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博多·舍費爾寫給兒童和成年人的童話故事12歲的女孩吉婭偶然救助了一只受傷的小狗,并為它取名為“錢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后,令她意外的是,這只白色的拉布拉多獵狗竟會開口說話,而且還是一位理財高手,它的出現改變了吉婭一家的財富命運:吉婭不
/ 博多·舍費爾寫給兒童和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12歲的女孩吉婭偶然救助了一只受傷的小狗,并為它取名為“錢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后,令她意外的是,這只白色的拉布拉多獵狗竟會開口說話,而且還是一位理財高手,它的出現改變了吉婭一家的財富命運:吉婭不但幫助父母解脫了債務壓力,還靠自己實現了愿望、積攢了財富。被稱為“歐洲第一金錢教練”的博多·舍費爾便旨在通過這樣一則童話故事,來為人們提供理財思路,幫助人們正確看待和使用金錢,掌握自己的理財之路,從而爭取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錢錢語錄:
金錢有一些秘密和規律,要想了解這些秘密和規律,前提條件是,你自己必須真的有這個愿望。
我們需要真正地去寫下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單純靠頭腦去想,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想要盡可能多的東西,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什么對自己來說是更為重要的,往往想要所有,往往會適得其反,什么也得不到。同時,我們還需要明白 “ 一個人要想過更幸福、更滿意的生活,就得對自身進行改變。這和錢無關,金錢本身既不會使人幸福也不會帶來不幸。金錢是中性的,既不好,也不壞。只有當錢屬于某一個人的時候,它才會對這個人產生好的或者壞的影響。然后,錢要么被用于好的用途,要么被用作壞的用途。一個幸福的人有了錢會更幸福;而一個悲觀憂慮的人,錢越多,煩惱就越多。” 所以我們既要明確自己的愿望,為自己提供一種動力和目標;還要正視金錢本身,避免由于以往金錢的負面影響而阻礙我們實現財富自由。
如果你只是帶著試試看的心態,那么你最后只會以失敗而告終,你會一事無成。嘗試純粹是一種借口,你還沒有做,就已經給自己想好退路了。不能試驗,你只有兩個選擇:做,或者不做。
現在博多·舍費爾正在為我們提供理財思路或者建議,如果我們確實想要實現財務自由,那么就按照他所說的去做,真正地去落實,不要抱有“先試試看”的心態,否則實踐當中遇到一點困難,就會輕易放棄,而不是尋找解決辦法。具體做法:
1.在幾個愿望中選擇兩三個目前看來最重要的、最急切的。
2.準備一個夢想影冊,將自己的愿望“視覺化”,通過每天觀看,來增強自己實現夢想的欲望,欲望越強烈,我們自然會去找更多的機會來實現它。(注意不是每天做白日夢,那樣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需要真正為之付出實際行動)
3.準備夢想儲蓄罐,一個愿望一個儲蓄罐。
你的自信程度決定了你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你是否相信你自己。假如你根本不相信你能做到的話,那么你就根本不會動手去做,而假如你不開始去做,那么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故事中的錢錢提議吉婭每天寫“成功日記”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時間久了,便不會遇到困難就恐懼退縮、過分擔心自己無能,而是勇敢面對,主動克服一切阻礙。
你最好想清楚,你喜歡做什么,然后再考慮你怎么用它來掙錢。
如果我們能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來賺錢,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能獲得快樂,又可以賺到錢。
從前有一個農家小伙兒,他每天的愿望就是從鵝籠里揀一個鵝蛋當早飯。有一天,他竟然在鵝籠里發現了一只金蛋。一開始他當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想,也許是有人在捉弄他。為了謹慎起見,他把金蛋拿去讓金匠辨別,可是金匠向他保證說,這只蛋完完全全是金子鑄成的。于是,這個農家小伙兒就賣了這只金蛋,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慶祝會。第二天清晨,他起了一個大早,趕到鵝籠里一看,那里果真又放著一個金蛋,這樣的情況延續了好幾天。可是這個農家小伙兒是一個貪婪的人,他抱怨自己的鵝,因為鵝沒法向他解釋是怎么下出這個蛋的,否則他也許自己就可以制造金蛋了。他還氣乎乎地想,這只懶惰的鵝每天至少應該下兩只金蛋。他覺得現在這樣的速度太慢了。他的怒火越來越大,最后,他終于怒不可遏地把鵝揪出籠子劈成了兩半。自那以后,他再也得不到金蛋了。
鵝代表你的錢,如果你存錢,你會得到利息,利息就是金蛋。我們不能扼殺會下金蛋的鵝,如果我們沒有“鵝”,就總得為了賺錢而工作,但一旦有了屬于自己“鵝”,我們的錢就會自動為我們工作了。此外我們需要合理支配自己的“鵝”。例如吉婭每次賺到錢都會拿出50%存入銀行,剩下的40%放入夢想儲蓄罐,10%留作自己的零花錢。
這些便是博多·舍費爾在故事中所提供的部分理財思路,其實方法很簡單,可能我們也懂這些道理,但往往就是這些簡單易懂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扭轉財富命運,只是多數人反而在實踐過程難以做到。
幸運其實只是充分準備加上努力工作的結果。
當我們因遇到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難而埋怨自己不夠幸運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停止亂七八糟的想法,先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在做一件事之前作了充分的準備,亦或是為其真正努力了呢?每個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相比在抱怨中尋求安慰,不如在失敗中發現轉機。
劉陽一