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羅馬和古希臘是什么關系
以前歷史書告訴我們古羅馬是古希臘的繼承者:由于亞歷山大生前將古希臘先進的文化帶給了這些他曾占領的地方,并且一直在促進地中海與西亞、北非的文化大融合。所以希臘文化也就一直影響著這些地區,這就是所謂的“希臘化”時期。就是這個原因使羅馬在接替亞歷山大統一了這些地區之后,能夠順利地接納古希臘文化的成果并進一步吸收和發展。
公元前27年,凱撒的繼任者,當時的“羅馬一哥”屋大維將羅馬由共和國改造成了帝國,號稱“奧古斯都”。這時羅馬的國力空前強大,之后直到公元3世紀這300多年的時間里,經過羅馬多位皇帝的輪番治理(其實就是搶地盤—搶奴隸—搞建設—奴隸不夠了繼續搶奴隸—搶地盤的不斷循環),使得古羅馬的國力達到了頂峰,這段時期也是古羅馬建筑最繁榮的一段時期。以羅馬城為中心,各種大型的公共建筑在其所管轄的地域內遍地開花結果。

二、古羅馬的建筑
1、如果說古希臘留給后人最寶貴的建筑遺產是柱式;那么古羅馬留給后人的就是偉大的拱券技術。
拱券技術的發展直接使得建筑可以被建造得更加高大,形成比古希臘建筑更高大的內部空間,這也為古羅馬大量的公共浴場、劇院、角斗場等需要大空間的建筑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
2、古羅馬人在保持拱券結構的基礎上,用柱式的樣式來裝飾它。
用柱式的手法去裝飾墻面,把拱券做在柱式的開間里,整個券從上到下也用柱式的裝飾手法。這種做法叫作“券柱式”。

3、維特魯威與《建筑十書》
古羅馬流傳下來唯一的一本建筑學經典著作就是《建筑十書》,它的作者是古羅馬的軍事工程師維特魯威。
這是一個像達·芬奇一樣的全才人物,熟練掌握希臘語,對建筑、市政、機械、幾何學、物理學、天文學、哲學、歷史、美學、音樂等方面的知識都有所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