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白酒界曾經有兩大神話,“西不入川”和“東不入皖”!可是現如今,“東不入皖”越來越沒有說服力了,甚至有酒友戲言:安徽除了古井貢,哪還有好酒?在不少酒友的心中,曾經皖酒的實力有多強大,現在就有多“倒霉”。尤其是下面這3款白酒,昔日名氣直逼古井貢
白酒界曾經有兩大神話,“西不入川”和“東不入皖”!
可是現如今,“東不入皖”越來越沒有說服力了,甚至有酒友戲言:安徽除了古井貢,哪還有好酒?
在不少酒友的心中,曾經皖酒的實力有多強大,現在就有多“倒霉”。
尤其是下面這3款白酒,昔日名氣直逼古井貢,在省內更是家喻戶曉,但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他們現今卻常坐“冷板凳”,遲遲走不進全國,真是可惜了。
口子窖酒——成功自有道,安徽口子窖!
這是一款醬濃協調的兼香型白酒,產自于安徽口子鎮,所以又被酒友們親切地稱為“口子酒”。
還記得當年非常火爆的廣告語嗎?
“誠以信,禮以往來。成功自有道,安徽口子窖!”借由廣告帶來的宣傳效應,當時它在商超里的受歡迎程度,甚至一度超過古井貢酒,毫不夸張地說,10箱酒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口子窖。
按理說此酒有口碑,有名氣,后續發展應該順風順水才對,但隨著各大品牌酒相繼崛起,紛紛進軍安徽市場,它卻始終陷在“原地踏步”的困境,到目前也沒找到一個很好的“出路”,只能居于皖地。
高爐家酒——漢三杰聞香下馬,高爐酒十里飄香!
這款酒被稱為是安徽最“倒霉”的酒,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據傳清朝時,溥儀還寫出“漢三杰聞香下馬,高爐酒十里飄香”來夸贊它。
值得一提的是此酒的釀造工藝,采用的是“雙輪發酵”工藝,加入“高溫架子曲”和“微生物菌種”再入窖進行二次發酵,因此,成酒的口感偏甜酸,酒體較厚重,很受資深酒友的青睞。
曾經風光時,高爐家連續四年占據安徽省內白酒銷量第一的位置,早在2004年,它的銷量就達到5億之多,一度讓古井貢感覺到滿滿壓力。
誰能想到,此酒最終卻是“高開低走”,漸漸走了下坡路,時至今日,甚至退出了皖酒第一梯隊的陣營。
明光酒——大江南北走一走,好酒當屬明光酒!
明光酒,產于安徽明光市,當地人也喜歡將它叫做“老明光”,1930年,它第一次出現在南京舉辦的南陽勸業會酒類大賽上,便捧回了頭獎。
上世紀八十年代,它的產量位居安徽省內前三,那個時候的明光酒因為價格劃算,酒質又好,所以很受當地人的喜歡。
其中比較受歡迎的就是明光綠液,此酒是用地下263米的深井優質活水釀造成酒,酒體顏色偏綠,口感微甜,帶有一種明顯的綠豆味,很是獨特。
只可惜,它最終也是因為發展規劃不當,漸漸沒落了下來,如今凡是喝過這款酒的,應該都是老安徽人了!
隨著白酒市場的競爭加劇,除了上面介紹的三款酒,如今還有不少白酒品牌都處于舉步維艱的局面,一方面要承受外來品牌的滲透,另一方面還要承受省內白酒品牌的擠壓,可謂是內憂外患。
不僅僅是皖酒如此,還有河南的張弓酒、河北的迎春酒,山東的孔府宴酒、貴州的君中元私藏酒等等,他們有的是因為發展規劃不當,有的是因為定位不夠清晰,還有的則是因為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大眾對其知之甚少。
如果單論酒質、口感,絕對不比知名品牌酒差,不信看下面這款。
君中元
此酒是一款大曲坤沙醬酒,產自貴州茅臺鎮赤水河畔,酒廠距離茅臺酒廠只有300多米,位于茅臺7.5公里醬酒核心產區。
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大牌酒,它的名氣雖然不算大,但是來頭可不小,釀酒人是原茅臺副廠長李興發的弟子,曾傳政,深耕醬酒行業多年。
老一輩的釀酒人,不論是對酒的原料選擇,還是對酒的釀造工藝,都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所以它的品質自是信得過。
資深的醬酒膩子估計一嘗就嘗出來了,柔而不辣,厚而爆香,回味時不淡反濃,具有典型的大曲醬酒風格。
其實啊,真正的好醬酒,就該如此,即使低調,也能憑著酒友們一杯一杯喝出來的好口碑,立足于“醬酒之林”。
不過,遺憾的是,這款酒雖然自身品質保持得很好,但卻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尤其在宣傳推廣這塊,做得不到位,所以外地人知道的不多,著實可惜了!
結語:除了這些,大家還知道哪些名氣不大,但品質很好的白酒,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張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