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農歷七月七,是個浪漫的日子,更是一段感人淚下的愛情故事,是古代女子的節日,祈求婚姻美滿,幸福的生活。為此,流傳著許多浪漫有趣的傳統習俗 。其中,以七月七祭拜織女為主線,形成各種祭拜活動,看看你知道多少。
1、拜織女
七月初七,是一個充滿浪漫的日子,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一天,被稱為七夕節,一個祭拜織女的日子。
據說,七月七日是織女的誕辰,她被人們視為紡織女神,可以賜予人們智慧和巧藝。因此,到了這天晚上,尤其是少女們相約一起祭拜織女,祈求心靈手巧和美好姻緣。
這一天,少女們非常珍重,進行齋戒和沐浴,提前準備完畢。到了晚上,在月光之下,少女們開心快樂的忙碌著,準備好豐盛的祭品,尤其是要準備好紅棗、花生、桂圓、瓜子等,并插上漂亮的鮮花,一起焚香祭拜。
而后,大家圍坐在一起,仰視星空,面對織女星,默默許下心愿,乞求女神賜予技藝和愛情,更希望婚姻幸福美滿,早生貴子。
2、拜七姐
七月七,民間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活動,其中七娘會非常盛行,在廣東等地被稱為“拜七姐”,儀式更加隆重。
七姐,也就是七仙女,指的是織女,在民間,“拜七姐”,基本和拜織女寓意相同,也是祈求婚姻美滿,幸福生活。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不盡相同。通常,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
在六月份,提前將一些稻谷、麥粒等泡碗里發芽;到了七月準備更加忙碌,還要竹扎紙糊一座鵲橋。
制作各種精美漂亮的工藝品;到七夕夜,按上八仙桌,擺上精美的瓜果和女紅巧物等等,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盡顯女兒們的巧藝。
還要舉行一系列的慶?;顒?,進行各種游戲。如穿針乞巧、吟詩作對、唱歌跳舞、彈奏樂曲等等,無不興高采烈,歡天喜地,直到深夜才意猶未盡離去。
3、拜七娘媽
據說,在閩南和臺灣等地,流傳著這樣的習俗,七夕節,也是“七娘媽”的誕辰日,是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女神。
相傳,七娘娘是王母的第七掌珠,尊稱為“七娘媽”,也就是“七星娘娘”,也有的特指織女,民間傳說不一。但是,可以肯定,七娘娘是兒童的保護神,特別是女孩子的保護神。這天,流行著一種“成人禮”,當孩子滿15歲時,父母帶著他們到七娘媽廟答謝,并供奉禮品,感謝庇護和保佑。
七娘媽不僅是小孩子的保護神,而且還是一對對情侶的保護神,保佑他們喜結連理,百年好合。
4、拜魁星
過去,人們崇拜星宿,認為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許多能人志士都是星宿下凡,能力非凡。為此,人們非常崇拜各種星宿神仙。
魁星就是魁斗星,二十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就是魁星?!翱恰毕当倍芬恍撬廾?,在古代認為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當然也是莘莘學子最崇拜的神,祈求自己學業有成,金榜題名。
在民間,農歷七月初七,又被稱為“魁星生日”,在這一天,人們不僅拜織女,也是祭拜魁星活動的日子。準備好豐盛的祭品,進行祭拜,保佑金榜題名,一舉奪魁,名揚天下。
5、七夕乞巧
在祭拜活動之際,這一天,還有許多七夕乞巧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比如有大家經常聽到的“穿針乞巧”、“對月穿針”、“蘭夜斗巧”、“喜蛛應巧”和“投針驗巧”等活動。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就是比賽穿針引線,看看誰穿七孔針,穿得快,誰就贏。“對月穿針”,是七月初七晚上,祭拜織女星后,對著月亮穿針引線,誰快誰是巧手。 “蘭夜斗巧”,七月為“蘭月”,七夕晚上為蘭夜。少女們在一起學習穿七巧針,相互傳授技巧。
還有喜蛛應巧,很有意思。七月七,把捉到蜘蛛放到小盒子里,天亮打開;看看誰的蜘蛛網密,則為巧多。七夕節,這些乞巧活動是不是很有意思!
結束語
七月七,是女孩子祭拜織女的日子,也是向她乞求靈巧的時候。在民間,有豐富多彩的傳統活動。
記得小時候,老人說,到了七月七晚上,牛郎織女踏入愛河,有說不完的悄悄話。如果你到瓜果架下,就能聽到他們說的對話,是不是很神奇。有興趣的不妨去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