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在跑步上敗家之路篇一:我是如何在跑步的路上一步一步變成裝備(bi)黨我一直是一個拖延癥晚期患者,尤其是從大學畢業以后由于工作的關系,很多自己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本來想著早點在張大媽上面分享點自己跑步的心得,就是一直沒有足夠的動力。這不是馬
我在跑步上敗家之路 篇一:我是如何在跑步的路上一步一步變成裝備(bi)黨
我一直是一個拖延癥晚期患者,尤其是從大學畢業以后 由于工作的關系,很多自己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本來想著早點在張大媽上面分享點自己跑步的心得,就是一直沒有足夠的動力。這不是馬上要眾測TOMTOM Spark 全能腕表了嗎...(動機純良啊!小編大人~)動力一下子就來了,既然開了這個頭,我就打算把家里買的一些數碼產品都好好曬曬。當然,這個系列主要就是分享下我跑步(馬拉松)過程中裝備的一個升級狀態和跑步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好讓各位值友少走彎路。
跑步的動機
說起為什么跑步,我的動機簡直不能再單純了,就是為了減肥和工作需要。在大學的時候,由于在公安院校就讀,每日清晨的跑操必不可少。學校是在沈陽,所以學校規定只有在下雪的時候和氣溫在-20℃以下的時候不用跑操(但是需要正常5點45起床集合。下雪的話更是要早起把雪段責任區給清掃干凈,不愧是紀律部隊 )其他時間簡直是風雨無阻。那時候在學校的跑量還是可以的,每周還需要拉練。等到畢業工作后,自己的時間大量縮減,導致的結果只有一個:變的又胖又挫!!!于是我痛定思痛下定決心要減肥,接下來就是花了好多大洋辦了健身卡。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確是殘酷的我只能想到一個詞:然并卵!!!不過體重還是得到控制了,也算是些許安慰了幼小的心靈。于是我又拖著我感人的贅肉度過了一年多,等到今年年初,在機緣巧合下我加入了我們系統內的一個騎跑協會,天天看著他們跑步跑馬拉松,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就和會長請教學習。后來才得知跑步機上跑步的優點和缺點,又了解到路跑的優點,用一個詞概括就是百利而二害(霧霾和膝蓋)。我被深深的吸引了,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可以與馬拉松離得這么近,我小時候就是一個大胖子(畢竟生下來5.3KG,我媽真是偉大 )所以最討厭的就是跑步了,想著既可以減肥,有可以挑戰自己,還可以有利于我的工作(便衣police )何樂而不為,畢竟我還這么年輕,一瘦遮白丑。。。
跑步的計量裝備
在智能手機時代,一個iPhone幾乎可以做所有的事情,我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我就用手機下過測量跑步距離的軟件 ,但是那個時候真的是技術有限,不僅定位不準,APP界面優化也很差,導致用戶體驗真的是差的不行,直接刪了。但是現在的跑步APP可以說是百家爭鳴,數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體驗上也在不斷優化和提升。我個人使用的跑步APP 有咕咚,悅跑圈和Nike Running+。但是無論如何優秀,總歸不太方便,手機現在的屏幕做的越來越大,攜帶都有些不便,更別說跑步了。于是媳婦兒知道我的想法后,毫不猶豫買了個Apple Watch Sport黑色的送給我(其實是看我對AW心中長草已久 )并囑咐我要不忘初心,堅持鍛煉。實在是賢妻啊,不過在我寫這篇文的時候馬上快要變成良母了其實AW的逼格還是很高的,用戶體驗也不錯,畢竟第一代的產品,不能吹毛求疵。后來我又了解到了其他的跑步腕表品牌,但是始終沒有心動,無非是因為顏值太低了,只能用來鍛煉和越野,無法在日常的工作模式下使用,知道我遇見了Garmin的Fenix3。一下子就被他的高逼格吸引了,港版還送一根鋼鏈,日常場景下也游刃有余。話不多說,通報領導同意后直接在SH本地挑了個買家入的是英文版藍寶石。拿到手上之后簡直是愛不釋手,當然也就把AW給冷落了但是我是個負責人的男人,于是我把送我蘋果表的女人給娶了話不多數,大家來看圖說話。
小三和小四
可供選擇的運動還是很多的
Apple Watch主界面
LP大人
實時測心率
數碼表冠和聯系人快捷鍵
fenix3注重的是越野性
藍寶石版本的start鍵是白圈,普通版是紅色的
鋼帶佩戴起來很有質感
菊花一覽
我大概來說下兩款手表的使用感想吧。首先必須要明確的是兩款手邊定位不同,沒有孰優孰劣。AW主打的是智能手表,在辦公室內,正在會議中,亦或是正在開車,AW真的是一個好幫手,可以幫你過濾掉一些不必要的通知和推送,大大減少的點亮手機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手機的續航能力。如果正在開車,接電話確實好用,手機都不用掏出來,只不過聲音確實小了點,必須防到耳朵邊上(那和打電話有什么區別 )然而我認為他的運動功能更像是蘋果附贈的,試想下大部分使用AW的應該是在辦公室內的辦公人員,他們本來就沒有很多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所以蘋果給出的幾項運動動能也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專業玩越野的也不會去買AW)所以對于這塊表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對于蘋果手表自上市以后被吐槽的幾點,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1、續航太差,這個問題我想誰也一時半會沒人能解決,如今科技這么發達,電池的發展確實遇到了瓶頸,使得越來越多的手機生產廠商在別的方面下功夫(例如減少手機CPU功耗,減少屏幕功耗,電池快沖和移動電源)這不是一個蘋果就可以解決的,我用下來的話也是一天就差不多了。曾經一次全程馬拉松下來,手表快沒電了這個確實過分了,這還是沒有GPS的情況下,作為消費者也只能忍著。2、沒有GPS怎么專業定位,我跑步的時候喜歡開著跑步APP跑,剛使用手表跑步的時候,跑了21KM下來,發現手表和APP的距離居然有1KM之多,這個時候手表還是連著手機的,按道理它會自動使用手機的GPS進行定位。于是我去蘋果旗艦店,問了一圈下來沒人能解釋,最可氣的是后來一個店員對我說“多跑點少跑點沒有關系的啦!”。我就怎么會有這樣的員工,我2007年開始使用蘋果的設備,他是我見過業務、服務、責任心最差的蘋果員工了。后來通過我的不屑努力,了解到AW自己有個學習功能,可以通過主人的步幅和步頻,運用算法慢慢來糾正之前的數據記錄,簡而言之一句話就是用的越久越精準,事實也確實如此,我在使用兩款手表同時記錄跑步和騎車數據時兩者非常接近,并且AW沒有鏈接手機。所以吐槽AW沒有GPS的也是可以洗洗睡了。3、吐槽太貴,這個嘈點我也是無力解釋,喜歡就買買買,不喜歡就。。。看色魔張大媽 4、屏幕太小,這個嘛,我建議有此觀點的可以買捆膠帶把手機綁在腕上。5、心率功能無用,我想說AW最有用的就是這個實時心率了,對于初跑者,要不斷關注自己的心率來控制配速,千萬不能隨著自己的心情來跑步,更別說馬拉松這種長距離的比賽。近些年國內馬拉松賽事出了一些事故,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人平時跑量不夠,貿然就參加馬拉松,另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比賽經驗,跑起來完全沒有自己的節奏,無法控制配速和心率,尤其是在終點處,太過于亢奮導致心率失調,最終導致猝死和傷病,所以心率功能在平時訓練或是MAF訓練和LSD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是Fenix3,外觀真的太酷了,尤其是佩戴鋼帶的時候,挺爺們兒的。GPS定位還是非常準的,由于我買的港版,所以價格合適。只是全英文的有些許不適應,但是畢竟咱也是過了國家英語四級考試的人,所以問題不大還有我認為藍寶石鏡面這點的話噱頭大于實用,現在數碼產品換代太快,一款這樣的越野表最多用兩年就會想換哦。當你看到鏡面如新,你怎么舍得為國家的經濟高速發展做貢獻呢?Fenix3的表盤也是可更換的,具體的一些使用細節我會再開貼子的,總而言之一句話,這兩款手邊我都覺得值得買!
腳上的那些事兒
對于穿鞋這件事情我從小就非常專一。小學只穿李寧,到了初中和高中機會只穿NIKE,到了大學就開始隨便了 因為大學要穿“校鞋”-黑皮鞋,所以就不怎么買鞋子了,等到工作了也就是幾乎一年一雙。口味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了,小學初中那會喜歡買“旅游鞋”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叫這個名字,高中瘋狂的買耐克的AJ還有AF1,以及各種籃球鞋,雖然我球技很渣,但是氣場要足 大學快畢業那會開始穿跑鞋,當時就是為了體能測試合格才買的。等到工作了發現每天除了工作其他什么都不在乎,但是跑步總要用跑步的樣子,于是我買了new balance574,買它是因為跑步也可以穿,平時也可以穿。。。
我第一次的線上半馬就是穿著它“飛馳”的,所以即使這幅模樣我還是不舍得扔的,574的腳感真的不是蓋的,平時穿著真的身舒服,很輕,并且百搭,卷起褲腳就是潮人一枚但是用來跑步真的是刻骨銘心,深深傷害到我的心了,畢竟十趾連心,所以跑步可以買NB別的系列,別買574就好了!!!
之后覺得必須要買雙好的跑鞋才能安慰我受傷的心靈,然后我買了幾雙NIKE的鞋子,一雙roshe run,兩雙AIR MAX 90,到頭來才發現這鞋長得好看的鞋子根本就不適合用來長距離跑步,到了7KM以后簡直就是煎熬,還好LP大人一向是比較支持我的,所以我又敗了雙今年主打的AIR AIR ZOOM PEGASUS 32,穿上這雙鞋子的時候感覺整個人都要 飛起來了,真的是太舒服了請原諒我詞窮,因為除了舒服我想到的詞就只有倍兒爽了。。。整個腳完全和鞋子貼合,不夸張的說感覺鞋子是長在腳上一樣。這個鞋子運用了ZOOM AIR氣墊,所以避震性也真是一流,對于 入門的跑步者來說再合適不過了,但是也有不同的觀點認為ZOOM AIR運用在跑鞋上是個敗筆,我想這個東西消費者沒法判定,只能用腳感和長距離的奔跑來說話了,如果10分是滿分,我會給這雙鞋8.5分吧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今年這雙ASICS的GEL-KAYANO 22真的是火的不行,一開始根本買不到 ,更別說打折購買了,但是我們有張大媽這個貼心大媽,有一次推送樂天的折扣,于是乎果斷敗了一雙。之所以買K22還是因為心中有信仰,作為一項長距離的賽事,在跑馬拉松時腳不斷脹大的,所以光靠舒適性和避震性是不夠的,還要有支撐性和透氣性,這點K22做的非常好,穿上K22給人非常自信的感覺記得幾年跑上海國際馬拉松,跑到半程的時候,旁邊的一位跑友踩到一個水潭,水正好濺進了我的鞋子,當時心想完了,還有半程的距離,腳掌肯定會磨出水泡,當時襪子里全是水的感覺真難受。但是...注意但是來了,接著跑了5KM不到后腳的不適感慢慢沒了,已經感覺不到有水分在里面。等到賽后我把鞋子脫了,發現里面居然干了。。干了。。了。。 只能說這雙K22被稱為頂級是有道理 的!!!最后說下買ASISC的鞋子是需要買大半碼或者一碼的,還有這鞋子還是比較重的。。。介意的人還是去實體店試試。當時我心儀這雙鞋子很久了,就去實體店試穿了下,終于明白什么叫“踩屎感”了 但是國內價格太高了,不舍得買。LP當時就讓營業員拿一雙刷卡,嚇得我趕緊拉著LP大人走 真沒出息。。。
穿什么跑步很重要
一開始我對運動的概念就是短衣短褲運動鞋,后來接觸到了跑步才發現我的眼界真的太短淺了,于是我開始瘋狂的在張大媽上面認真惡補相關的知識。漸漸才意識到什么是緊身衣,什么是壓縮衣。在張大媽的慫恿推送下又開始了新的敗家之路,接下來請各位看官看圖
這些就是我跑步的部分服飾,先來說說安德瑪,緊身衣做的是真好看。但是我認為作用有限,無非就是透氣性強,外觀搶眼,材質貼身,手感一流 性能的話比壓縮衣還是要差點的,說起NIKE的緊身衣,安德瑪說是抄襲他們的,反正我不知道其中緣由,我就覺得安德瑪逼格確實高。不過耐克的風行者確實抗風,因為工作原因,我大部分時間是晚上出門跑步,上海有幾天晚上風特別大,多虧了風行者我才能風雨無阻的訓練。上半身說完了說下半身,對于我們初級入門的RUNNER,壓縮褲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一個是減少肌肉晃動,防止乳酸堆積,一個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有一次看到張大媽的推送我才了解到CWX這個品牌,當時推送的正好是冬季版,我想還是蠻合適的,于是就入手了。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這條CW-X Stabilyx和普通版的區別在于里面有短絨,確實抗冷。大家注意到這條褲子有很多線條,這就是CW-X的賣點,號稱人體的“第二骨骼”,在使用過程中確實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和收獲,唯一不足就是襠部剪裁不合理,必須要穿運動內褲,否則就嘿嘿嘿了 接下來是2XU,還是張大媽的推送一步步把我推向了敗家的懸崖邊上質感親膚,手感順滑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穿上以后感覺 不到他的存在,白天直接穿他出去還會不好意思,所以要穿一條跑步短褲在外面的,壓縮性不錯,透氣性也很強,支撐性就馬馬虎虎,畢竟每個品牌主打的功能性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產品,找到合適自己的才重要,要不然社會怎么進步。
跑步其實也有周邊
說到跑步,除了以上這些東西,還有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和大家分享下:
髕骨帶這個東西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只要合理的運動其實是無用處的,我買他只是預防為主,我聽說護具做好的品牌是鮑爾芬,實在是太貴,所以退而求其次買了“日本鮑爾芬”的贊斯特,效果也不錯。泡沫軸對于跑步后的肌肉放松很有作用,動作也很簡單,并且還有塑身的作用。具體作用和用法請看
接下來是能量膠,當時也是新鮮勁兒買的,用過幾次,具體說作用的話我真感覺不出來,短距離跑步就沒必要使用了,全馬的話還是需要來兩只吧。
對于耳機這個東西,我個人認為跑步的時候都累成了,哪有什么心情管音質好壞,個人推薦藍牙耳機就可以,只要質量過得去就可以。從我自己跑馬拉松的經歷來看,結伴跑步比孤獨的聽歌效果好很多,不管在體力上還是心理上,會放松很多。在夜跑時我是強烈不推薦使用耳機聽歌的,增加了遇害(交通事故和遇到歹徒)危險系數。
獎牌那些事和線上馬拉松
現在越來越多的跑步APP喜歡用線上馬拉松來吸引用戶,我也是其中一個。優點在于可以督促我們訓練,并且增強跑步的信心。缺點在于完全可以作弊,我聽說有人騎著電動車“跑”完半程馬拉松,這樣就得不償失了(聽說APP對于作弊行為做出了軟件優化 ,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作弊),畢竟我們是為了自己而跑。現在主要的線上馬拉松主要是咕咚和悅跑圈。兩者各有千秋,前者是勝在數量,后者勝在質量,大家請看圖: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果可以,我愿一直跑下去。謝謝大家!!!
高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