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李玫瑾教授說:
“在孩子的成長中,需要形成一種敬畏感,在他們犯錯的時候,給予懲罰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保護。
因為只有受到過懲罰,他們才能懂得錯誤行為的后果,然后產生敬畏之心,以后不敢再犯錯。”
以下是《人民日報》推薦的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每位家長參考。
1、罰坐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小學階段也是孩子最淘氣、頑皮的時期。
他們精力旺盛,體力充沛,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當孩子犯錯時,這種“罰坐”的懲罰方法,會讓他們覺得很不舒服。
這樣不僅起到懲罰效果,還會鍛煉孩子的耐心,培養出有韌性的孩子。
2、罰站
罰站讓孩子學會自我反省、反思。
但要注意,這個懲罰方法要建立在家長的決定是正確的基礎上。
并且要讓孩子知道,他為什么會被罰站。
更要注意,罰站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分鐘到20分鐘即可。
也不能一點小事就罰站,要根據錯誤的嚴重性,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3、規勸
孩子做錯事情,是無心之失時,最好是選擇規勸的方式。
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用心感受他的情緒。
了解孩子對整個事情的看法和意見,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進行規勸。
千萬不要大聲呵斥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通情達理,學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4、畫畫
如果孩子出現罵人、打人等不良行為。
父母可以懲罰孩子畫畫,這種方式能夠磨礪孩子的心性。
讓孩子冷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犯了什么錯,為什么會懲罰他。
而且父母還能從孩子的畫中,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走進孩子內心。
不僅如此,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專注能力,對個人的成長也是有促進作用的
5、做家務
讓孩子做家務,看似是在懲罰,實則是鍛煉孩子的責任感和能力。
首先,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恩,培養責任感。
其次,可以鍛煉孩子的多項能力,比如說動手能力、整理能力等。
最后,做家務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提高智商更加聰明。
這是一種科學的懲罰手段,各位家長一定要學會這種一舉兩得的教育方式。
6、排豆子
孩子缺乏耐心,這種情況很普遍。
做事情時容易出現三分鐘熱度,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馬上求助他人。
針對孩子耐心不足等狀況,可以用“排豆子”的方法來懲罰孩子。
同種顏色排一起,或者是同種大小排一起。
要注意,既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也不能讓孩子感覺過于簡單。
7、看書寫字
如果孩子有說謊、順手牽羊、暴力傾向等不良行為。
父母需小心,孩子這樣會越來越叛逆,容易步入歧途。
這時候,可以采取“看書寫字”這一懲罰手段。
看書寫字,可以幫孩子釋放負面情緒、轉移注意力。
等孩子情緒平復下來,再與其慢慢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有過這樣的論斷:
“合理的懲罰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當然,我們必須正確對待“教育懲罰”,講究懲罰的藝術和方法。
不打不罵,“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父母必讀,養出優秀孩子!
李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