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活里,有些人可能對溫度的感知更為敏感:當別人穿短袖時,你可能還要添件外套;當別人覺得天氣漸涼,你反而會不停出汗。其實,這也許和耐熱或扛凍無關,而是甲狀腺發出的“生病信號”。甲狀腺,人體的“恒溫器”甲狀腺,位于喉結下方2~3厘米處的蝴蝶形腺
生活里,有些人可能對溫度的感知更為敏感:當別人穿短袖時,你可能還要添件外套;當別人覺得天氣漸涼,你反而會不停出汗。
其實,這也許和耐熱或扛凍無關,而是甲狀腺發出的“生病信號”。
甲狀腺,人體的“恒溫器”
甲狀腺,位于喉結下方2~3厘米處的蝴蝶形腺體。雖然成人的甲狀腺只有20~30克,但它卻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把控著全身各器官和組織的正常運轉,因此被稱作頸部的命門。
甲狀腺無時無刻不在分泌甲狀腺激素,主要包括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等,用于調節機體的能量代謝及神經系統發育。
這些甲狀腺激素可以幫助提高全身器官的工作效率,但前提是與受體結合。受體就像一個個專屬“卡座”,甲狀腺激素只有“對號入座”才能發揮作用。人體中,心臟、胃腸、大腦等絕大部分器官都攜帶受體,以吸引甲狀腺激素前來輔助工作。
除此之外,甲狀腺還是一個“恒溫器”,通過分泌激素來調節體溫。因此,一旦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就會對溫度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
怕冷可能是“甲減”
如果更怕冷,可能表明身體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患有甲減。一旦甲狀腺不能分泌滿足一定需求的甲狀腺激素,就會導致身體產生的熱量較少,因此就會比健康人群更怕冷。有些人即使到了夏天,也可能會冷得穿上毛衣。
伴隨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癥狀還可能有:疲勞、體重變化、便秘、皮膚干燥、指甲易折斷的現象,相對甲亢來說癥狀更為隱匿。
怕熱可能是“甲亢”
如果更容易出汗或怕熱,可能是甲狀腺活動過度即甲亢的表現。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比身體所需的量更多,導致代謝加快,體溫比別人更高,也比普通人對外部溫度升高更敏感。
除了怕熱,甲亢還會讓人出現身體躁動,出現坐立不安、心跳加快、飯量增大、脖子變粗、體重下降的癥狀。
6個信號提示甲狀腺異常
1、突然無法入睡:甲狀腺過度分泌甲狀腺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失眠。反之,如果經過一整晚的睡眠后還是感覺疲勞,或是睡眠時間比往常多,可能甲狀腺功能低下。
2、莫名其妙焦慮:如果無端感到煩躁不安,這可能是你的甲狀腺過度活躍了。
3、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便秘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一個跡象。如果人體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太少,糞便就會在腸道內堆積起來。過度活躍的甲狀腺則會造成排便次數增多。
4、毛發稀疏:毛發稀疏(特別是眉毛部位)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一個常見跡象,這是因為甲狀腺功能低下會擾亂毛發的正常生長周期。
5、經常心悸:甲狀腺激素過量會加速各項生理功能的運轉。即使病人處于放松狀態,他們也會感覺像喝了過多的咖啡,出現心慌。
6、月經紊亂:女性月經周期長、經血多及痛經多發也可能與甲減有關。而甲亢也會導致月經紊亂,如經期短、經血少、兩次月經之間時間延長。
3類甲狀腺疾病各有高危人群
甲狀腺最常見的疾病有3種,每種疾病都有高危人群和對應的預防方式:
甲狀腺結節
體檢或平時突然摸到甲狀腺腫大,需要判斷其良惡性、功能情況、大小、有無壓迫癥狀。
首先,如果出現甲亢或甲減的表現,加上檢查指標異常,就說明功能出現異常,需要治療。
其次,判斷惡性看4個方面:
甲狀腺良性結節大多無需治療,每6~12個月定期隨訪即可。如果結節較大、造成局部壓迫,則需要治療。如果懷疑為惡性,需要手術切除。
甲亢、甲減
甲亢:20~50歲女性顯著高發,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4~6倍,家族遺傳傾向明顯。
初次發病、病情較輕、甲狀腺較小的年輕人(20歲以下),以及孕婦、高齡老人,首選藥物治療;甲狀腺腫大顯著、多發結節、有局部壓迫癥狀者,應選擇手術治療;長期藥物治療無效或停藥復發,可選擇碘131治療。
甲減:甲減患病率隨年齡而增長。女性患者比男性高出8~10倍。
甲減一般采用替代治療方法,也就是補充甲狀腺激素。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要終身進行激素替代治療。隨意停藥很可能導致甲狀腺危象,甚至死亡。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的發病與輻射、遺傳、碘攝取量、雌激素等有關。女性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研究發現,甲狀腺疾病女性是男性的4倍,其中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女性是男性的3倍。
以下6個癥狀是甲狀腺癌的明確表現,要高度警惕:
預防甲狀腺疾病的最佳方式就是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避免過度勞累、暴飲暴食,保持心情舒暢,要學會快速化解不良情緒;盡量減少可能的放射線暴露;適度攝碘;定期體檢。
(圖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劉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