常務副書記、常務副校長高配正廳級,普通副書記、副校長仍是副廳級職務,下設學院的院長仍是正處級職務。
因此,2021年之前中管高校的所有副職是由相應的部委(包括教育部、工信部、中科院)任免的,具體如圖:
但是,2021年之后,中管高校的所有副職開始由中組部任免,出現了中管正局級(常務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和中管副局級(普通副書記、副校長)。
目前,中管正廳級的生活待遇仍然執行普通正廳級的標準,例如工資待遇、車補待遇、住房待遇等等都是相同的。
但是,中管正廳級的工作待遇明顯優于普通正廳級。
以部委的部長助理和司長為例,雖然都是正廳級干部,但是,前者一定擔任部委的黨組成員(黨委委員),屬于部領導的一員,參與部委的重大決策;后者屬于中層干部,負責執行命令。
另外,部長助理可以分管司局,聽取司長的工作匯報,是司長的頂頭上司。同時,部長助理的文件閱讀權限、出差標準等等都和副部長類似,明顯高于司長。
并且,退休之后的差異更加明顯,部長助理會有專門的處室負責保障!
最重要的是,中管正廳級干部的檔案由中組部管理,組織已經提前了解這位干部的方方面面,在提拔副部級崗位時會有明顯的優勢!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