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咱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稀奇古怪的建筑,像什么央視大褲衩、波蘭斜屋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地標性建筑,而我們今天的主角,比起這些建筑更加神奇,這就是比薩斜塔。
相信大家第一次知道比薩斜塔,都是在課本上的一個著名實驗“伽利略實驗”,伽利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而伽利略的成名之作就是在比薩斜塔上完成的。
今天咱們的主角不是伽利略,而是他所在的比薩斜塔。首先,小編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除了比薩斜塔,你還見過傾斜角度這么大的建筑嗎?
事實上,咱們生活中的高層建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傾斜,只是肉眼看不出來而已,不過 大家也不用擔心,我們生活中建筑的傾斜角度都是在安全范圍內的。
而比薩斜塔已經遠遠超過了建筑的安全傾斜角度,干過建筑的朋友都知道,一個高層建筑,如果傾斜角度太大的話,建筑本身的安全是得不到保障的,早晚都會倒下。
然而,比薩斜塔建造至今已經八百多年了,為什么還不倒呢?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探索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位于意大利比薩城,憑借極其夸張的傾斜角度成為意大利最著名的建筑,比薩斜塔于公元十二世紀建造,在這八百多年的時間里,經歷過無數次地震。
世界上絕大多數建筑,在這樣的因素下,就算沒被震倒,也會因為年代久遠變成一座危樓。
而比薩斜塔作為一座斜塔,還依舊佇立在那片土地上,沒有絲毫要倒下的跡象,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咱們就要從它的建造開始說起。
比薩斜塔建造于1173年,它并不是一座獨立的建筑,而是比薩大教堂建筑群的一部分,意大利人民自古以來就信奉天主教,宗教信仰已經深深的刻在他們心里,不過當時信奉天主教的并不止意大利一個國家。
信奉天主教的這幾個國家,都想讓自己成為天主教的圣地,而想要成為天主教圣地,自己國家的天主教教堂一定要宏偉,于是這幾個國家便開始了教堂攀比。
1963年,同為天主教信徒的威尼斯對圣馬克大教堂進行了翻新,意大利一看,這怎么行,于是就在1064年,開始建造比薩大教堂,但是由于戰亂,比薩大教堂一建就是一百多年。
直到1173年,才開始建造比薩大教堂建筑群的最后一個建筑,也就是比薩斜塔,工程師在比薩斜塔建造到第三層的時候,突然感覺有點不對勁,于是就用工具測量了一下,發現比薩斜塔向北偏了0.2度。
0.2度在我們看來并沒有大礙,但是對于這么這種神圣的建筑來說,絕對是不可原諒的,于是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工程師決定停止比薩斜塔的修建,等找到解決方案后再建。
結果在這些工程師去世之前,都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一百多年后,有一位自認為比較聰明的工程師包下了比薩斜塔工程,他認為比薩斜塔往北偏,在修建的時候再把它往南偏,比薩斜塔傾斜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說干就干,1272年,這位工程師帶領他的團隊開始對比薩斜塔的修建,然而,他鬧了個更大的笑話。
比薩斜塔第二次的修建速度非常快,僅僅12年的時間,就從原來的三層修建到第七層,經過這次修建,比薩斜塔是不往北偏了,但是他又開始往南偏,而且傾斜的角度比之前還大,達到了1度。
這下這個工程師也懵了,一邊撓頭一邊嘀咕,怎么和我想的不一樣呢?意大利的人民在看到搖搖晃晃的比薩斜塔后,也震驚了,建筑還只能這樣建!真是小刀喇屁股——開了眼了。
沒有辦法啊,這都修建到最后一層,就差封頂了,總不能再停工吧,于是便開始最后的封頂工程,直到1372年,比薩斜塔才算是初步完工,經過測量發現,比薩斜塔的傾斜角度變成了1.6度。
比薩斜塔就這樣顫顫巍巍地佇立了四百多年,1871年,意大利又對比薩斜塔做了一次測量,這次的傾斜角度更離譜,已經達到了5度,如果再不解決,用不了多久,比薩斜塔就會徹底倒下。
于是意大利地質學家和建筑工程師們,對比薩斜塔的地基展開了研究,結果發現比薩斜塔一側的地下竟然不是厚實的土地,而是水,怪不得比薩斜塔會逐漸傾斜呢!
清楚了比薩斜塔傾斜的原因,這就好辦了,比薩斜塔往哪個方向偏,他們就把相反的方向的土壤掏出一部分,這樣的方法雖然方便,但是不是長久之計,于是意大利又開始研究更好的方案。
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又對比薩斜塔進行了數次維護,可以說,比薩斜塔能夠屹立不倒,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常對其維護,其實,比薩斜塔現在這個狀態挺好的,如果真的把它扶正了,世界上就少了一個神奇建筑。
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