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歷史上關于“春秋五霸”的說法有好幾種,如《史記索隱》中說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而《荀子·王霸》中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其余的說法還有幾種,我們一一列舉。
1、齊桓公
姜姓,呂氏,名小白,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三子,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在位43年。在鮑叔牙輔助下即位,起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齊國強盛。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晚年任用小人,致使齊國內亂,死后67天才被發現。
2、晉文公
姬姓,名重耳,晉獻公之子,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17年。因驪姬之亂被迫流亡19年,輾轉狄、齊、秦等八個國家,后在秦穆公幫助下回國即位。即位后推行改革,國力大增,打敗強楚,稱霸諸侯,被周襄王封為“侯伯”。
3、秦穆公
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在位39年。在位期間任用百里奚、蹇叔等治國,與晉文公結秦晉之好,辟土千里,稱霸西戎,被周襄王命為“西方諸侯之伯”。
4、楚莊王
羋姓,熊氏,名侶,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在位23年。任用孫叔敖、伍舉等整頓改革,國力增強。邲之戰打敗了強大的晉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
5、宋襄公
子姓,名茲甫,宋桓公之子,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在位14年。齊桓公死后,齊國內亂,宋襄公率領衛、曹、邾等四國擁立齊孝公即位,欲效仿齊桓公成就霸業,與楚軍泓水之戰中因一味追求仁義而敗北,次年病逝。
6、吳王闔閭
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吳王諸樊之子,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19年。通過專諸獻魚刺殺了吳王僚,在伍子胥等人輔助下即位,任用孫武為將,五戰五勝,攻克楚郢都。后在與越國之戰中受傷而死。
7、越王勾踐
姒姓,名勾踐,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公元前464年在位33年。越王勾踐三年被吳國打敗,被迫求和,臥薪嘗膽13年,在范蠡、文種輔助下終于戰勝吳國,稱霸諸侯。
8、鄭莊公
姬姓,名寤生,鄭武公之子,鄭國第三任國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43年。在位期間平叛共叔段之亂,繻葛之戰中擊敗周、虢、衛、蔡、陳聯軍,后又擊敗宋、陳、蔡、衛、魯等國聯軍,國力空前強盛。《辭通》中將其列入五霸之一。
9、晉襄公
姬姓,名歡,晉文公之子,公元前627年—公元前621年在位7年。期間于崤之戰和彭衙之戰中打敗秦國,又在汦水之戰中擊敗強楚,繼其父晉文公之后成為中原霸主,垂拱而治,將晉國霸權再次推向高峰。《鮚崎亭集外編》中將其列入五霸之一。
10、晉景公
姬姓,名據,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公元前599年—前581年在位19年。期間在柳棼之戰和穎北之戰先后擊敗楚莊王率領的楚軍,邲之戰中被楚莊王打敗,后在鞌之戰中擊敗齊國,又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結束楚莊王霸業。《鮚崎亭集外編》中將其列入五霸之一。
11、晉悼公
姬姓,名周,晉襄公曾孫,晉厲公的侄子,公元前572年—公元前558年在位15年。期間重輔臣,和戎狄,挾天子而令諸侯,聯宋納吳,九合諸侯,將晉國霸業推至全盛。《鮚崎亭集外編》中將其列入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指的是東周春秋時期中原大地先后出現的五位霸主,但根據不同的記載,實際算下來卻有11位。不管怎樣,他們變革圖強,稱霸諸侯,各領風騷幾十年,勢頭勝過周王室、蓋過各諸侯,也算是頂級政治風云人物了。
劉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