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的第二大長河,以及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黃河一直都充滿著東方的神秘色彩。古往今來,誕生過很多關于黃河的故事。而我們熟知的大禹治水其實治的就是黃河。
黃河的總長度將近5464公里,幾乎橫貫半個中國。
因此,黃河的河水中伴隨有大量的泥沙。
這樣的泥沙不斷地積攢,最終會全部流入渤海。
雖然黃河整體的顏色是土黃色,但是黃河的源頭還是十分清澈的。
當黃河流經第一個支流的時候,顏色才開始逐漸地發生改變。那么黃河的源頭在哪里呢?
其實,早在古代,人們就對黃河產生了很強的好奇心,最早可以追溯到堯舜時期。
但由于當時并沒有出色的交通工具,大家對于黃河的了解也只停留于表面。
到了漢代的時候,人們開始挖掘黃河源頭的秘密。
從張騫出使西域時,人們就推測,黃河的源頭位于葉爾羌河。但這并不是正確的黃河的源頭。
黃河在流經葉爾羌河之后會潛入地下,在流經一段時間之后又會重新流出地表。因此,黃河的源頭還有待重新的發掘,一直到了唐代,才有了新的進展。
由于唐朝的繁榮與擴張,一些偏遠地區也逐漸地納入到了唐朝的版圖。
當與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進行往來的時候,就會借用到黃河。因為這是通往青藏高原的重要道路。
也就是在這時,人們對于黃河的源頭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
一直到了元代和清代,人們通過不斷地探尋,才將星宿海定位黃河的源頭。
在清朝之后,很多西方國家,也對我們中國的黃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擅自來到中國進行考察和研究。
并通過引用歷史宣稱自己第一個發現了真正的源頭。
實際上,這批西方隊伍只是為了表現自己,并沒有什么成果出來。到了新中國成立后,經過科考隊不斷地探查,確定瑪曲為黃河真正的源頭。
然而,這樣額說法其實還是有點不準確。
在1978年,通過不斷地翻閱史料以及對青海地理位置的考察,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卡日曲才是黃河的正源。
雖然這次的考察掌握了大量的證據說明了卡日曲河為真正的源頭,但國內很多學者仍然認為瑪曲才是真正的源頭。有關黃河之源的爭論一直到今天都還在繼續。
但不論如何,歷經各個朝代的不斷挖掘,黃河真正的源頭也終于浮出了水面。作為黃河的源頭,大家的腦海中一定都是河水翻涌的畫面。
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
卡日曲河看起來只是一條稀松平常的小河,如果不提及的話,大概只會把他當成一個小水潭。
但正是這樣的一個小水潭經過時間的沉淀,成為了一條舉世聞名的大河。
初看到黃河之源的時候,其大小僅碗口大的5個“龍眼”。
而這樣小的一個源頭中,卻有五個龍眼。這五個龍眼不斷地向外噴水。但即便如此也十分的不起眼。
很多人好奇,這樣小的一個源頭,是如何流出那么多的水呢?并且還能夠流經大半個中國而不衰。
其實,他的水大部分都位于地下當中。
由于黃河的源頭地處于青藏高原,因此氣候十分的寒冷,常年冰雪覆蓋。因此,黃河水的主要來源是冰雪融化之后所產生的。
然而冰雪融化所產生的水并不足夠形成黃河完整的流域。因此,常年的降水也是黃河水源的一大部分。由于氣候寒冷,降水幾乎很少會進行蒸發,而是直接匯入了黃河。
除此之外,黃河的第三項水源就是卡日曲河下面蘊含的極為龐大的地下水。
這可以說是一個自然的奇觀,因為比如占據天時地利,才能恰到好處地形成這樣的一條河。
那既然黃河之源這么的出名,為什么很少見到人們來這里進行旅游呢?
甚至這樣一條短小的卡日曲河,都不允許外人靠近。其實,這也是為游客的安全考慮的。
卡日曲河再怎么窄小,他也是黃河的源頭。
那么他的能量肯定不只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經過科學家的嚴密測量發現,卡日曲周邊的土壤十分的松軟。
這也正是因為卡日曲河下方,蘊含有龐大的地下水。
常年的水資源沖刷,導致周邊的的土壤形成了像沼澤一樣的地帶。幾個人站在上面可能還可以承受得住。
但如果開發成旅游景點,幾千幾萬個人同時站上去,那么恐怕這片土壤會立馬坍塌。
因此,這里也被列為了重點保護地帶。能形成黃河這樣的景象,可以說是大自然的杰作。
因此,任何一點土質,水質的變化,都有可能形成蝴蝶效應。
最終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黃河源頭的枯萎,最終導致黃河的消失。
由此可見,黃河看似龐大,卻又十分的脆弱。
另外,黃河未處于青藏高原,人的體質很難適應這里的氣候。再加上高原反應,一不小心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代價。
由于這里較少被人所開發,因此野生動物也會經常性地出沒。可能這些野生動物并不會傷害人類,但人類可不一定不會傷害這里的野生動物。
在某些人的貪欲下,這里很有可能變成一個捕獵場,用于謀取巨大的利益。所以,雖然黃河之源出名,但也禁止人們進行參觀。
這也是我們大家對母親河的保護。
一旦被開發成旅游景點之后,那么景區的改造是必不可少的。
大量的建筑在這里建立,將會對黃河的土質結構造成極大的破壞。而這樣的破壞是不可逆且永久性的。
黃河的故事有很多,但也正是這越來越多的故事,才促使我們不斷地去探尋黃河真正的奧秘。雖然黃河的源頭并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么驚艷,但其歷史意義確實無與倫比的。
我們在看到黃河之源的時候,腦子里面一定會想象這樣小的一個水潭是如何成為一條大河的。
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些景象不是科學能夠解釋的。
但不管怎樣,黃河大半的秘密總算是被我們解開了。
其實不僅僅是黃河,很多自然奇觀都是通過不斷的巧合,偶然才能夠形成的。作為我們中國人民的財富,我們更應該好好地守護。
李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