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東歐 地理上一般將德國-奧地利-意大利以東至亞歐洲際分界線的區域視作東歐。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7個國家。另外前南斯拉夫六家(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黑山、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有時也被視為東歐國家。
二、西歐 指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七個國家,還包括德國、奧地利、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冰島、希臘等歐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三、南歐 范圍包括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及巴爾干半島南部,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意大利、希臘、馬耳他、梵蒂岡、圣馬力諾、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摩納哥共18個國家。
四、北歐 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共五個國家,以及實行內部自治的法羅群島。
俄羅斯國土面積1707.55萬平方公里是(960萬)的約1.8倍。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我到俄羅斯去過三次,分別是一日游、四日游和半月游,前兩次去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后一次到了莫斯科、圣彼得堡、葉卡捷琳堡等大城市。平時對俄羅斯的信息也比較關注。
俄羅斯是世界大國,俄羅斯是富還是窮呢?的生活怎么樣?
這個問題真的不好用一句話來回答,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總體來說,俄羅斯是一個中等發達的國家,人均年收入約5萬元(),俄羅斯盧布與匯率約9:1,表面看,俄羅斯人的收入比歐美低很多,但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并不低,這從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繁華程度可見一斑。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我當時非常想去看球,但一問價格,18天,游3個城市看4場球,要20萬元,嚇得不敢問第二句了。
可見俄羅斯的消費之高。
一、俄羅斯是資源大國,軍事強國,有幾個讓世界“發抖”的地方
俄羅斯是資源大國,首先是國土面積大,擁有石油、天然氣、森林等資源,俄羅斯只開懇了很小一部分土地種植谷物和蔬菜,夠吃就行了,大部分土地是原始森林、草原和荒原。
俄羅斯地大物博,其大部分人可稱得上是農民,即使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居民,在郊區或老家都有土地,有別墅和農莊,別墅有好有差,有的像度假區,有的是簡易的木房子,但土地都是有的。這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種土豆、蕃茄等,無論世界怎樣變幻,俄羅斯人絕對是餓不死的。
在2001年的時候,我從滿洲里過境去俄羅斯赤塔市旅游,當時經過滿洲里國門的時候,我國的國門非常高大雄壯,有一個中隊的武警守衛,而俄羅斯的國門是鋼筋架子,像老工廠的大門,鋼筋架銹跡斑斑,門架上還是“cccp”(蘇聯)的字樣,當時,同行的一位上海企業家說:“真愿意捐10萬元,讓蘇聯老大哥把國門修一修,太寒磣了。”
但是,俄羅斯國門只有兩名士兵守護,一個在很遠的一個瞭望塔上站崗,一個在地面巡邏。
當時是俄羅斯經濟低谷期,但沒俄羅斯人偷越過境到我國,也沒人在邊境線滯留,相反,我們這邊人山人海,大都是看國門看中俄邊境的。
進入俄羅斯境內,讓人更生感慨,俄羅斯那邊的草原、森林太整齊,保護得太好了。一問才知,俄羅斯修公路等是不能隨便挖土取土的,要到很遠的地方,規定的地方挖。相比,我們這方面隨意得多。
在莫斯科等一些大城市里,在房前屋后種蔬菜的,基本上是人,只有人在街邊種菜,俄羅斯人一般種花,他們對這種邊角余料土地根本看不上,并認為這種蔬菜有污染,不能吃。由此可見他們的生活還是很講究的。
俄羅斯是軍事強國,尖端武器不少,特別是核武器,這是讓西方“發抖”的地方,俄羅斯還有一個讓西方(歐洲)“發抖”的東西,那就是天然氣,如果到了冬天,俄羅斯把天然氣閥門一關,整個歐洲都凍得發抖,當然,俄羅斯不能總這么做,還要有商業信譽。
此外,俄羅斯還有很多反制措施,比如不開放空域,2014年后俄羅斯曾一度關閉了遠東西伯利亞的領空,這一下讓歐洲航空公司傻眼了,因為飛機航線沿北極圈飛行是最佳航線,歐洲航班為此要繞路,據說每個國際航班要多花3萬美元,還要多花時間。最后雙方談判,付費才能通行。
靠軍火貿易和天然氣等資源,俄羅斯應該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但是俄羅斯因軍事排第二,敢跟美國硬剛,因此一直被美國及歐洲制裁,長期在美歐經制裁下,俄羅斯經濟一直無法振興,到現在幾乎是國內的小循環,的生活顯然受到一些影響。
西方經濟制裁主要對俄羅斯匯率(通貨膨脹)有影響,由此傳導到普通人的生活,要說影響有多大呢?也不大。畢竟俄羅斯武器和天然氣還屬“硬通貨”,很多國家還想要。
俄羅斯經濟最低谷在蘇聯解體后,1997年前后,此后于2014年,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之后,美國加大對俄羅斯制裁,特別是利用石油美元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進行打壓,對俄羅斯經濟造成了影響。但暫時對俄羅斯居民生活的影響并不大,可能有一個緩慢的傳導過程。
二、俄羅斯貧富懸殊大,恩格爾系數高,因此,國民生活水平高低不一
根據俄聯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俄羅斯2020年人平均工資為44,000盧布。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所謂的中產階級在俄羅斯基本也是比較少的,更多的是中產以下乃至貧困人口。在俄羅斯大概是這樣的:70%的人不富裕,20%的人是中產階級,10%的人是富有。
當然,用世界銀行的標準衡量俄羅斯肯定失真,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全面私有化,但仍保留了蘇聯時期的一些福利,如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物業管理以及許多行業和階層的人們可享受的免費住房、免費療養、免費交通等。
莫斯科的商品房價格看起來嚇死人,每平75一150萬盧布(1一2萬美元),但絕大多數俄羅斯家庭都有房,購房的人不多,俄羅斯人在住房方面沒有太大的花費。水電費用也不多,電費階梯價,一般一個家庭月500盧布,約70元。
俄羅斯人最大的花費在食物和旅游度假方面,食物花費在恩格爾系數中占最大比重,俄羅斯的恩格爾系數約35%,高出25%約10個百分點,但這并能說人的生活質量高于俄羅斯,俄羅斯人在其它方面不怎么花錢,主要在吃方面花錢,顯然這個恩格爾數據在俄羅斯也是失真的。
俄羅斯人有度假旅游的傳統,他們也不喜歡出國游,主要是在國內度假,南部城市和海濱城市旅游,或者利用假期到自已的郊外莊園和別墅,一邊勞動,一邊度假。
三、俄羅斯人有文藝、勤勞、節儉的一面,很會過生活
提到俄羅斯,我們常以戰斗民族來形容。其實俄羅斯人有很文藝的一面,我去俄羅斯旅游就是參加的一個文學旅行團,稱為“文學之旅”。俄羅斯出現過一些大詩人、大文豪、音樂家、藝術家,俄羅斯詩人普希金,作家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克雷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柴可夫斯基,畫家列賓,芭蕾舞蹈家烏蘭諾娃,此外,生物學家伊巴甫洛夫,化學家門捷列夫等,都是讓世界尊敬的大家。
俄羅斯莫斯科機場經投票名命為謝列梅捷沃·普希金國際機場,以詩人名字命名,說明俄羅斯人崇尚文藝的一面。
可能是因為人口少的原因,俄羅斯的服務業不發達,服務業收費高,俄羅斯人大多自己維修水電、修院墻、柵欄,甚至修汽車,俄羅斯男人是做家務的多面手,相當于會木工、泥工、水電工,而俄羅斯女人除了優雅美麗的一面,更多的是艱苦樸素,吃苦耐勞。2000年左右,到滿洲里來“倒貨”的俄羅斯“倒爺”,大多是俄羅斯婦女,她們一人帶幾個大服裝包,自己扛,讓人吃驚。現在在俄羅斯一些市場,經營人員也是婦女,而俄羅斯婦女也很會淘貨,精打細算過日子。俄羅斯女人大多會做縫紉,自已做衣服,織毛衣,縫制帽子等。很多俄羅斯人還在家里理發。
俄羅斯大城市的超市也有很多,商品豐富,除了水果、蔬菜稍貴,肉、魚、蛋、奶、巧克力、餅干等價格普遍比我國的要低很多,大約為我國的1/2。
我們常常看到媒體報道俄羅斯人喝得爛醉,倒在街頭的新聞,其實,俄羅斯人很少在酒店聚餐喝酒,俄羅斯的餐飲店也不多,俄羅斯人主要在家里吃飯。
烏克蘭與俄羅斯反目成仇,徹底倒向西方后,白俄羅斯就成了俄羅斯與西方最后的緩沖區,對于俄羅斯的重要性怎么拔高都不為過,但在2018年,白俄羅斯與俄羅斯齷齪增多,不斷,俄白兩國的兄弟情出現了很大的裂痕。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關系惡化,卻并沒有與西方增進友誼,主要是西方把白俄羅斯視為小號的俄羅斯,把白俄羅斯總統看作普京同類人,不受待見,歐盟把他稱為“歐洲最后的獨*裁*者”。
白俄羅斯與烏克蘭不僅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國,聯合國創始國成員,更是后冷戰時代俄羅斯與西方的緩沖區,拱衛著俄羅斯精華地區(西部)的安全,對俄羅斯的安全、戰略空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俄羅斯對白、烏兩國的滲透極深,控制極嚴,絕對無法忍受他們逃離俄羅斯的手掌心。但這種窒息般的兄弟情容易走火入魔,控制與反控制的貓鼠游戲從未停息,就像哪里有,哪里就有反抗一樣。
烏克蘭由于總統更換頻繁,不同的總統擁有不同的立場,但無非要么親俄羅斯,要么親西方,互相循環,從2005年起,烏克蘭便在親西方與親俄之間搖擺,與俄羅斯的關系一直處在震蕩與不穩定的狀態,但另一個親俄亞努科維奇被親西方的勢力后,俄羅斯做出了一個葬送俄烏兄弟情的決定:出兵占領了克里米亞,實際控制了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2014年6月上臺的波羅申科成了烏克蘭仇俄、反俄、抗俄的旗幟性人物,他執政的軸心歸納起來就四個字:反俄、抗俄!烏克蘭與俄羅斯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覆水難收。
烏克蘭徹底倒向西方后,白俄羅斯成了俄羅斯對抗北約東擴的最后的緩沖區,對俄羅斯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俄羅斯絕不能容忍白俄羅斯成為下一個烏克蘭,也全面倒向西方,吞并控制白俄羅斯的更加濃烈、直白。白俄羅斯為什么沒有淪為下一個烏克蘭?主要是盧卡申科從1994年起就擔任總統,統治這個國家,政局穩定,小心翼翼地地維護著與俄羅斯的關系,沒有讓白俄羅斯淪為俄羅斯與西方斗爭的犧牲品。
白俄羅斯與俄羅斯是真真切切的兄弟,在2000年就開始實施俄白兩國的一體化,成立了聯盟國家。但自從2014年俄羅斯出兵占領了克里米亞,實際控制了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驚醒了盧卡申科,他擔心過度一體化白俄羅斯被俄羅斯吞并,倒向西方又會被俄羅斯武力占領,權衡后,他在不刺激俄羅斯的狀態下,開始漸進式地疏遠俄羅斯,與俄羅斯保持著安全距離,俄白的一體化進程脫實向虛,既保住白俄羅斯的與獨立性,又不會遭致俄羅斯的怒火,被俄羅斯武力占領。
白俄羅斯與俄羅斯還算是兄弟,只不過是一對同床異夢的兄弟,但盧卡申科的高明之處是在疏遠俄羅斯的同時,并沒有倒向西方,白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仍然很糟糕,盧卡申科依舊被歐盟制裁,因此,白俄羅斯對俄羅斯的疏遠、防范仍然在俄羅斯的容忍范圍內——俄羅斯的態度是你可以不跟我做兄弟,到絕不能容許你倒向敵人的陣營,烏克蘭犯了這個大忌,遭到俄羅斯的二次。盧卡申科比較聰明,清楚普京的紅線,控制好自己的雙腳,不去踩踏,至今仍然活得好好的。
俄羅斯聯邦位于歐亞大陸的北部,領土橫跨歐洲東半部和亞洲北部,國土面積1707.5萬平方公里。
俄本土完整地擁有亞、歐兩洲陸上分界線,即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與高加索山脈,其亞洲部分稱作西伯利亞,占國土面積的3/4,而人口僅占全國1/4;歐洲部分集中了3/4的人口、主要城市,更重要的是,歐洲是俄羅斯民族和國家的發源地,古往今來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與安全的中心。因此,俄羅斯作為歐洲國家的身份從未受到質疑,歐亞大國的地位亦受尊重。
一、民族構成中俄羅斯人占近80%:
全國人口1.443億(2016),從12世紀以來,俄羅斯人一直是該國人口、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領域的主導者。如今俄羅斯人占總人口的78%,他們屬東斯拉夫人。
其他分為北方土著群體、高加索群體、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各主體民族、歐洲移民群體、來自亞洲的群體、不屬以上各類型的群體和宗教方面的少數者7大類。
二、人文傳統歐洲占比大:
俄語為官方語和通用語言,各自治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并在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俄語屬印歐語系的東斯拉夫語支,以33個西里爾字母組成文字,聯合國資料顯示,俄語為全球第6大流行語言,現有3億人使用。據全俄中心數據,50-53%的俄民眾信奉,10%信教,信奉天主教和猶太教的各為1%,0.8%信奉。
三、其他族群并不構成典型亞洲人特征:
非主體族群在聯邦廣泛分布而絕對人數較少構成俄民族關系的一大特點。人數超過百萬的族群有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人。(1)北方土著指俄羅斯北部和西伯利亞地區的26個土著人群體,從馴鹿、狩獵、采集和捕魚轉入皮毛生意和薪酬工作。(2)高加索人包括車臣人、印古什人、奧塞梯人和阿布哈茲人,多數族群信奉教。(3)前蘇14個加盟共和國各民族,包括白俄、烏克蘭人,他們人數最多,再有中亞五國、高加索三國各主體民族和摩爾多瓦人,最后是人數日減的波羅的海三國主體民族。(4)歐洲移民群體中日耳曼人最多,再有希臘人、吉普賽人、西、南部斯拉夫人等,還有西北的芬蘭人和卡累利阿人。(5)亞裔有韃靼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阿爾泰人,還有朝鮮人、越南人和華人等。(6)不屬上述各類有楚瓦什人、圖瓦人、烏德穆爾特人、巴什基爾人、馬里人、哈卡斯人、科米人等。(7)宗教少數者主要指猶太人等。
四、俄族際關系演變被認為以俄羅斯化(蘇維埃化)為主旋律
俄羅斯化始于14世紀,通過該進程,俄羅斯人在其控制地區成為文化、經濟和政治上的主導族群,其關鍵特征是俄羅斯人定居在非俄羅斯人地區,用俄語取代土著語言,土著宗教信仰者受壓制并皈依俄羅斯。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族際關系呈現新特點,以“俄羅斯人的俄羅斯”為訴求的民族主義抬頭,他們排斥高加索人、亞洲移民、穆斯林等族群或群體,有相當高的支持(2011年支持率為60%),反抗俄羅斯人(化)的族裔民族主義復興,俄境內曾爆發激烈的車臣戰爭,北方人和其他小族群掀起以恢復本族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權利運動,一些地區為爭奪經濟、政治控制權或宗教信仰原因而發生族際,俄羅斯和教的復興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大特征。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