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5年,國際聯合國小姐選美大賽中國區總決賽在廣州拉開帷幕,無數身材窈窕、氣質優雅的女孩在舞臺上一展風采。當整個比賽結束頒獎之際,一項“最美蝶變獎”的稱號授予了一位特殊的麗人。不同于其他參賽選手,這個女孩在幾年之前還是男兒之身,“蝶變”兩
2015年,國際聯合國小姐選美大賽中國區總決賽在廣州拉開帷幕,無數身材窈窕、氣質優雅的女孩在舞臺上一展風采。
當整個比賽結束頒獎之際,一項“最美蝶變獎”的稱號授予了一位特殊的麗人。
不同于其他參賽選手,這個女孩在幾年之前還是男兒之身,“蝶變”兩字記述了她破繭成蝶的不易歷程。
如今,她的名字叫做劉婷,但在此前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劉霆”這個男性化的名字,才是她一直以來的身份標識。
苦難作“繭”
當春天的第一縷清風吹拂過浙江湖州的土地,劉霆也跟隨著春姑娘的腳步,降生在了一個溫馨的家中。
八十年代的中國,正是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萬物競發、勃勃生機的市場經濟與國企轉型、工人下崗的迷茫潮流相互交織。
劉霆的家庭也經受著這樣的時代變動,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劉霆的父親來到一家單位打工,而母親則在效益不佳的縫紉廠繼續上班。
三口之家的經濟雖然略有拮據,但好在相互陪伴之下,生活中依然充滿溫馨。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劉霆度過了一段平穩的童年時期。
但命運似乎對劉霆有著不一樣的安排,在他從小學開始,一項舉動便引起了父親的反感。
作為一個男孩,劉霆的父親希望他能有雷霆萬鈞的男兒氣概,就算是頑皮淘氣也是小孩的本能。
但劉霆的性格卻和父親所希望的截然相反,當其他男孩滿大街飛奔玩耍的時候,他總是躲在屋子里擺弄女生喜歡的玩偶、皮筋。
與此同時,劉霆天生便長了一副清秀的面容,閃亮的眼眸和白凈的皮膚,讓鄰居常常將他認作小姑娘。
起初,父親對此還沒有過多的想法,但當一次偶然情況下,他發現自己的孩子穿著裙子,涂著口紅暗自欣賞時,擔憂與憤怒涌上了心頭。
為了讓劉霆看起來更加“正常”,劉霆的父親強行沒收了他所有玩偶,并且將他的頭發剪成了“寸頭”。
因為這件事,劉霆還曾哭哭啼啼了好多天,直到頭發重新變長。
家庭中的嬉笑打鬧不過是生活的序曲,在劉霆13歲那年,一場巨大變故卻徹底讓這個家失去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在一次診療中,劉霆的母親被查出了患有“尿毒癥”,而父親此時才剛剛經歷又一次被迫下崗。
這讓劉霆的家庭一下陷入了萬丈深淵,本就不富裕的經濟條件,瞬間就要面臨天價的治療費用。
“尿毒癥”一直以來都被稱為不治之癥,除了換腎手術能徹底根治外,其余時間都要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在醫院里,使用透析療法要支付天價的費用,但在生命面前,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家人為了挽救劉霆母親的生命,變賣掉了全部家產,借遍了所有親朋好友,但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沉重的家庭負擔讓劉霆的父親無比崩潰,沒人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合適的腎源,也沒人知道在此之前還要花費多少錢。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劉霆的父親選擇了悄悄離開,在自己與家庭的選擇題中,他選擇了前者。
父親的離家出走讓這個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年僅十幾歲的劉霆不得不開始承擔這命運安排的磨難。
家徒四壁的狀況讓他不得不四處打零工賺錢,但他內心也十分明白,只有上學讀書才有可能徹底改變家庭的現狀。
白天的時候,劉霆在學校中和其他孩子一樣讀書,放學后便會到街邊餐館做小工,晚上再點燈熬油完成作業。
無比艱難的生活,給劉霆的人生編織了一層厚厚的“繭”,束縛住了他的個性,也束縛住了他前行的腳步。
因為要照顧母親,劉霆的生活里再也沒有了玩樂,也失去了所有的社交,治好母親的病成了他繼續生活的動力。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05年,因為這一年,劉霆竟然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以不錯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模范男孩
換做其他的家庭,金榜題名無疑是莫大的喜事,但對于劉霆的家庭來說,這卻成為了這個家庭的又一個負擔。
一方面,家里沒有多余的錢來供他上學讀書,另一方面,劉霆的母親也需要她每天抽出時間照顧。
現實的種種困難讓劉霆心中產生了擔憂,甚至一度想要放棄學業,但還好學校給予了他溫暖的幫助。
校方在得知劉霆的情況后,主動提出減免學費,同時給了劉霆一份在學校勤工儉學的工作機會。
終于,劉霆再次獲得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他背起了已經無法行走的母親,坐上了前往大學校園的列車。
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劉霆在學校旁邊租了一間極為簡陋的廉租房,用他并不寬闊的肩膀,支撐著母親活下去的希望。
每天早上不到5點,劉霆就已經開始在家中的廚房忙碌,為母親做好早飯后,又趕忙去學校上課。
到了中午,劉霆沒有片刻的休息時間,立馬要飛奔到學校食堂,完成自己的兼職工作,再給母親帶一份飯回家。
有時時間實在來不及,劉霆就只能背著母親進入校園,利用課間休息時間給母親打針、喂藥。
俗話說,久病成醫,在陪伴母親接受治療的這幾年時間里,劉霆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醫療知識。
為了節省去醫院的時間和費用,劉霆經常在深夜為母親熬藥,用血壓計、電療儀時刻關注母親的身體狀況。
暑去寒來,劉霆背著母親上學的身影成為了校園中獨特的符號,他的經歷和故事也開始被更多人知道。
當浙江一家報社得知這一消息后,主編團隊成員無不被劉霆的孝心所打動,當即決定要為他寫一則專欄文章。
而正是這一行動,徹底改變了劉霆今后的人生歷程。
隨著報紙的印發,劉霆的故事也被全國人民所得知,他身上孝順堅強、樂觀努力的品格,讓所有人都為之產生惻隱之心。
慈善醫療機構在看到這則文章后,主動找到了還住在陰暗潮濕屋子中的母子二人,表示會無償提供醫療援助。
緊接著,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不斷自發組織募捐,極大地減輕了劉霆家庭的負擔。
更加幸運的是,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在此時正好找到了匹配的腎源,主動提出為劉霆母親免費換腎。
這個天大的好消息無疑是將劉霆一家從苦難的深淵中拉了出來,母子二人再次點亮了生活的希望之光。
隨著手術的順利進行,躺在床上多年無法行動的劉霆母親,終于能夠再次下地行走,逐漸向康復的對岸邁進。
背著母親上學的劉霆,也終于可以將母親從他瘦弱的脊背上放下,重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2007年,在全國道德模范評選活動中,劉霆以極高的票數榮獲了這一稱號,甚至榮幸地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古有黃香溫席、臥冰求鯉的孝心故事,今有劉霆背母上學的感人事跡,孝順這件事是印刻在我們民族骨髓中的基因。
為了讓其他人學習這樣可貴的精神,浙江省將劉霆評為了“浙江十大孝心好兒女”,各種各樣的表彰大會也隨之而來。
在外人來看,劉霆的生活終于走到了柳暗花明的一天,但對于他來說,鋪天蓋地的贊譽背后,卻有一個秘密讓他內心感到無比刺痛。
破繭成蝶
外界熙熙攘攘的贊美聲中,總是不乏有類似“好男人”、“最值得嫁的丈夫”、“大孝子”這樣的稱呼。
表面上看,這些話語沒有任何不妥之處,但在心思細膩的劉霆看來,大家似乎始終在提醒他:他是一個男孩。
從幼年開始,劉霆就對女孩子的東西十分青睞,玩耍中也總是和女生結伴而行。
就算是父親此前粗暴地制止,也沒能改變他內心對自己的認識。上天給了他男生的性別,但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屬。
外界的聲音和內心的呼喊相互交織,這種矛盾的狀況讓劉霆感到萬分煎熬,甚至焦慮到無法入睡。
在連續幾天的失眠之后,劉霆的母親擔心他的健康,決定帶著劉霆去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
坐在安靜的診斷室內,劉霆終于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向醫生敞開心扉傾訴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幾小時后,大夫在病歷本上記錄了劉霆的病癥——先天性異性病。
說這是一種病,其實并不準確,嚴格意義上講這只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性別有著不同的認識,心理上不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強行干預矯正或者長期壓抑這種想法,都會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
最好的解決方法應該是順應患者內心的想法,幫助他正確認識自己,如果他希望改變自己的性別,那就應當給予必要的支持。
在得知醫生的建議后,劉霆的母親理解了孩子內心深處的世界,也明白了他心理壓力的真正來源。
在一次深夜長談后,劉霆的母親同意了孩子進行“變性手術”的想法,并且鼓勵他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
2014年,劉霆召開了一場發布會,訴說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并且堅定地表示要進行變性手術。
一時間,他的言論激起了網絡世界的千層浪花,網友對劉霆的行為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
有人對劉霆的勇敢表示支持,有的人卻無法理解劉霆的行動,但無論大家如何議論紛紛,劉霆的想法已經不會再被動搖。
不久之后,一家廣州的整形醫院主動聯系到了劉霆,表示愿意為他提供醫療幫助。
在手術開始前的一段時間里,韓國第一變性美女河莉秀也聽說了劉霆的故事,主動跑來中國看望劉霆。
河莉秀向劉霆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并且送給劉霆一雙閃亮的高跟鞋以及一套純白無暇的婚紗。
變性手術作為整形手術中最難的一項,需要進行大大小小20多次開刀與縫合,才能達到患者的要求。
整容醫院為了讓劉霆圓夢,院長不僅親自操刀,還找來了韓國頂尖的整形專家團隊,共同制定了一套只屬于劉霆的手術方案。
半年時間里,劉霆沒有離開過醫院,從面部五官到身體軀干,手術刀一次次劃過皮膚,就像劃破了附在她身上厚厚的“繭”。
終于,當所有的手術結束之后,劉霆迎來了自己的新生,像鳳凰涅槃一般重新面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我本佳人
擺脫了性別焦慮的煩惱,劉霆迎來了破繭成蝶的人生,當他再次站到公眾面前時,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劉婷。
整形醫院為了恭喜劉婷的手術成功,特地舉辦了一場慶功會,會議上,院方別出心裁地制作了一張“車票”。
車票上始發站的名字為“劉霆站”,而終點站為“劉婷站”,這一個字的變化,記錄了劉婷二十多年的艱辛時光。
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她也總會恍惚。不過,這倒不是因為后悔,而是感慨,如今的模樣,一定是她8年前所不敢想的。
8年的時間,從她出現在大眾眼前,到蛻變成一個女人,這一路走來,劉婷面對了太多的爭議。
不過,她倒是十分感謝8年前的自己,她因背母求學而出名,這才獲得了無數人的幫助,甚至圓了自己多年的夢。自此,她要開始新的生活了。
性別從來不是界定一個人品格的標準,劉婷的父親身為七尺男兒,卻在家庭的危難時刻選擇拋妻棄子。
而外表為男子,內心為女性的劉婷,卻勇敢地肩負起了家庭的重擔,并且一走就是十幾年的時間。
重獲新生的劉婷繼續直面著生活中的閑言碎語,哪怕是最惡毒的詛咒,在她看來都不過是耳旁細微的風聲。
撕掉那一張男子的面紗后,劉婷開始學著做一個真正的女性。
那些她曾經羨慕的女子形體課、舞蹈課,終于可以得償所愿的大膽參加,不用考慮外人鄙夷的目光。
除此之外,劉婷從小就希望能參加一次選美比賽,大大方方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獨特魅力。這次,她也終于看到了一絲曙光。
那時,國際聯合國小姐選美比賽正在召開,劉婷果斷選擇報名參賽,不管結果如何,都是滿足了自己兒時的夢想。
備賽階段,劉婷每天都會參加多個培訓課程,從臺步訓練到拍照定格,每一個細節都被她反復練習。
老天不負有心人,劉婷不惜汗水的努力換來了突飛猛進的提高,從預賽開始,她就以出色的成績不斷通過審核,一直“殺”入了決賽。
天生清秀的面容和姣好的身材讓外人根本無法看出,她曾經是一個男人,氣質出眾的劉婷得到了評委們的一致認可。
在決賽中,當劉婷穿著一襲長裙,邁著自信的步伐走到舞臺中央時,聚光燈下的她贏得了世界的目光。
劉婷出色的表現贏得了“最佳蝶變獎”,她成為了我國變性女性參加選美比賽獲獎的第一人,夢想真的照進了現實。
傳奇跌宕的人生歷程中,劉婷經歷了太多外人所難以理解的艱辛,也終于看到了常人難以觸及的風景。
閑暇時刻,劉婷總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慈善活動,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回饋社會曾給予她的幫助。
回顧過往的苦難與夢想,劉婷有太多的心里話想說,為了鼓勵那些在困境中掙扎的伙伴,她寫了一本自傳取名為《我本佳人》。
書中的內容真實動人,既有那些殘酷的生活真相,也有那些溫暖的文字語言,劉婷用自己的故事,為社會傳遞著不一樣的溫度。
新書發布會上,劉婷的自傳銷量十分可觀,許多慕名而來的讀者都對她勇敢的人生感到敬佩。
為了報答曾經社會給她的幫助,劉婷主動將這本自傳所賺取的一半版稅,捐贈給了愛心基金來幫助貧苦兒童上學。
2016年,聯合國婦女署為這個特殊的女性頒發了“女性榜樣獎”,在她的身上閃露著跨越民族和國家的人性光輝。
在領獎臺上,劉婷懷著百感交集的情緒說道:“其實我是一個很平凡,很普通的女孩,可能是上天要讓我多經受一些考驗”。
如今,社會已經越來越走向包容,大家對于跨性別者的異樣聲音也逐漸減弱。
劉婷不再是那個被人所關注的輿論焦點,她也終于獲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
走在廣州大東街孝道文化廣場上,劉婷曾經背母求學的故事,被當地人制作成了雕塑,繼續傳遞著人性的強大能量。
那一段艱苦的歲月,也讓杭州話劇團以她為原型創作了《永遠和你在一起》,在全國各地完成巡演。
在《我本佳人》之后,劉婷還曾創作過一部小說取名為《我們會好的》,雖然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出版,但已經又一次完成了她的夢想。
在孝順和夢想之間,從來沒有難以解決的屏障,在家人和自我之間,從來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背著母親求學,這是劉婷難以割舍的血脈相連,放下母親逐夢,這是劉婷找回自我的人生救贖。
當一切塵埃落定之時,外界的聲音都不過是過眼云煙,而一個人找回內心深處的自己,才是生命最終的歸宿。
金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