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喝酒是中國傳統習俗,不管是走親訪友還是聚會,都會有喝酒的習慣,而在我國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酒文化,在國內大部分朋友喜歡喝白酒,喝白酒也是我國特有的文化之一,但是,喝酒之后不能開車,這是所有車主都必須遵守的規定。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目前,我國對酒后開車管理越來越嚴格,醉駕也被納入刑法之內,那么,什么情況下屬于酒駕、什么情況下屬于醉駕呢?下面我們介紹一下酒駕、醉駕的標準:
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屬于飲酒后駕車,醉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為醉酒駕車。
酒駕、醉駕的處罰標準又是什么呢?
面對如此嚴厲的處罰,大部分車主喝酒之后不選擇開車,眾所周知,喝酒之后我們大腦反應會變慢,手腳動作變得遲緩。
當我們遇到緊急情況時來不及作反應,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喝酒之后禁止開車,那喝酒之后多久能開車?交警:超過這個時間,可以放心駕駛!
喝酒之后多長時間可以開車,這并沒有確定的時間,但可以參考下面幾個因素:首先就是看酒精濃度,我國白酒有很多種,而酒精濃度也不一樣,比如38度、42度、52度等等,一般情況下,酒精濃度越高,我們解酒所需時間就越長,比如38度白酒需要5個小時,而42度可能需要7個小時。
其次就是喝得多少,喝酒的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就算是酒精度數很低的果酒,喝多了之后也會產生醉意。
所以,喝酒越多所需的解酒時間就越長,比如半斤38度白酒和1斤38度白酒,如果喝半斤38度白酒需要6個小時,如果喝1斤38度白酒可能需要9個小時。
最后就是自身酒量,每一個人的酒量都不同,有些人喝1斤白酒沒事,而有些人喝半斤白酒就醉了,所以,酒量越大解酒時間就越短,酒量小解酒時間就越長。
當我們喝酒之后產生了醉意,并且不是大醉的時候,可能需要8、9個小時才能解酒,最好休息10個小時再開車。
如果是解酒很慢,也很容易喝醉,那么我們休息的時間就要長一些,比如休息12個小時之后,可能就不會有酒駕的嫌疑,一般情況下,休息12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新陳代謝,如果休息之后還感覺有些頭疼或者頭暈,這時可能沒有完全醒酒,所以這時不要著急開車。
總而言之,不管喝酒之后休息多長時間,一定要確保我們完全醒酒,才能安全駕駛,在此提醒大家,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喝酒之后一定不要開車,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一定要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考慮。
王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