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在朝鮮王朝歷代君王中,世宗大王由于創制了訓民正音,被奉為文化方面民族英雄,受到極度的推崇。而高宗李熙由于處于半島最為飄搖復雜的時期,一生坎坷,也成為眾人所爭議的對象。朝鮮世宗大王雕像與這些廣為人知的君主相比,朝鮮肅宗并不十分出名,不過
導語:在朝鮮王朝歷代君王中,世宗大王由于創制了訓民正音,被奉為文化方面民族英雄,受到極度的推崇。而高宗李熙由于處于半島最為飄搖復雜的時期,一生坎坷,也成為眾人所爭議的對象。
朝鮮世宗大王雕像
與這些廣為人知的君主相比,朝鮮肅宗并不十分出名,不過,朝鮮貨幣史上流通時間最長,范圍最廣,數量及版別最多的貨幣品種——常平通寶,便是肅宗時代推行的。
朝鮮肅宗李焞
朝鮮半島很多君王都仿學中國皇帝的廟號,在高麗開國,原本就僭越大量帝制,廟號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蒙元時期,廟號及其他僭越一并廢除。
到朝鮮王朝李芳遠時,定下了“生為中國外藩,死為三韓帝王”的家法,給老爸上廟號太祖,于是才恢復了私上廟號的制度。
廟號文化可以一字論定一位君主一生的功過,而肅宗這個廟號,中國歷史上就有幾位肅宗——漢肅宗,漢章帝劉炟;北魏肅宗,孝明帝元詡;北齊肅宗,孝昭帝高演;最后一位就是比較有名的唐肅宗李亨。
在一些影視劇中,朝鮮肅宗被人提及最多的不是他的王權政治,而是他的宮廷生活。他與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朝鮮妖婦”的禧嬪張玉貞以及仁顯王后閔氏的愛情故事被一次次地藝術演繹。
實際上李焞善于權術,為了社會安定,通過改革放緩了對良民和賤民的掠奪。
只不過在李焞朝,困擾朝鮮王朝百年的朋黨政治也達到最高峰,為平衡各方勢力,肅宗不斷轉換執政派系,通過扶弱抑強的方法強化王權,長期執政達46年。
朝鮮初期各王施行貨幣政策
太宗李芳遠以兩次王子之亂的方式繼得王位。太宗在位期間政績卓著,為了控制作為經濟命脈的貨幣體系,在繼位當年(1401年)就設置了司贍署,仿照大明寶鈔推行楮貨鈔法。然而老百姓不信任紙幣,物價騰涌,導致“楮幣廢而不行”。到太宗三年九月,不得不下令撤司贍署,停止發行紙幣。
世宗時期,紙幣楮貨貶值嚴重,世宗(是的,就是那位創造朝鮮文字--訓民正音的世宗大王)便開始尋找替代方案,于5年9月(1423年明永樂21年)議鑄銅錢——(楷書)朝鮮通寶。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鑄行銅錢既費力又不討好,推行20年后,面值持續貶值。
過了將近二百年,仁祖11年(1633),再議鑄錢,為了與世宗朝舊錢區別,決定此時鑄造八分書體朝鮮通寶。只可惜“錢貨不得流行, 雖有用錢之名, 而無用錢之實。”
孝宗1年(1650年),金堉從中國貿來的15萬枚中國錢,不敷于用。同時史料記載孝宗時代已有眾多鑄地開鑄。當時為了推行錢幣,孝宗二年(1651),常平廳為積極鼓勵貨幣流通的政策,制定了行錢事目制度,規定各邑的百姓在旅行或外出時必須隨身攜帶50文錢幣。形式主義帶來的卻是其他的弊端。結果在孝宗五年五月廢除了這一制度。
肅宗推行常平通寶
參照《朝鮮王朝實錄》,肅宗4年(1678)是常平通寶最早的鑄造年代。
朝鮮肅宗4年1月23日時公元1678年,清康熙17年,肅宗于宮殿內引見大臣、備邊司諸臣。 始以用錢定奪。
【“錢爲天下通行之貨, 而惟我國,自祖宗朝, 累欲行之而不得者, 蓋以銅鐵非土産, 而且民俗與中國有異, 有窒礙難行之弊也。”至是, 大臣許積、權大等, 請行之。
上問于群臣, 群臣入侍者皆言其便,上從之。 命戶曹、常平廳、賑恤廳、御營廳、司僕寺、訓鍊都監, 鑄常平通寶, 定以錢四百文, 直銀一兩,行于市。 】
常平通寶鑄行前后達260年之久,在近代朝鮮貨幣史上占統治地位,徹底改變了此前以米、布為主的交易狀態。
常平通寶除初鑄時是光背外,背文有記監、記官、記地名、記數、記值、記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以及錄用“千字文”44字,版式多達數千種。通常小平徑2.2~2.6厘米,折二徑2.7~2.9厘米,當五錢3.1~3.3厘米,當百大錢徑4厘米左右。
常平通寶初行期,有對于面文錢值混亂爭議不休的,有提議允許私鑄的,有提議復行布貨的,不管怎樣,常平通寶已開啟朝鮮貨幣史的新時代,即將成為朝鮮貨幣史上流通時間最長,范圍最廣,數量及版別最多的貨幣品種,也將成為朝鮮王朝經濟發展興衰史的見證物。
結語:李焞在位四十余年間朝鮮社會較為穩定,沒有出現嚴重的戰亂及社會問題,也采取了撫恤賤民等良政,較為理性靈活地處理外交問題,整體來說李焞是朝鮮王朝史上有功績的君王。
馬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