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細數國內商戰電視劇,從《創世紀》、《胡雪巖》、《溫州一家人》等經典作品都是以男人為主線的經商奇旅,而由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講述的是清末出身民間的陜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這部電視劇中更是以周瑩經商歷程為主線,同時結合當下時代背景
細數國內商戰電視劇,從《創世紀》、《胡雪巖》、《溫州一家人》等經典作品都是以男人為主線的經商奇旅,而由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講述的是清末出身民間的陜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這部電視劇中更是以周瑩經商歷程為主線,同時結合當下時代背景:如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等中的史實來描繪出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體現出她讓當時名震一時的吳家東院從一落千丈的局面重新東山再起的傳奇故事。
而作為劇中的主人翁周瑩,她又是如何從一個流落民間的貧苦女子,在經歷喪夫、破產、牢獄之災后一步步把吳家東院重新發揚光大,同時,那么她到底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一、以誠信為立人之本
在劇中前幾集提到,以吳家商業對手為主的沈家在一次軍用訂單中把藥材價格壓到成本價以下,對此局面,剛到吳家干雜活不久的周瑩則提議以形狀相似、效用接近的杜鵑花來代替其中的名貴藥材——血竭。為此,吳家當家主人吳蔚文則勃然大怒,他把周瑩帶到家中祠堂狠狠地教導到:“吳家東院發家靠兩個字,一個是誠,一個是信!誠就是貨真價實,信就是信譽卓著。”
《管子?樞言》里曾提到: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即講誠信是天下基本的行為準則,而做生意莫過于如此,缺乏誠信則難以立身、不能立身則無法行商。周瑩從小在市井生活混跡成長,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正因如此,所以吳蔚文能夠在祠堂里對一個小小的丫鬟也傳授正確的思想教育,以避免她誤入歧途。雖然這只是普通的責罰,但從此以后,“誠”與“信”的原則從此深嵌周瑩心底,對她后期行商墊下良好的基礎!二、棄卒保車、不貪小利
在電視劇的第十八集里,因外人所害,吳家東院因此被抄家,而周瑩的夫君和東院掌門吳蔚文相繼去世以后,吳家也因此一落千丈,財產皆被沒收。吳家一共四兄弟,且分別據有東、中、西、南四大院,而在吳蔚文去世后,由于沒有明文規定,周瑩無法取回本屬于東院掌管的茶行、土布行還有典當行。
想在當時已如垂暮之人的清王朝里安身立命,并養活吳家剩余的男女老少,周瑩明白必須拿回本屬于東院管束的產業。
如果是普通人,為了能夠繼續生存或許會想著三大產業都想一一收回。但周瑩并未因小失大,她經過細細的分析和盤算決定魚與熊掌取其一,把利潤薄弱的茶行和土布行留給中院和西院,得到甜頭的二叔和四叔與此同時給周瑩做了順水人情,勸解三叔把典當行交還給周瑩。
俗語曾有:“牽牛要牽牛鼻子”!意思是解決問題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務的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對于已經一落千丈的吳家東院而言,真正能夠產生高額利潤的是典當行,而茶行和土布行無論在資金投入還是回籠方面都不利于已經早已捉襟見肘的東院;對比之下,只有投入低、利潤高的典當行才是東院能夠快速經營起來的產業。周瑩選擇以少多產業博取最大的利潤,無疑屬于棄卒保車解決主要矛盾的做法!
三、先知先覺、洞察商機
周瑩真正的經商天賦,是體現在預期—收購—壟斷棉花市場上。在農產品市場上,最大的特征莫過于“三豐一歉雙平年”,而棉花市場更是如此。雖然道理顯而易見,但普通棉戶卻沒有抓住這一規律,而周瑩非常敏銳地發現由于關中地帶去年種植棉花過多,于是預料當年農民會吸取經驗減少產量;且關中作為全國棉花種植的重要基地,她明白一旦供不應求,則價格便會水漲船高。
于是周瑩偷了家里的錢和抵押家里的50畝地進行貸款,湊足4000兩銀子提前預定了農民明年的棉花,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棉戶收入,從而讓他們安心種植;二來可以保證自己的貨源穩定供應。
這個理念就是現代經濟學中的“供需關系”和樸素的“期貨原理”。首先,周瑩能夠以獨特的眼光觀察到關中地帶去年種植棉花多;同時大致預估今年棉戶減產而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然后以偷來的2000倆銀子作為本金,加上50畝土地的抵押貸款作為杠桿來下注棉花生意,最后預估能賺2萬倆銀子,即在一無所有的窘境下,憑借偷來的2000倆賺來了十倍的收益。在清朝末期,周瑩能夠捕捉到這樣的經濟規律,且準確判斷行情并在預期之下大膽加杠桿,這也反應出她超前的商業思維。四、眾人持股、振興家業
對于任何商業而言,處于上游市場的企業利潤往往不如下游市場的企業。而周瑩意識到收購棉花賺的錢不如土布賣坊賺的錢多,于是她聯合中院和土布作坊和西院的布莊,并說服大家入股分紅,最終成立一個吳氏布業。
直到清末,晚清洋務派掀起一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社會思想,而西學為用主要體現在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和內容,流傳到社會則表現為各地開始學習西方開辦機器織布局。則周瑩以超前的思維和商業嗅覺意識到這是劃時代的先機,于是開始涉足西方紡織業。但由于保皇派的反對,保皇派暗里聯合土布作坊的織工砸了周瑩的機器織布局,于是周瑩投資在織布局的20萬白銀皆付之東流,股東也紛紛退股。面對再次破產的窘迫局面,周瑩并沒有因此而氣餒,這一次事故更加讓她敏銳地意識到社會變革時刻來臨,于是她更加鼓足干勁地重開織布局。
而這一次該如何籌集資金?她創造性地提出“銀股制”,把東院一半的股份拿出來讓家丁和伙計認購,這樣一來人多力量大,她既可以快速籌足資金,又可以讓伙計們享受東院生意帶來的利潤和分紅,而這樣還可以讓他們更加團結一致。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就曾講到:無財作力,少有斗智,既饒爭時,此其大經也。意思是:在沒有財力的時候,應該努力創造財富,等到有了一些財富后,就要靠才智來經營;財富多了,就要努力爭取賺錢的時機。從最初吳家東院抄家破產,周瑩偷了家里的錢預支棉戶資金,提前收購棉花并取得了四倍利潤,她從一窮二白到努力創造財富;而后期面對著20萬投資失敗、眾人退股、職工質疑的局面,周瑩再次破產已經沒有多余財力,于是她靠個人的聰明才智進行員工持股再次集資。體現了周瑩雖然從小知識淺薄,但她在經營吳家東院中的每一個舉措,皆是商道的運用和實踐。
而在當今企業中,我們也可以類似企業的創舉。西貝餐飲一直不溫不火,但是在2009年后突然發力,營收在十年間增長十倍,原因在于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推出的創業合伙制,這個合伙制讓分部店長們充分享受公司紅利,并把40%的股權都給到員工手中,讓員工持有更多公司股份,與西貝共同成長,造就了西貝成為行業前三。
結語:《那年花開月正圓》雖然只是講述了清末一個陜西女首富的經商歷程,但其中的用人之道、為商之術卻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正所謂以古證今、其說若合,而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更值得現代企業和個人的深思。在周瑩那波瀾壯闊的人生里,吳家大業還能在動蕩不堪的社會屹立于不敗之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她敢為人先、胸懷大志、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同時她的經歷也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必定不會一帆風順,迎接你的只有艱難險阻;如果我們能夠承受最壞的結果且克服種種困難,你才會擁有輝煌的人生!而對于商道之術,則是以能為器、以德為本,能夠在才干之下用仁義道德去約束自己的行為,才能讓你的事業走得更加長遠和順暢。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